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22 12:33:20廖建平
读与写 2021年21期
关键词:导学同学数学

廖建平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良田学校 湖南 郴州 423000)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是贯彻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正如著名数学家赞可夫所说“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所以说问题是思维思考的原动力。教师可以创设课堂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思考问题,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1]

1.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进行课堂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法的事是不能够只局限于课本教学,而是应该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信息技术或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进一步使教师有效的实现学术课堂的引入。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的“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进行课堂问题的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仔细的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随地可以看到许多圆柱和圆锥形的东西。”然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如:雪糕筒、圣诞帽、水杯、饮料瓶等物品的图片,这时候就可以像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圆柱和圆锥,有没有看出来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就会回答:“圆锥有尖尖而圆柱没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深入的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不同点-“展开图”。小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就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教师讲的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2.采用课堂提问教学,实现课堂问题导学

在教学课堂上,课堂提问是问题导学最为普遍和最有效的形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采用问题导学这个方法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最直观最有效的语言提问学生的方式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启发小学生在数学的思考思维,从而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位置”时,教师就可以先直接进行复习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些位置,说一说书上这些动物谁在谁的什么位置吧。”这时候学生就会回想旧知识,并且自己说出动物在什么位置。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教学生们更为复杂的位置关系。如: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复杂的位置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教材上的案例,让同学进行口头回答。如:老师提问“书上案例中狮子的西北和东南是那两个动物?”这个时候让同学们回答。这种课堂提问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及时的参与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专注度,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课堂上增添一些趣味性,以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合理开展小组合作,提高问题导学效果

小学数学的课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一些抽象性和复杂性的数学知识不太理解,很多学生如果只是单独的思考可能难以获得正确答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学成分为几个不同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思考和探究相关复杂的问题,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进行课堂启迪,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如:“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线,而这些线各不相同。假如两团毛线中间是一条曲线,我们能不能将他变为一条直线呢?”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小组同学进行探讨和讨论。教师可以提出假设:“如果线球的线是无限长的,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直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容讨论直线的性质及它的有关知识,此外,在教学线段和射线之后,教师也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思考:如“射线有几个端点”“射线的长度是不是固定的”“能否测量射线的长度”等。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组织学生合理开展小组合作,能促进问题导学方法的效果提升。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尽量多的以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小学数学中复杂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积极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课堂导学,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3]

猜你喜欢
导学同学数学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