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教育程序的中医医院规范化培训的践行与效果评价*

2021-11-22 03:52周群香陈乾龙
中医药导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新入规范化科室

邓 姣,周群香,唐 莉,陈乾龙

(邵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

护士培训是有关护士职业发展、护士队伍素质提高及护理专业长期发展的基石[1]。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中提出要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加强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推动中医护理发展,要建立护士培训机制,在《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3](以下简称《大纲》)已提出培训内容及要求。新毕业的护士刚从课堂走向临床,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连接尚不紧密,其能力与临床工作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洪海兰[4]认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新护士在个人素质、理论及技能水平方面参差不齐。护理教育程序是近年来护理学上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2013年,黄琛琛[5]提出“系统化护理教育程序设计”理论的新构想,是对新入职护士教育工作的系统规划及其教育方法的设计。2017年在广东省举办的专科护理高级实践峰会也提出:“以护理教育程序为指导,建立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的护理教育体系。”教育与培训对于保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有规律、有层次的培训能够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鉴于此,我院在《大纲》颁布后,制定了适合我院的规范化培训大纲,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现规培已实施一年,我院进行了中期培训效果数据收集评价,获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届的38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8名中专、29名大专、1本科,均为西医院校毕业生。均为女性,年龄20~34岁。

1.2 方法建立运用教育程序指导新入职护士培训的体系和制度。

1.2.1 教育评估

1.2.1.1 政策评估 通过查阅文献及国家下发的文件,全国大部分中医院已经构建了自己的新入职培训体系,但大多数都停留在探索层面,各地区、各医院存在较大差异[6-10]。现阶段护理规范化培训处在起步阶段,问题凸显度有限、预测的依据也有限。护士毕业后培训缺乏统一管理,培训方式不规范,水平参差不齐。

1.2.1.2 师资评估2018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承担邵阳市中医医院规范化培训的58名带教老师进行调查,问卷是调查带教老师培训需求的量表。然后请专家根据本医院的情况进行修改制定。该问卷调查包括带教老师个人基本信息、带教老师教学培训现状的调查。(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带教年限、学历、职称、职务。(2)带教老师教学培训现状的调查:教学能力、教育感受、教育角色、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1.2.1.3 新护士特点、需求评估 统计上一年度的新护士不良事件及对本年度的新入职护士进行需求评估,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该问卷调查包括新入职护士的基本信息、能力自评、教学感受、教学内容、个人特质、教学方式。

1.2.2 教育计划

1.2.2.1 加强师资建设 目前我院临床护理教育大多由临床护士担任。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临床护理教育体系和临床护士教育制度,开设教学护士培训班,实行临床教学护士准入制,以提升教育有效性。

1.2.2.2 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 结合医院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和对新入职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大纲》,制订新入职护士2年规范化培训方案。

1.2.2.3 建立评价指标 采取客观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考核评价指标,客观评价为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主观评价为新护士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主观评价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包括:基础培训阶段、专业培训阶段、轮转科室、整个规范化培训满意度调查;护理能力六维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的评价、患者在医院的满意度调查中最满意护士中新入职护士的占比。

1.2.2.4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采取传统培训模式以来,我院未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各科室未进行系统教学和考核,护理部也没有专门的监督与管理人员,这样不能保证培训效果、不利于及时了解培训质量,且不能进行反馈,无法进行相应整改。故需建立教育质量监督小组进行培训监督。

1.2.3 教育实施

1.2.3.1 师资培训与考核 将具有带教资格的护士依照其个人意愿组织参加教学骨干护士培训班,由具有护理硕士学位的副主任护师及我院资深教学护士长联合授课,课程内容包括:(1)教育教学相关知识;(2)临床护理教学技能;(3)临床护理教学管理;(4)评判性思维的培养。考核内容包括:理论授课能力、操作示范教学能力、教学查房能力、教案书写能力、教学态度评价。最终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不低于60分)录取前36名聘用为我院的教学护士岗位,认定为具备带教轮科护士的资格,享受相应的绩效补贴,并依据综合考评从中选取4人任命为片区总带教。

