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体育课在线教学思考

2021-11-23 00:18:36姜亚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资源体育教师

姜亚男,李 颖

前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事件。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教育部为了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要求各地学校延期开学,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授课[2]。大多数有条件的地方老师都采用线上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然体育课的教学成了难题,如何实施体育课在线教学,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笔者对疫情防控期间体育课在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继而为后期的体育课在线教学以及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1 在线教学的优、缺点

我国的在线教育在20世纪末开始了缓慢起步,2012年在国外平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影响下,我国的在线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数以百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展开了在线教学业务[3]。近年,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大数据等的深度运用,使在线教学呈现出以下优、缺点。

1.1 在线教学的优点

(1)可重复学习;在线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以及学习的需要,重复学习部分内容,尤其是重难点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彻底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出现传统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一学就会,一过就忘的问题”。(2)个性化学习:在线教学,相当于“一对一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能很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3)自主式学习:研究发现,在线学习学生更倾向于自主安排学习活动和过程[4],学生不能面对教师,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减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同时,在线教学营造出的宽松学习环境,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 在线教学的缺点

在线教学对网络要求较高,没有网络的话,学生就不能学习。(2)在线教学需要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有较高的约束能力,否则很容易受到其他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听歌,阅读在线小说,甚至打游戏等。(3)在线教学缺乏团体协作,把学生分割成为一个个的个体,学生团体活动减少。没有办法实现实际场景中的教学,如学生分组竞赛等。(4)在线教学影响学生视力,学生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实现线上学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影响视力[5]。

2 体育课在线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

疫情期间,教育部鼓励教师利用各平台教学工具开展混合教学,组织学生在线自主学习[6]。目前,相关课程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均免费提供慕课教学、直播开课、教师在线教学技能培训等服务,课程内容几乎包括所有的主干课程和综合课程,但是关于体育学科的在线教学资源较少。除了少量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程外,其他术科(篮排足乒羽网)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储备严重不足。另外,部分教师实施体育课在线教学,受居家环境限制,教授内容多为基础理论知识或者基本技术动作,缺乏技战术和实战部分的内容,在项目专业学习上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实属短期内的权宜之计。缺乏优质的、高质量的、系统的在线教学资源是影响体育课在线教学的关键因素。

2.2 难以实现常规的教学计划

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表是在学期开始时制定的,常规体育课的实施离不开场地、器材。疫情期防控间,开展体育课在线教学时,师生居家,运动环境受限,难以实施常规的教学设计。另外,体育教学中,很多技术动作在学习初期容易泛化,需要教师手把手纠正,体育课在线教学时,学生和教师不能面对面,教师不能直观的纠正学生的动作,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影响体育教学的进度,根本无法实施常规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

2.3 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

体育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整体学历较低,学历大多为硕士及硕士以下,专业为体育教育专业或者训练学专业,信息化素养相对薄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线上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体育教师会使用PPT讲解,但不会使用视频剪辑、录屏、配音等应用软件,较少接触信息化技术,对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和价值缺乏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实施线上教学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老教师,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信息化技术应用意识不强,对在线教学不愿意,甚至存在一定的抵制情绪。体育教师信息化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经验丰富的信息化体育教学人才,这是目前体育课在线教学无法避免的事实。

3 体育课在线教学的改进措施

3.1 构建体育教师资源共享平台

借助互联网资源,构建体育资源共享平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学习需求。体育教师备课时,可根据体育教学实际,选择适合的体育教学资源,如体育比赛视频、精品课、微课等,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形象、直观的特点,提高教师备课水平,增强体育教学效果。课后,体育教师通过平台分享体育教学配套课件、微课、课程实录、教学反思等资源,教师共同探讨,相互借鉴,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体育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自主开发网络课程,通过共享资源,学生不仅可以观看自己老师的课,还可以同时学习其他教师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模拟乒乓球旋转、路线、落点,让学生进行细节学习,可以提高动作的规范性,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乒乓球技战术原理。

3.2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居家教学和学习,运动环境受限,缺乏场地器材,教授内容多为基础理论知识或者基本技术动作,缺乏技战术和实战部分的内容,很多术科类的项目无法开展线上教学。为此,可以选择理论知识教学,如运动安全风险知识、运动与健康基础知识等,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储备,避免运动损伤,为返校后体育课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疫情防控期间,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体能训练类课程[7],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居家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安徽省发布指引指出体育教学上应以体能目标为主,进一步增强学生基本运动能力,提高身体机能[8]。开展线上体能训练时,教师需要评估学生体能水平,了解学生当前体能发展水平,并将其作为运动负荷量的重要参考依据。线上体育课的运动强度、运动量、教授内容难度等要依据体能水平循序增减。

3.3 提高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

首先,体育教师需要正视信息化技术,全面认识和理解信息化技术的价值,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意识[9]。其次,体育教学中,信息应用和加工都依赖于硬件设备,多媒体教室、体育信息化场馆等硬件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前提。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体育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的建设,为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后,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还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合作,为体育教师提供信息化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教育部门组织最新信息技术培训,开展信息化教学大赛,提高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学校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宣传和普及,鼓励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参与教研活动,同时组织信息化教学大赛,使信息技术成为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

3.4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多角度、多主体评价学生在线体育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收集线上教学的数据,对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锻炼效果等内容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将学生的身体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纳入评价体系[10],实现多角度评价学生。采用学生自主评价、同学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我的发展。综合评价后,体育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奖惩,让学生及时看到反馈,强化激励,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资源体育教师
体育课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3:03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