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军 程花丹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第二中学 江西 鄱阳 333100)
新课程改革中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内容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1]。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相对较弱,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间距的教学任务。身为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提升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策略,为学生创设更加优质的教学课堂,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是无法顺利的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提升的培养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尊重、信任与关爱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是要优化教学课堂,选择与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相契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是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采取的评价方式,要以肯定性与鼓励性评价为主,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尊性;此外,还需要多关心学生平时的生活,与学生交流谈心,帮助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形成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只有当学生处于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中时,才能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喜欢上初中数学这一门学科,进而能够逐渐施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在课堂上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最为有效便捷的方式[2]。因此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偏向于直观的形象思维,对于自主阅读以及自主学习还是缺乏一定的经验,并且缺乏细心研习的耐心。因此如果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候只是呼吁学生靠自己广泛的阅读涉猎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一旁的辅导协助,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才能够更为有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导学案,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与对学生自学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更好的完成相关练习。
例如在开展关于“极差与方差”的教学时,就可以编写类似于这样的导学案,具象化教学过程与目标:理解方差与极差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掌握极差与方差的计算公式,能够求出一组数据的极差与方差;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索的能力,让学生在对极差与方差的分析计算中深入理解概念。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完成能力的提升。除了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求疑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会自主探究。在优化教学结构之后,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开展几何教学时,更要对例题教学引起重视[3]。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例题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解题思路,充分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与指导作用,随后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例题,并作出适当的拓展延伸,通过一些变式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可逆性、灵活性与发散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开展几何教学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一道例题:“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DE与AC平行,AE与AC相等,AE与CD相交于F,求证CE与CF相等。”这种几何求证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十分有好处,并且能够检验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定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学生刚接触到这道题的时候,可能会难以下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构建,根据直观的图形进行分析,再运用一定的数学定理进行推理,很快就能够求证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并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对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亟需进一步的贯彻实施。身为教师,应当意识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之融入于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在不断的锻炼中达到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