何礼湖
(广东省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 广东 恩平 529400)
虽然现在开放二胎已经多年了,但据不完全调查,现阶段,许多小学生是独生子女,成长中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们的过度溺爱,会使一些学生变得高傲,不愿与他人交流、合作。这样的性格很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并且渗透感恩教育,通过列举不同的案例,帮助小学生养成感恩的好习惯,从不愿与人交流到乐于沟通、享受合作,他们的能力水平得以全面提升,才有机会走向成功,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1.1 有利于小学生责任的形成。感恩是责任意识、公共意识,人人怀有感恩之心,承担起自身责任,能够为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整体提升。人人都有感恩行动,主动奉献社会,并且回报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难度随之下降,教育改革的长远规划就会变得异常顺利[1]。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关键时期,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尤为重要,通过德育活动,达成这一目标,给予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有力支持,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也感激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潜移默化中提升的社会责任感,会使他们的后续发展一帆风顺,个性化发展之路走得越来越远。
1.2 有助于小学生人格的塑造。感恩也是一种乐观的心态,德育教育中有效渗透感恩教育,极有利于小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内在潜能的深入挖掘,主体优势的不断提升。通过感恩教育的积极引导,小学生学会回报,并心存感激,他们的学习动力明显提高,去感悟生活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更容易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1.3 有益于小学生全面的发展。在德育工作实际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感恩教育的机会,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启发他们学习生命相关的内容,做好未来发展的充足准备,每个人都能怀有感恩之心,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期待后续的实践活动,所有学生真正取得全面发展的最优化效果[2]。
2.1 家长教师示范引导。小学生的言行活动受到老师以及家长的直接影响。要让他们去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感恩他人的人,老师以及家长必须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学校教育时期多多鼓励小学生学习“感恩”案例,通过相关案例的具体分析,让他们具备感恩意识,初步养成感恩行为。紧接着,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后,父母可将“感恩”落实到一切行动中,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且完善自我,提升道德品质,主动感恩学校、老师、父母以及整个社会。
2.2 注重升华感恩情感。有效实施感恩教育的关键在于:直接完善课堂教学,并且升华感恩情感。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就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时机,引领学生们深刻感悟无私的父爱。就要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故事内容的有效学习,内心受到极大地触动,从而感叹父爱的伟大,再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过的点滴小事,进一步升华情感,轻松完善课堂教学。
2.3 积极拓展实践活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感恩教育有着最终目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们懂得感恩,传递感恩情感,小学生给予他人爱的同时也会被爱,从内心深处欣赏别人,也将收获最大的快乐,他们的感恩行动热情高涨,在拓展实践活动中一定会有令人惊喜的表现[3]。比如,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要求小学生回家以后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帮助爸爸整理书房,再将实践活动的实际感受记录下来。每周组织班会活动,于主题班会中启发所有学生的大胆交流,他们对于“感恩”和“感恩行动”有着不同的认识,各种想法碰撞在一起后,都将具备感恩之心,实现德育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
总之,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有着极高的渗透价值,进行实施策略的总结研究,强调有效策略的合理应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感恩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后,更多学生将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应该组织一系列的感恩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及家长对于感恩教育、德育工作有着全新的认识,共同支持小学生感恩行动,培育出大批高素质、有理想、懂得感恩的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