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研究*

2021-11-22 07:43张书河潘华峰张建华
中医药导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指标文化

张书河,曹 越,王 萧,潘华峰,张建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1]。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医药文化自信亦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的研究有助于客观评估中医药文化自信状况,指导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发展,更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发展。

当前学界对于中医药文化指数的研究,主要有邱鸿钟等[3]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指数研究,从学术影响力、服务影响力、社会新闻影响力3个方面进行客观化研究,但选取的指标略显不足;另有郑慧凌等[4]开展的中医药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研究,通过引入国家文化软实力四力模型[5-6],即价值吸引力、产业竞争力、体质引导力、知识生产力,建立国家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指标,鉴于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的模型有多种,哪一种模型更具有科学性待进一步研究。

刘永梅[7]研究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推动,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借助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即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因此,中医药文化影响力、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可以侧面反映中医药文化自信,但不能直观反映中医药文化自信,创建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可以弥补当前研究空白,推动中医药文化自信的长远发展[4]。

1 指标体系构建原理

崔丽娜[8]研究认为,在学理意义上,文化自信有其固有的生成机制,即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文化交流是增进文化自信的条件,文化发展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石。据此,中医药文化自信其生成机制亦包括中医药文化认同、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医药文化发展3个方面。

1.1 中医药文化认同是中医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 中医药文化自信,在发生学意义上,源自于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认可,对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可[8]。历经千锤百炼的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人民的高度认同[8]。在历次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中,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非典型病原体肺炎等,中医药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人民的高度认同。人民的认同是中医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

1.2 中医药文化交流是增进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条件 中医药文化需要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医药文化进行交流互鉴[8],尤其是现代西方医药文化。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提升、进步、跃迁的作用尤为明显[8]。中医药文化自信,同样离不开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

1.3 中医药文化发展是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基石 在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中,中医药文化自身不断发展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自信形成和生长的动力与基石。当今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也为文化发展,包括中医药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8]。青蒿素抗疟就是标识性成果。以上发展皆铸就了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选择的原则(1)依据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在公开、权威的年鉴或公报等资料中获取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可获得性[9];(2)数据的代表性与独立性,尽可能选取相对能表达中医药文化自信生成机制的独立性指标[10];(3)数据的连续性,有些数据由于年份不同,会出现指标的中断、新增等情况,应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选择相对连续性的指标数据;(4)全面一致性,要保证指标数据的内涵一致,有些统计指标会出现指标间融合、范围扩增等情况,应选择相对稳定的指标数据[16];(5)多层次性,指标层次不低于三级[5]。

2.2 指标选择的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11]、《中国中医药年鉴》[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门决算公开报告》[13]、中国知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度搜索引擎、PUBMED、《中国统计年鉴》[14]、《中国中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报告(2017-2028)》[15]、人民论坛网[16]等。

2.3 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指标体系构成 本研究吸收了既往相关课题所选取的指标,结合中医药文化自信生成机制,依据上述指标选择的原则,经过项目组成员、统计学专家、经济学专家、社会学专家等相关校内外专家集体讨论,具体设计了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指标体系,该体系由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构成。由于综合评价时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本研究所设置的指标均采取正向化形式[5]。(见表1)

表1 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体系

2.4 指标体系构成解释 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为一级指标,根据文化自信生成机制,分为3个二级指标:中医药文化认同、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药文化认同由6个三级指标组成。中医药文献馆藏量不仅直接反映了馆藏中医药文献的数量,也侧面反映了整个出版界出版的中医药文献总量,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及对中医药的认可;中医药论文发表数,代表了中医药工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得到认可并公开发表的次数;中医药发明专利数,代表了中医药工作者成果应用得到认可的次数;中医院门急诊人次、中医院出院人数,代表了中医药服务得到认同,是患者对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踏实工作认可的客观指标;新闻报道虽然有正面与负面之分,但邱鸿钟等[3]研究认为“一个中医院的新闻报道总量与其服务量大小之间亦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可以将新闻报道量作为衡量中医文化社会影响力的一个指标”,故纳入该指标进入体系。

中医药文化交流由3个三级指标组成。中医药外交活动支出,代表了来访与出访等交流活动的强度;中医药论文国外发表数,代表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医药的认可,是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的一种学术对外传播形式;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招生数,代表了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的数量,这些走进来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是中医药对外传播的星星之火。

中医药文化发展由9个三级指标组成。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博士比、中医药科研机构博士比两个指标代表高级教学、科学研究人才的数量,基本可以代表教学、科学研究的团队实力;普通本科、专科生是未来一线中医药人才的储备;成人本科、专科生是从事基层中医药工作的人力资源储备;全国卫生机构-中医机构职工总数、全国卫生机构中中医机构数两个指标代表了现有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国中医医疗机构收入、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经常费收入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当前中医药发展状况;中医机构财政拨款代表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3 中医药文化自信主成分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在“2.2”中选取2007—2017年相关数据开展研究。

