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红
(江西省南昌市城东学校 江西 南昌 330003)
为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必须在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上多下工夫。然而,怎样才能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体现深度与广度呢?我发现学生对旅游总是充满了期待与向往,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想象。那么,教师是不是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旅游的心理特点,把教师这个职业与导游结合起来,把教学与旅游结合起来呢?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英国中学的历史教师常常带学生走出课堂,到工厂、旧农庄、博物馆等地方上历史课,让学生亲自寻找和感受历史。于是,我尝试运用“导游式”教学的方法,把身边的教学资源与适宜的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导游式”教学拓展历史课堂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在讲授中学历史《星星之灯,可以燎原》一课时,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掌握发生在1927年的南昌起义的目的和意义。教学大纲要求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并创建人民军队。要学生掌握这次起义具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师在讲授本课时,提前作好教学准备。可以把带领学生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通过参观“南昌起义的决定”、“南昌起义”、“南昌起义部队南进和井冈山会师”三个部分并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同时,现场观看一件一件文物,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使同学们直观形象地加深对八一起义历史过程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中学历史《改革开放》一节内容时,需要让学生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创立有一个认识。如何让初中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有所认识?那么,可以采用导游式的办法来解决。教师提前作好教学准备与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到“小平小道”参观学习。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工作。这里是邓小平同志产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的萌芽地,被称为“小平小道”。教师带领同学们在当年邓小平同志工作过的车间进行参观学习,浏览图片展览和影像视频。让同学们改革开放之初的历史进行回味和体验,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创立,让同学们认识到特殊年代的特殊历史场景,使学生的情感涌动起来。
例如,中学历史《国共合作》中的新四军这一知识点,老师采用“导游式”教学结合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带领学生到“铁军广场”,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通过缅怀先烈,感受先辈艰苦卓绝抗击日寇的英勇精神。学生们在聆听取讲解员的解说中体会新四军英勇杀敌的大无畏气概。学生们在观看陈列馆的图文资料中领悟新四军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并进行新四军小故事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对新四军的历史也就记忆更强了。
4.1 “导游式”教学是把课堂设在具有教学资源和特色的地方通过参观、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答疑等方式,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方法。根据不同的“导游式”教学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以历史教育为主的现场体验式,即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了解历史。教师、学生、现场教学点相关人员三方共同运用知识点,教育学生分析和加深对历史认识,重点是教师利用现场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的。
4.2 “导游式”教学不同于教室教学,“导游式”教学的流程主要有:(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现场。(2)课前教师介绍教学内容、环节和要求等知识作课程导入。(3)学生在教学现场“游览式”学习形成体验与感受。(4)学生就参观体会进行互动交流。“导游式”教学的特点和流程决定了其优势:(1)学生置身现场,感受与坐在教室学习不同,印象深刻。(2)有得于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形象认识达到理论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
4.3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不少人心中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学历史就是背历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学生要对知识作进一步的追寻,对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突破教材限制,不能紧盯课本,画地为牢,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展教学方法。即便教师口才再好,学生也难有亲身体验。而“导游式”教学能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对增强教师的历史素养,满足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