1.2.3.2 实施规范化培训方案 培训包括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基础培训包括中医、西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3个月,期间集中理论授课2个月;专业培训时间为21~24个月,培训内容按照《大纲》要求,相较于西医院,新增中医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药文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安全风险、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体现中医护理特色。进入各临床科室轮转时,要求掌握各科相关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为帮助规范化培训护士更好地学习,建立微信群和QQ群,鼓励护士之间沟通交流,互相帮助解决困难,并且在每天的理论课后,通过问卷星下发课后习题,要求当天完成,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基础培训阶段:依据需求评估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针对《大纲》中必须掌握的36项中西医基础和专科操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按照各项操作在各轮转科室的使用频率不同划分到各个系列科室负责。

专业培训阶段:要求每个科室依据《大纲》制定有本专科特色培训内容及形式多样的培训计划,计划中的课程安排由浅入深。对每个科室下发《教学手册》和每一位轮科护士下发一本《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旨在指导和约束教学护士对新护士培训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以及确保教学护士按照医院培训方案规范培训。

1.2.3.3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 培训过程考核指对培训对象在接受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各种表现的综合考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考核的内容与方式:(1)理论笔试,安排在理论培训结束后,≥60分为合格;(2)抽考36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80分为合格。第二阶段考核内容及方式:(1)临床实践表现和培训完成情况由轮转科室的护士长或带教老师进行评价,≥70分为合格;(2)专科理论知识,由各轮转科室组织,≥70分为合格;(3)专科操作技能考核,由带教老师及护士长考核,≥80分为合格。

培训结业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与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专科理论知识,≥60分为合格。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包括2个方面,(1)标准化病人/个案护理考核:抽取临床常见病种的3份病例(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及其他科室各1例)。由护理部组织各科护士长及总带教分组考核,≥70分为合格。(2)护理操作技术考核:随机抽取4项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西医护理操作2项、中医护理操作2项),≥80为合格。

1.2.3.4 运用评价指标实施评价(1)新入职护士在培训过程中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并在培训结束后统计护士个人原因造成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满意度调查:基础培训后、在轮转科室出科时、专业阶段培训完成时及整个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调查;新入职护士占患者最满意护士提名的占比。(3)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能力的评价调查:培训前后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护理能力和一般自我效能调查。

1.2.4 建立监督管理机构和机制

1.2.4.1 建立护理教育质量控制小组及督查机制 护理教育质量控制小组由教学组长、护士长及带教导师组成,将医院分为4个片区,4位护士长担任片区小组长,4位教学护士担任片区长。该小组负责全院护理人员教育质量控制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并且负责收集护理人员对护理教育的需求和建议,并依据质量督查结果对护理教育的工作进行不断改进,制定质量控制检查标准。每季度进行一次督查,由各片区的片区小组长及片区长2人共同进行督查并进行打分,分值将计入该科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内,影响该科室的年终评优评先。

1.2.4.2 举办座谈会 为了解规培过程中的教育质量,护理部每半年举办新入职护士座谈会,新入职护士对规培教育质量进行反馈,根据护士反馈的问题,护理部进行相应的整改。

1.2.4.3 培训中反馈 对进行专业培训阶段的新入职护士在出科前进行轮转科室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并统计各科室满意度,且进行评比,评比结果计入年底评优,形成让培训对象监督培训科室的机制。

1.2.5 教育评价 从培训对象评价、管理者评价、患者评价、培训效果评价4个层面形成较为完整规范的教育评价。

1.2.5.1 新入职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评价 包括新入职护士对基础培训阶段、专业培训阶段、轮转科室、整个规范化培训满意度调查。新入职护士对基础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唐慧[11]设计的量表,包括课程质量、教师授课质量、培训组织管理及培训整体满意度4个方面。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α为0.938。新入职护士专业培训阶段满意度调查问卷、轮转科室满意度调查问卷、整个培训阶段满意度调查问卷均采用自行设制的问卷,问卷咨询了5位护理管理者,并进行了20份预调查,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5.2 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评价 采用谭艳[12]设计的量表,量表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第二部分为行政方面,包括护理能力、护理知识、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人际关系和交流技巧、职业素养。其中有0~9分共10个等级评定范围,1~3为不满意、4~6为一般、7~9为满意、0为无法评价。第三部分为胜任力部分,为新护士胜任力词条问卷。该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863,Cronbach's α为0.849,问卷内容具有较高一致性。

