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香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少年宫第一幼儿园(安澜园) 山东 济南 250000)
绘本,即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绘本是多个国家和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被国际公认“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1.1 尊重了幼儿的成长特性。绘本最大程度上站上了幼儿的视角上去讲述故事,绘本中的文字相对较少,它主要是通过图画向幼儿传递信息,它充分尊重了幼儿的成长特性。首先,幼儿不具备文字阅读的基础能力和水平,组织幼儿进行文字阅读大大加大了阅读的难度,且不符合幼儿的阅读需要。其次,绘本的文字内容相对较少,绘本用图画讲故事的方式,把绘画艺术带到幼儿面前,而幼儿对于图形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积极性是极强的,幼儿能在讲究的绘画技巧和风格中,放大自身的视觉感受,进而理解文字、理解文学、理解阅读。
1.2 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质。阅读是一个重复的过程,阅读者需要沉浸在作品中才能感受到阅读的趣味,而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好奇心较重,难以在长时间内专注于长篇的阅读文本中。而绘本类型的阅读以图画取代文字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通过精美的插画和简单的篇幅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和轻松性,从而提高幼儿阅读的效率,培养阅读的兴趣。[2]同时,绘本中包含了大量的动物,通过动物拟人化的手法以一种幼儿感兴趣且最容易接受知识的方式向幼儿传递出正确的行为和习惯,从而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3 强化了幼儿的思考思维。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一系列连贯图画组成完整的故事,以图为主,图文结合,绘本的连贯性保障了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有效引导幼儿根据前面的绘本内容和问题去思考后续的绘本内容和答案,培养幼儿良好的图像概念,提升思维的连贯性,丰富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想象力。[3]
2.1 引导幼儿进行绘本创作。以绘本为载体组织幼儿阅读是幼儿园阶段最有效的阅读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充当了阅读者的角色,单一的角色局限了绘本阅读的多样性和创意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主的绘本创作,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游戏活动、生活趣事、交往交流和喜爱风景为题进行绘本创造,将想要表达的思想、道理和故事利用绘本进行连贯。在幼儿创造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保障幼儿创造的顺利。在幼儿完成自主创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班级内的交换绘本阅读,让其他幼儿去感受彼此绘本中蕴含的内容和趣味。组织幼儿进行绘本创作既保障了阅读的有效性,又保障了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幼儿增加创作者的身份,从而在绘本创作中积累阅读的兴趣。
2.2 引导绘本走进主题活动。绘本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上,为了保障阅读的有效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教师必须根据绘本组织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绘本主要以角色对话的方式演绎,通过将动植物拟人化的方式向幼儿传递出积极的精神和行为,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阅读后进行角色扮演主题活动,包括剧本的编排、人物的设定和场景的制作等等,使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切实体会角色人物,从而感受到绘本阅读的趣味性。同时,引导幼儿在角色和真实的场景中学习绘本中传递的精神和行为能有效保障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培养,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渠道。
2.3 引导幼儿进行绘本思考。思考能促进阅读的有效性和深刻性,许多幼儿的绘本阅读仅仅停留在表面,导致阅读的兴趣和效率不高。因此,在实际的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去进行一定的思考,比如各个角色的性格特性、阅读的中心、同一事件各个角色的态度、我们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利用一系列的问题使幼儿逐步思考阅读,从而在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使幼儿逐步学会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和积极性。
绘本阅读是幼儿最佳的阅读方式,它通过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保障了幼儿的阅读需要,使幼儿从小对阅读树立正确的兴趣和态度。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