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艳 詹家玲
(安徽省天长市第一小学 安徽 天长 239300)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是科技进步背景下的时代要求,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拓展其知识面的有效途径。运用好信息技术能将生活中的图形直观展示,由具体到抽象,凸出各种图形本质特征。通过多媒体课件还能动态展示图形测量方法;也可以利用电子图形将各计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直观演示……这些操作既符合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也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化繁为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认知。
2.1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流于形式。由于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双重工作,而制作优秀多媒体课件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大多数教师在备课中,更倾向于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教学资源,然后直接套用拿来上课,或者会将多个课件简单粗略拼接,疲于钻研,没有细细整合素材内容和突出重难点。另外,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中打开使用多媒体课件,就是将两者融合了;甚至出现过度依赖视频观看和多媒体演示,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些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减弱,缺少实际操作机会;也未能帮助学生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探索思考。
2.2 教师信息素养低。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由保罗·泽考斯在1974年提出,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三个层面。[1]图形与几何模块中涉及了很多有关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平移旋转、以及图形位置的知识,学生需要获取更直观感受。这时就迫切需要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几何图形模块教学中。然而,在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虽然掌握本专业知识,但对于与数学课程相关的教学信息技术不太熟悉。例如,部分教师本身计算机水平不高,只会使用PowerPoint播放课件,制作简单的图片课件。另外,更丰富多样的视频剪辑软件和图画编辑软件的相继出现,使得教师更加不知所措。
3.1 优化图形与几何模块的教学结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由于“图形与几何”主要内容包括图形认识、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等。[2]因此,信息技术与该模块教学融合时,要注重带给学生很强的直观感,且结合可操作的实践指导。笔者认为应将教学结构设计为:观察导入,建立表象;动手探究,揭示规律;练习运用,发散思维;最后在探究与练习过程中,还要兼顾板书的逻辑性。
良好的导入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趣的现象和实物,让学生在仔细观察过程中能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自此在他们的头脑中就能建立起关于图形性质特征的初步表象,那么在课的一开始就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环节中,利用课件直观演示复杂的图形变换,揭示运动轨迹和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最后通过练习题夯实巩固新知,但是练习不能仅停留在知识技能简单的重复运用上,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要逐步拔高。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旨在发散学生思维,将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开阔学生视野。此外,在探究与练习的过程中,还要兼顾板书的逻辑性,这是为了在学生脑海中构建起富有逻辑性的知识框架,也能帮助学生突出理解和记忆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
3.2 为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平台。针对教师信息素养低的问题,教师自身也迫切希望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但苦于没有专业技能培训机会,缺乏平台锻炼展示自己。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改善:一是发挥主管教育部门的主导组织作用,由主管教育部门来制定信息化教学培训方案,主持教师计算机技能培训会议,开展相关软件使用课程培训。为了不使前期软件使用课程培训流于形式,在教师学习后,教育主管部门还应组织开展技能展示大比拼,比如计算机技能水平大赛、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大赛等,意在激励教师积极提升自身计算机应用水平,将培训效果落到实处。二是发挥各学校中高层领导干部的引导带头作用,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校内教师同事之间定期开展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活动,邀请优秀教师交流课件制作经验与心得。另外,还可以在校内建立优秀课件资源站,用以鼓励教师在优秀前辈的肩膀上不断学习和创新,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嘉奖。
3.3 巧用课件动画和网络资源。运用信息技术使课本知识化静为动,促进学生对图形几何知识的理解领悟。就整个小学数学课程而言,能将课本内容化静为动更多体现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平行与相交》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不相交”这一概念,将看似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出来,即向直线两端无限制延长,直至相交为止。随后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建构正确新知,教师进而引出“平行”概念。加之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海量信息迅速涌入学习生活中,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在学习新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在教学中相机搜索与课堂知识有关的网络资源,用这些信息资源丰富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