1.2.5.3 患者对新入职护士的评价2018年规范化培训护士在患者对医院最满意护士中新入职护士提名数的占比。

1.2.5.4 培训效果的评价 培训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新入职护士个人原因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2.5.5 新入职护士的自我评价 包括护理能力评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评价。护理能力六维度量表:由美国Schirian.PM.博士1978年编制,该量表是数年来唯一在国外被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领域反复应用的量表,其效度和信度都较为可靠,2011年刘国云[13]进行了中文版翻译修订,修订后的中文版6-D量表,包括领导能力、重症监护能力、教学与合作能力、计划评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专业发展6个维度52个条目。采用Likert4计分法:1分代表不满意,2分代表还可以,3分代表满意,4分代表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强。该量表总信度在0.90以上,分量表信度系数均在0.780~0.898之间,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郭秀涓[14]在研究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后培训效果时运用了此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由德国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专家SCHWARZER R等[15]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16]翻译修订,共10个项目,采用Likert4点计分法:1分表示完全不正确,2分表示有点正确,3分表示多数正确,4分表示完全正确,得分越高说明自信心越高。该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α为0.87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新入职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新入职护士对基础培训阶段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24。该问卷调查满意度最高分为5分,总体满意度程度高。

表1 新入职护士对基础培训阶段的满意度调查(±s,分)

表1 新入职护士对基础培训阶段的满意度调查(±s,分)

项目 得分一、对课程质量满意度的评价1.对培训内容是否切合临床 4.21±0.75 2.课程设置符合岗位需求情况 4.17±0.76 3.对课程结构(培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4.00±0.93 4.课堂内容难易程度(是否易于理解) 3.66±0.89 5.课堂内容新颖性 3.87±0.88二、对课堂老师满意度的评价6.老师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操作标准流畅 4.60±0.58 7.老师认真负责(课件准备充分,无迟到早退,认真解答问题) 4.68±0.52 8.教学方法合理性和多样性(根据教学内容配合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4.32±0.76 9.对课程进度与编排的把握(各部分内容时间分配合理,不拖堂) 4.15±0.93 10.授课有感染力,激发受训护士听课的兴趣 4.17±0.73 11.培训过程中与受训护士互动交流 4.34±0.79 12.老师PPT课件制作水平 4.3±0.70三、对培训组织管理满意度的评价13.医院或组织部门对培训的重视程度 4.53±0.65 14.所在轮转科室对培训的支持力度 4.26±0.85 15.培训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4.00±1.06 16.培训环境及设施的满意程度 4.21±0.78 17.受训护士考勤管理制度合理性 4.34±0.73 18.培训考核方式的满意度 4.38±0.77四、培训整体满意度19.本次培训对你胜任临床护理岗位的帮助程度 4.36±0.74 20.本次培训的整体满意度如何 4.30±0.75五、总体满意度 4.24±0.24

2.2 培训效果评价两组规培护士培训考核成绩比较显示,总体理论和中医理论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运用教育程序指导新入职护士培训后,理论成绩能有效提升。操作考核成绩因采用考核的方法不一样,2016年新入职护士操作技能考核采取的是传统的考核方法,即采取的是模型或扮演的患者,而2018年新入职护士操作技能考核运用的是标准化患者进行考核,操作考核的方式不一样,考核成绩不能进行对比分析,但2018年的考核方式难度更大,更贴近临床,护士的临床应用能力提高[17]。(见表2)

表2 一阶段培训考核成绩(±s,分)

表2 一阶段培训考核成绩(±s,分)

考核内容2016届规培护士成绩2018届规培护士成绩t P总体理论 58.75±10.41 75.06±8.59 -5.788 0.000中医理论 58.75±10.4 73.76±14.54-4.412 0.000总体操作 89.26±2.23 87.45±2.63 - -中医操作 87.74±2.42 88.59±4.51 - -

2.3 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的评价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的临床能力的评价中总体评价得分为6.78。(见表3)统计入院1年后的新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18年新入职护士在培训后1年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7%,2016年新入职护士在培训后1年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由于轮科时间的限制,目前新护士未完成整个规范化培训,故部分结果能进行收集和统计。

