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破裂脑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2021-11-22 02:15石瑞成徐劭恺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栓塞有效率动脉

石瑞成,徐劭恺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科)

脑动脉瘤是发生于颅内动脉的血管性疾病,多为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突出变薄所致,其常见临床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病灶处发生破裂出血,则会导致患者头痛加剧,发生休克甚至死亡[1-2]。脑动脉瘤的治疗多为外科手术,其中以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为主,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均在脑动脉瘤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表现[3-4]。本研究探讨两种方案的差异和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血管栓塞术组和显微手术夹闭组,各50例。血管栓塞术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2.9±8.5)岁;根据Hunt-Hess分析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12例。显微手术夹闭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3.0±8.4)岁;根据Hunt-Hess分析Ⅰ级12例、Ⅱ级30例、Ⅲ级8例。以上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X线片、CT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所有纳入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脑动脉瘤诊断标准;(2)纳入患者对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均无手术禁忌。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脑病的患者;(2)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不足、严重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患者;(3)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患者;(4)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无法依从医护人员的患者;(5)一般资料缺失患者。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术前对两组患者均开展血常规、尿常规、颅脑CT检查以及药物过敏检查等常规检测,并对患者开展药物护理及术前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及心里引导,术前8 h禁水禁食,以保证血糖血压等指标维持在相对正常水平。

1.2.2血管栓塞术治疗方式 血管栓塞术组患者接受血管栓塞术治疗。治疗具体方式:术前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采用血管减影造影的方式确认动脉瘤具体形状及大小,根据患者血管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解可脱式弹簧圈,在成像技术引导下将微导管缓缓置入动脉瘤腔内约1/2~1/3处后,对动脉瘤进行栓塞。完成栓塞后压迫穿刺点处进行止血,并完成加压包扎。术后对患者采取常规高血容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

1.2.3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方式 显微手术夹闭组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手术治疗。治疗具体方式: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进行造影检出患者动脉瘤情况后,入手术室头架固定头位,采用经Yasargil翼点入路方式,在显微镜引导下依次打开蛛网膜下腔、侧裂池、颈动脉池及神交叉池,释放脑积液,并清除下蛛网膜腔内积血,在动脉瘤暴露后对其实施夹闭。

1.2.4术后康复治疗 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均对其开展完全一致的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护理与生命体征检测,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进行相关应急治疗。营养师为患者制定膳食方案,叮嘱患者家属多准备清淡饮食,多以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少食用如动物内脏、肉类等胆固醇含量以及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待患者可下床活动后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和认知训练,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1.3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对比其临床手术效果、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手术效果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自评(VAS)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其中VAS评分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患者疼痛表现越明显。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标准。若患者经治疗后头痛消失,意识恢复,动脉瘤基本消失,神经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消退,动脉瘤体积缩减至原有大小50 %以下,神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临床表现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并发症统计患者发生脑出血、颅内感染、脑积水、血管痉挛4项。

2 结果

2.1患者临床手术效果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效果对比

2.2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2,χ2=0.126),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2.3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显微手术夹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血管栓塞术组(P=0.041,χ2=4.162),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因患者大脑内部动脉血管异常膨出而形成充盈血液的肿块,可分为先天性动脉瘤(主要由于先天性动脉管壁薄弱所致的动脉瘤,通常在成年后出现临床表现)、感染性动脉瘤(因动脉内膜损伤导致外界病原菌侵入或由血管内、血液自身感染引起的动脉瘤)、外伤性动脉瘤(因损伤导致管壁内膜、中膜及外膜结构破坏,管壁变薄而形成的动脉瘤)以及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多由心肌梗塞、脑梗塞并发引起的动脉瘤)四种类型,以上动脉瘤破裂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严重等特点[5-7]。动脉瘤破裂,可造成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可导致脑内血肿,不仅对患者脑神经功能造成重大危害,还可引起患者休克甚至死亡[8-9]。

脑动脉瘤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防止瘤体破裂和出血,因此多采用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目前常规治疗方式以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两种方案为主。血管栓塞术是早期治疗脑血管疾病常见方式之一,该手术将栓塞物通过电解可脱式弹簧圈准确置入到病变血管内,从而实现止血目的[10]。显微手术夹闭在显微镜辅助下对出现脑动脉瘤的血管进行夹闭止血治疗,能够较好暴露前循环动脉瘤及后循环动脉瘤,并可充分磨除蝶骨嵴,实现颅底Willis环的有效暴露。该方法能够控制术中动脉瘤破裂状况,具有较好的颅内减压效果,还可减轻脑组织术后水肿反应,防止术后出现脑积水、血管痉挛情况发生[11-12],目前很多医院将该治疗手段的疗效作为金标准。本研究显示,显微手术夹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与血管栓塞术组存在差异。显微手术夹闭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血管栓塞术组,(P<0.05);治疗有效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两种治疗方案均对脑动脉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都存在明显不足。血管栓塞术治疗后帮助患者改善其疼痛症状,但以下4种情况将弹簧圈突入动脉瘤则可能引起动脉瘤闭塞、破裂、血管痉挛等并发症:(1)患者脑动脉瘤过于庞大并已完全压迫周围神经及功能区;(2)患者已发生颅内出血;(3)患者动脉瘤影响颈内动脉系统;(4)早期微导管突入难度较大,很可能对健康组织造成神经损伤,降低治疗效果[13]。除上述因素以外,血管栓塞术术中不能清除颅内出血,若栓塞中动脉瘤破裂则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增大[14]。显微手术夹闭手术时间过长,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创伤较大,导致术中出血较多,同时在患者在麻醉效果消散后会出现明显疼痛。但相较于血管栓塞术,显微手术夹闭在显微镜辅助下,医护人员可随时关注病灶位置的具体情况,减少失误概率,对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5]。

综上所述,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显微手术夹闭在并发症的预防上表现更佳,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特征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栓塞有效率动脉
以横动脉及趾底动脉为蒂的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很有效率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