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荧涓
(福建省闽清县城关中学 福建 福州 350800)
智能信息技术环境,赋予了现代教学全新的思想理念,教师在地理课堂可通过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智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丰富新颖的探究思考中,高效掌握理解相应的知识概念。因此,教师在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个性特点与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优质素材资源,让学生在形成良好地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人际协调观念、空间视角与地理思维的全面发展。
微课短、小、精、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清晰的传递知识要点、难点,教师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可基于学生的阶段性认知特点,紧扣教学目标内容,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和探究性微视频素材内容,引导学生能在深刻的互动交流探索中,掌握知识要点,发展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自然特征与农业》时,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微课资源,引导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进行分析,位置和范围: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兴安岭。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于夏季,让学生结合问题要点,合作交流讨论概括齐齐哈尔、延安等多个北方城市的气候、地形、土壤共同特征,并能结合自己所处的真实地理环境,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实例,提出建议,促进学生人体协调观的形成发展。
教师在微课堂中,可以利用直观、生动的画面,为学生设置悬念,辅助学生探究交流,让学生能在微课资源素材的启示下,加深课堂学习,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发展。
教师在课堂中可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图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感知山川、河流、地貌,相对于传统课堂,信息化课堂主题鲜明,内容生动精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学生对知识的深刻高效精准理解。
例如,教学《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3D模型掩饰地球的运动,为学生播放“地球运动”通过3D展示,为学生营造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理解科学道理。在教学《人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数据信息,让学生在绘图、数据、绘制的对比、分析中,加强学生对全面区域认知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地理事物现象的背景出发,学会站在区域角度,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信息化环境可以拓展知识内容,明确疑点、难点,使学生在解答、点评、检测中开阔思维视野,提高区域认知能力,让学生在分析、解释和预测中,具备运用区域综合分析的能力,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思维习惯。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通过人机交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地理实践意识,使学生在人机对话操作中,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对地形图进行判断和分析。电子白板拥有丰富的资源库,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展示内容,还能利用批注、圈画、聚焦、拖拽功能,对知识素材资源进行加工,使学生在多感官的体验下,形成良好的环境。
例如,教学《地形图的判读》时,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高低起伏的丘陵、俊秀挺拔的高山、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并邀请学生亲自到讲台,对地形图进行标注和测量,让学生在感受地理知识魅力的同时,学会用地理眼光思考问题,深刻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定义,山地,各部位都有各自相应的名称,教师向学生展示各部位局部图,邀请学生明确指出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各个部位,让学生在地理户外考察和模拟实验中,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
教师在课堂中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种性演示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字、视频、图像等多种情境资源,促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片感知中,获取更深刻的学习体验。
总之,教师的信息化环境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鼓励学生再多样、轻松的实践探索,亲身经历对地理知识的思考、理解和感悟,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索学习中,锻炼地理综合思维,加深对地理技能体验感悟,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对比中,锻炼发展和提升地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