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扬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出发,确定活动内容。因此,在设计几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情分析,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因素。为了提高活动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富有想象力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探索数学学习的规律。构建思维意境,能帮助学生构建由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考察学生的认知水平。高年级学生处于具象思维的过渡期,但认知水平还没有达到抽象思维阶段。在低年级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特点有了了解,在中年级时,又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推导、演算方法,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讲解知识之前,教师可先将体积与表面积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体积的含义赋予形象化的解释,促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定义。高年级学生已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几何特点,并能理解不同几何物体的外观特征和使用方式,也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有强烈的参与活动的欲望。通过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教师可将教学活动设计为以下几方面:(1)温故而知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几何特征,回顾旧有知识点,同时,学习新的关联知识,展开积极的思考;(2)设计游戏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小组竞赛,通过各小组计算不同长方体表面积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代入感;(3)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使学生通过对现实中几何物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了解,明白理论需要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测量都需要用到体积和表面积的知识。
新课程教学方式应体现有效的活动特征。教师需构建“问答结合、沟通合作”的“大问题”教学思想,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的吸收能力,并使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把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探索,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经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提问要具有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可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分析、思考。多次提问可使学生懂得解题的规律和技巧。二是问题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答疑能力,达到启发、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建起对相应知识点的思考模式。教师不可直接插入难点问题,限制学生的思路。例如,在讲授“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围护栏”的课堂游戏,让学生探究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教师可用“将18根1米长的木棍围成长方形的护栏,有哪些设计方案?”的题目引导学生与同桌合作,用手中的小木条试着摆一摆,列出所有设计方案,并记录长方形的长、宽和周长,再抽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可提问:除了用小木棒摆放以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探索设计方案?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可再次提问:观察自己的各个图形方案,看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哪个图形的面积较大?怎么比较的?最后,教师可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问:同学们,如果增加至36根木棒,怎样围出来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加快活动流程,提高活动效率,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小学数学几何领域的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活动设计中可能会出现活动预设与活动生成之间距离较远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活动设计的难度远远大于知识设计的难度;二是学生由于活动经验不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动作与思维分离,没有很好地领会活动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反思,并逐步引领学生参与活动,使活动时效性更强。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开展有时间差的教学,即先让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反思操作活动的不足,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第二轮教学工作。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质很强的学科,本省就具有实践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性,开展动手实践环节,只有动手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整合知识信息,完成内化吸收,提高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兴趣不能充分激发,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教师要改革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设置动手实践活动。例如在讲解“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测量四边形的边长,让学生自主发现图形的特点,并进行思考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几何概念,并通过生活和课堂操作,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几何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的参与到几何学习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