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裕松
(福建省邵武市熙春小学 福建 邵武 354000)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和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促使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益的提高。对于问题的创设,教师遵循严格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进行设置,以避免问题太简单或太难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构建小学数学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
对于问题的设置而言,它能够影响一整堂课的进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沟通、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发挥其驱动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调动学生想要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欲望,从而将教学知识和学生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在创设问题是要注重问题的难度,不需要太高也不能过低,在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教师所设置的情景式问题发挥其驱动作用,从而将课堂教学和问题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1]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笑笑想要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礼品盒,然后把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装起来,初步打算这个礼品盒的长为35cm、宽为15cm、高为20cm,那么这个礼品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板才能做成?若用彩纸作为边线装饰,又需要多长的彩纸?如果再用彩带绳将装好的礼物进行包扎,你会怎样包扎,这种包扎方式需要多少的绳长?等。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有关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棱长和的相关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充分自主发挥,鼓励他们选用各种不同的包扎方式,这也极大地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挥的空间,无形之中也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学习数学知识并不只是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技能,最好的是还要能够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在设置具有思维探究式的问题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这也是最有教学效果的问题形式。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激活自己的思维潜力,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给出问题之后,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要着急对问题进行讲解。探究式问题的创设更主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主动发现、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锻炼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和它分析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比如: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哪些量是相等的?你能从中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让学生有了明确的探究方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感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2]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对于数学知识或问题的想法和理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3]从某一种角度来看,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质疑和解答的过程。在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可以设置有效的问题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答,还要能够让学生也提出疑问,只有他们提出了疑问,才能够说明他们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圆锥的体积为什么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从而用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和圆锥体容器分别装满水,初步得出结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所要学的数学知识。此时学生可能会因为同是与圆有关的问题,问出:圆球的体积是怎样的呢?教师便让学生再次进行动手操作验证,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关圆球这部分的内容并不需要学生去掌握,但这也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表现。
总之,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学习其他课程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让教学效果更明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构建以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活跃思维、积极参与数学的探究活动,还可以促使他们在发展智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