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帆
(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3月11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青少年学生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1]。大学的主要任务为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要立足本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基础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牢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继续学习能力强、具有科学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近些年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差距越拉越大,一方面是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企业抱怨学生工作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基础知识技术薄弱,学生表现为眼高手低,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学科基础知识不牢固。应用型大学主要突出专业技术应用,因此应用型大学应该注重学科基础教育。只有打牢学科基础知识,做好做实学科基础教育,才能有更远的发展。但是现在一些高校不是很注重学科基础教育,学生则认为学科基础知识大多是一些看似陈旧的知识,学起来无聊乏味,教师则不想教,导致有的学校将学科基础课程课时一再压缩,有的学校则采用大班上课,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突出表现为学校不重视,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教学,加大学科基础教育的投入。
教师是教学的引领者,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优秀的学科基础教师,才能够完成学科基础技能的培养。学科基础课程比较乏味枯燥,且学科基础教育不像专业课程,可以直接应用,学科教育需要教师长期的深入研究学习,厚积薄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学科基础教师能够沉下去,坐下来潜心研究学习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教育教师需要有较强的基础专业知识的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应用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完成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因此要突出教师的实践经验的培养,可以从企业一线引进优秀人才进入课堂,同时选派学科基础教师深入一线,真实了解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基础教学。
现在高校都在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也非常高,大多学校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都是开设一门独立的创新创业课程,仅仅是介绍简单的创业知识,能够和学科联系起来的创业极少。更多的学校的创新创业大赛仅仅停留在每年一度的比赛活动上,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也仅仅是参加一次比赛或者书写一个创新创业计划书,因此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凤毛麟角。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没有和专业联系起来,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必须和专业联系起来,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进行技术创新和创业。同时创新不是异想天开,而真正的创新必须建立在牢固的专业知识之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对其进行改进创新。因此要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只有把学科基础知识打扎实并不断地将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的实现专业技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就要积极开展有效的产教融合。真正的产教融合离不开企业的深入参与和支持。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是大多数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产教融合作用。产教融合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企业大力的支持和参与,离开企业的产教融合只能沦为空谈。要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场景的应用结合起来,要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及企业的用结合起来。首先要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简单的应用,这个过程主要是在学校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主要体现学生的"学";其次是基础知识的应用技能学习,这个过程主要在企业完成,主要突出基础知识的"用";再次是学生深入一线进行长期的锻炼学习,这个过程主要是体现的是"活";最后在大量的知识应用实践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完成"创"。
基础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琐碎且很难短时间见到成效,因此基础教育必须做好长期的准备,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必须能沉得住,坐得下,坚持不懈的做。要想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学科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学科基础教育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很难拿出好的成绩,因此评价体系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核,考核评价体系也不能是单一的知识的记忆考核,应该是一个过程动态的系统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考核,坚持考核的长期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