表3 管理者对新护士能力评价问卷调查(±s,分)

表3 管理者对新护士能力评价问卷调查(±s,分)

项目 2018届得分一、护理能力能够给予恰当护理实践操作 6.26±1.40能够在对现存的病例分析、判断及患者偏好的基础上做出护理决策 5.74±1.51二、护理知识掌握相关的临床和基础医学知识 6.11±1.40学习有积极性、知识面宽 6.30±1.61能够理解疾病的复杂性与发病机制 5.30±1.44三、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能够进行自我评价 6.56±1.48具有洞察力并主动接受反馈 6.26±1.56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医疗服务及自我提高 6.11±1.28四、人际关系和交流技巧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7.04±1.43能够通过倾听、叙述和肢体语言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7.26±1.63能够为患者、患者家属及同行提供卫生宣教和咨询 6.85±1.29五、职业素养尊重他人、具有同情心、正直、诚实 7.85±1.03能够在工作中塑造负责人的形象并能够承认错误 7.78±1.09能够为患者、患者家属及同行考虑 7.41±1.08六、总体评价 6.78±1.16

3 讨 论

3.1 运用护理教育程序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水平与2016届新入职护士的成绩比较,运用护理教育程序的规范化培训能明显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在教学中,启用师资培训并依据需求评估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一改以往传统培训模式中只单纯理论授课课堂沉闷的现象。新教学方式更能增加新护士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新护士的理解及记忆能力。

3.2 运用护理教育程序能更加完善规范化培训工作虽然我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就其研究局限性而言,存在培训方式不一、层次重点不突出、培训落实不到位、缺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等问题[18]。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师资准入制度、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和管理体系[19],且关于中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也较少。护理教育程序包括教育评估、教育计划、教育实施、教育评价。每个环节之间相辅相成,循环统一。通过对新护士、师资、政策的评估,了解各方面的问题,能更完整的制定教育计划,根据计划进行教育实施,针对师资力量、教学技巧,我院进行了系统化师资培训与考核,设定培训导师资格,建立教学护士管理机制,录取前36名聘用为我院的教学护士岗位,保证教学质量,作为评优、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的考核指标,提高培训教师的带教积极性。我院制定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时间、方式及内容,进行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运用评价指标实施评价,建立了监督管理机构及机制。只有拥有评价体系才能发现问题。我院在教育评价中,从培训对象评价、管理者评价、患者评价、培训效果评价4个层面形成较为完整规范的教育评价,形成了较完整的评价体系。

3.3 运用护理教育程序的规范化体系有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大纲》指出: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中医、西医护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中医思维,实施病情观察、临证施护、情志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为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中医医院环境,有效促进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其岗位胜任力,能尽快向能运用中医药知识的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管理岗位转变,进行规范化培训必不可少。我院的培训课程设置从基础到专业,要求建立从院级到科级的两层培训体系,注重提高新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基础培训阶段集中培训可使护士全面、系统地学习及掌握相关知识,规范仪表、行为、礼仪,强化安全意识和服务理念。轮转科室培训,根据专科病种、专科操作技术、专科特色护理,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计划培训,理论联系实际,让护士更加容易、全面掌握。在操作技术中,我院根据各项操作在科室的使用频率不同将各项操作划分到各个系列科室负责,使该操作技术的培训考核更贴合临床需要,且新护士对该操作技术的临床实践机会增加,培训效果更好,且考核采用了标准化患者,更加考验了护士的临床应变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也显示规范化培训对提升护士临床护理能力有积极作用,收集的数据也显示通过系统的规范化培训在护士基础理论知识、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获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在培训中我们通过管理者对新入职护士的临床能力的评价数据和新护士不良事件原因数据的收集,也发现在基础培训的学习内容考核中,新护士虽然理论考核合格,但是却在临床上运用不好,导致培训效果尚不尽如人意。此数据可以作为下一轮规范化培训时基础培训的评估数据,调整培训的形式和考核形式,促使培训的内容能被护士运用于临床工作,促进规范化培训的循环改进。

综上所述,我院贯彻落实《大纲》,采用护理教育程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有规律、有层次的培训能够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新入规范化科室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