3.2 指标数据 数据提取:百度高级搜索,检索词:“2002年”“中医”等(搜索引擎默认逻辑“与”);PUBMED检索词:“ALLFIEL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r(oriental medicine)or(chinese herbal drugs)”;专利检索式:公开(公告)日>=2017-01-01 AND公开(公告)日<=2017-12-31 AND发明名称=(中医 中药 成药 草药)等;中国知网检索词:R2(分类号检索);其余为手工查阅。(见表2)

表2 指标数据

数据清洗:包括对数据进行查漏补缺,错误数据的修正,对原始资料重新计算得到新的指标,数据的校对等。由于2007年前的数据存在数据缺失,为了防止数据缺漏,笔者将数据时间限定在2007年以后;为了防止数据错误,我们对纸质数据、网站数据库数据进行核对,确保数据无误;X31、X32两个比值指标为据原始数据计算比值所得。(见表2)

3.3 主成分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KMO和Barlett球度检验,3个二级指标Barlett球度检验的P值均为0.000,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MO值分别为0.721、0.665、0.604,表明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首先从总方差解释表中选取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分个数,然后将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的第k列向量除以第k个特征根的算术平方根,得到第k个主成分Fk的变量系数向量,最后运用各主成分对应方差解释贡献率作为权值,对检验期间各样本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3个二级指标评分值[5]。3个二级指标,中医药文化认同(X1)、中医药文化交流(X2)、中医药文化发展(X3)的综合评价函数如下(其中ZXij是Xij的标准化数据)。

将标准化数据代入(1)(2)(3),计算得到中医药文化自信三成分评分值。(见表3)

表3 2007—2017年中医药文化自信三成分评分值

基于表3,笔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出中医药文化自信的综合评分值。KMO和Barlett球度检验结果表明,Barlett球度检验的P值均为0.000,且KMO值为0.661,表明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从总方差解释表可见,主成分F1的特征值大于1,且该主成分的解释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4.388%,因此选取主成分F1,计算得到中医药文化自信评价函数如下。

将表3数据标准化后带入上式,得出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综合评分值。(见表4)

表4 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综合评分值

依据表3和表4数据,运用EXCEL制作出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及其三成分变化趋势图。(见图1)

图1 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及其三成分变化趋势图

4 分析与讨论

由中医药文化自信生成机制来看,指数的增长来源于中医药文化认同、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医药文化发展3个指标的增长。由中医药文化自信评价函数式(4)可知,构成中医药文化自信的3个主要成分的权重相差不大,对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标均构成显著支撑作用。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成分矩阵,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下的5个指标(X12-X16),中医药文献馆藏量(X11)的贡献率较低;中医药文化交流指标的增长得益于其下的3个指标(X21-X23);中医药文化发展指标的增长得益于其下的9个指标(X31-X39)。

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稳步上升,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我国中医药文化自信越来越强,符合我国包括文化自信等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事实。从具体的数据来看,国家财政拨款的中医药事业经费由2007年的76.19亿元逐年增长,至2017年达到460.42亿元,11年间年均增长34.93亿元;各大高校培养的中医类本专科学生,由2007年的68 751人增加到2017年的103 785人,年均增长3 185人;医院职工由2007年的582 315人增加到2017年的1 226 170人,年均增长58 532人;门急诊服务人次由2007年的2.69亿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8.49亿人次,年均增长0.53亿人次。从这些数据来看,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医药从业人员也勤奋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中医药服务,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的提高,本课题研制的该指数能够客观反映这一事实。

另外,图1中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由2012年的负值转为2013年的正值,说明了2013年后的指数高于2007—2017年的平均水平,可能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发布与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年发布《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以及2009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政策累积效应有关。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图1中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由2012的负值转为2013年的正值,是否说明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较国家文化自信指数(暂无)具有先行性,暂时还无法确定。

本课题研制的指标系统吸收了国家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指数与中医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主要指标,可以说是对这两个指标体系的融合与继承,吸收了其中合理的部分,也摈弃了诸如“人员就业”“住房”“社会保障费用”等不合理指标,因为这个指标并不是全国性的指标,而是局属单位的费用。“中医药文献馆藏量”这个指标也是如此,它只是国家统计局的几个直属单位,并不是全国的统计数据。虽然纳入了指标体系,但在统计结果中,作为文化资源认同的该指标贡献度最低,可以剔除。另外,限于数据源的制约,指标体系构建的代表性、合理性、准确性、全面性仍然还有改善的空间。

5 结 语

基于文化自信生成机制构建的中医药文化自信指数能够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文化自信发展的事实,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需要从其生成机制上抓起,通过推动学术发展、做好诊疗服务、注重新闻宣传等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既要在国际上发声,提升影响力,又要注重吸引、培养外国留学生,他们是中医药对外传播的星星之火;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应加强各级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扩大中医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数量、提升中医药就业人员数量、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以及提高医疗机构、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积极性,创造更好的效益。中医药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当然也就是对我国文化自信的丰富、完善与提升。

猜你喜欢
中医药指标文化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谁远谁近?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