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摘 要:目的 探究細节护理措施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烟台山医院进行手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取细节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后护理安全性、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准备、消毒麻醉、仪器管理、配合效果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手术护理方法相比,细节护理模式在手术中可以提升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4-0-03
手术室中的手术风险高,工作量较大,因此在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就需要更加注意到患者的身心状况和意外风险,这样才能在患者接受手术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服务,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其护理效果[1]。在患者进行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只要出现细小的操作过失,就有可能给整个手术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不良影响可能会直接影响护理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外科患者的伤残、死亡等危险后果[2]。本研究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烟台山医院进行手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细节护理措施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烟台山医院进行手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2.27±2.53)岁;妇科手术12例,骨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1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2.24±2.84)岁;妇科手术11例,骨科手术13例,普外科手术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情符合手术指征;②年龄<60岁;③意识清醒、沟通无障碍。
排除标准:①存在麻醉药物过敏症状患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做好相应的术前工作。进行手术时,听从医生的嘱咐,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后同病房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根据相关规定及制度完成各项护理的操作。术后护理工作中,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以及恢复情况,解答患者以及家属的问题。
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措施。①手术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基础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及手术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手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医学知识宣讲,加深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理解,了解手术室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心。②组建细节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作为小组长引导团队成员的工作,负责对成员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与考核。另外,医院还需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加深护理人员对细节护理工作的认知。③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手术室内的设备进行检查,以此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地完成手术。进行手术时,认真记录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让患者感受到安全。如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地对医生以及麻醉的医生进行汇报,并进行处理。④术中细节护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护士需要根据手术需求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保护患者身体的隐私,避免患者隐私的暴露。在手术中需要对患者采取保暖措施,减少术后的并发症产生。此外,护理人员还需积极预防感染症状,术后开展消毒管理工作,保障住院环境的清洁,同时给予保暖处理,缓解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⑤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与病房的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检查皮肤的情况。严密观测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状况,仔细记录患者各项体征状况。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本次手术进行总结,把在术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不足进行分析,制订相关的措施,以提高手术中细节护理的质量。
1.4 观察指标
采取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手术过程中细节护理的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①护理安全性。总评分100分,手术完成度较高,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低于15%则评分76~100分;手术完成度一般,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16%~50%则评分51~75分;手术完成度一般,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51%~75%则评分26~50分;手术完成度不佳,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76%~100%则评分0~25分。护理满意度评价:患者术前知识掌握度较高,手术过程中心态良好,手术结果较好,评为非常满意;患者术前知识掌握一般,手术过程中存在紧张心理,手术结果良好,评为满意;患者术前知识了解不足,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手术结果不佳,评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高于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主要指标包括器械准备、消毒麻醉、仪器管理、配合效果,每项总评分为30分。器械准备度67%则评分21~30分;器械准备度为33%~66%则评分11~20分;器械准备度低于33%则评分0~10分。麻醉有效率高于67%则评分21~30分;麻醉有效率33%~66%则评分11~20分;麻醉有效率低于33%则评分0~10分。手术仪器管理率高于67%则评分21~30分;手术仪器管理率33%~66%则评分11~20分;手术仪器管理率低于33%则评分0~10分;手术配合度高于67%则评分21~30分;手术配合度为33%~66%则评分11~20分;手术配合度低于33%则评分0~10分。④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皮下气肿、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皮下气肿+深静脉血栓)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安全性评分为(90.56±0.92)分,高于对照组的(71.32±2.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377,P=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器械准备、消毒麻醉、仪器管理、配合效果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35.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患者對医院的评价不仅在医院硬件设备上,对医院护理技能方面的评价也日趋重视[3]。现阶段,因医院内医护患三者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故医院在提高设备水平的同时也要提高服务质量。在手术室中进行护理对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如手术室中的护理方式不当,就会产生危险后果,术中护理出现错误,对手术的效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实际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以此提高手术的完整性,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改善,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需要更新护理理念[4]。细节护理是当前医学内出现的新型护理技术,能够全方面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在手术中运用能够起到良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安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准备、消毒麻醉、仪器管理、配合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护理质量更高;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手术安全性更高,手术成功率更高。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在进行手术时的安全性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的环境清洁度,改善手术护理的安全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佳,王伟鑫.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3):457-458.
[2]孟姣,朱海松,张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4):82-85.
[3]管恩玲,陈淑萍,何敏芝.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刊,2020,55(5):114-116.
[4]俞惠.智能型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2094-2096.
[5]侯艳,王凤.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