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问题省思与路径优化

2021-11-22 10:41罗秋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育人

罗秋兰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课程思政”一词最早于2014年在《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在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计划》[1]中提出。2017年12月,教育部沿用了上海方案这一概念,并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进一步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对于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与推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具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体育课程思政是体育课程进入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议题。自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从而提高了各地各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尽管目前高校在探索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却仍然存在着实践路径创新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3],导致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内涵和逻辑理路进行阐释,直面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阻碍,进而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突破策略。

1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内涵

1.1 “立德”的要义

德在个体的发展中不仅居于“首位”,也是成长发展的根本方向。[4]“立德”就是帮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和行为规范。“体育品德”作为体育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之一,不论是从体育学科的特征、功能、价值等宏观层面,还是从体育教学的设计、实施、指导等微观层面,都备受关注。“体育品德”的内涵具体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体育精神随着时代变迁内容越发丰富而饱满,涵盖了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方面,其精神内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儿女,它所蕴藏的精神价值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了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体育道德包含了诚信自律、公平正义、遵守规则等方面,它能塑造学生的体育理想与信念、规范约束学生的体育行为和产生遵守社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的意识。体育品格涵盖的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要培育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6]它们从不同层面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7]他的论述进一步阐明了“以体育德”、“体德并进”的互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人才培养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就是立德。[8]可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核心要义就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2 “树人”的指向

“树人”具体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规格和价值方向的阐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是对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果的具体目标要求。[9]

学校体育承载着培根铸魂、强健体魄的时代重任,在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高校想要解决“以体树人”这一根本问题,首要任务是树立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注重体育教育内涵发展,凝练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成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求立场坚定政治素质过硬。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个人职业规划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体育人才。

1.3 “育才”的宗旨

育才,亦称为“育材”,即培养人才。育才是个历史范畴,既是历史责任,也是时代要求,它是为满足社会的需求,服务于国家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10]

育才是指对人以能力为内核的技能手段的培养。[11]从体育教育的视角来看,育才是指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传承、培训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高速运转,体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越来越多,跨界交流导致体育人才类别也在逐渐拓展。因此,把职业和岗位需求与当前社会意识形态认同相结合,加强体育从业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体育人才队伍的职业素养,既是培养体育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时代之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在招才纳贤时,较为重视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容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它不仅是个体的基本素养,也是职业素养的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担的责任和义务。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其作为一种职业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要求。大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形成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其与工作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实现提升职业素养和德行修养则显得尤为重要。

2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理路

2.1 教育逻辑:教学目的与课程目标的实质蕴涵

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主要议题和方针是都要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教学目标是比较具体的描述,是课程学习的结果[12]。教育目的着眼于教师的教,是对教师要做什么给予具体的说明,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评价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从设计制定、实施过程到最终结果取得的主要标准和依据。[13]

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体,更在于育。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演变和进化,体育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的根本目的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始终是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14]体育教学目的和体育课程目标从本质上来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育人目标来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有理想信念、道德建设、文化素养、规则意识的时代新人,这与体育教学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习惯养成、品格塑造具有一致性。

2.2 课程逻辑: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耦合效应

课程思政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耦合效应,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等教学实践方面都蕴含了课程思政内容。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没有单一的课程内容,也不存在纯粹的教学方法,任何教学模式都是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耦合过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表现出的对体育教学的精神引领和实践追求,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改进和制定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育课程计划。[15]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决定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核心要素。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基于体育课程的本质,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体育学科的项目特点和教学发展规律。因此,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互融合的好坏,是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重中之中。思政内容与体育课程内容在教学进阶上并不相互独立,需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让他们在整体课程进度上保持内在的协调与同步。

2.3 教学逻辑:“目标-内容-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育人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学过程是教和学双方以和谐发展为共同目标,不断调整自我以达到相互适应的过程。课堂的育人质量必须依托于体育课堂这个载体,寻找到适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的教学之道。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依据,目标既要贯彻教育方针,又要提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同时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过程与方法,即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什么样的教学流程,采用何种练习手段来达到既定目标。通常在体育教师备课时就会设定好练习的次数、练习的强度、练习时间、教法与学法的指导等等,都会提前预设。对于一节体育课程思政而言,要解决体育课程思政具体内容的设置问题,按照体育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合理穿插思政课程内容,安排每节课的思政教学内容,要落实到实际,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16]

体育学科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目标-内容-方法”的具体细化。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是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手段和方法,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在这两个目标之上的价值观教育的体现。

3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育人理念不到位,重“技能培养”轻“思政教育”

受传统“双基”课程目标和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掌握与应用,考试内容以记忆层面的知识、简单的技能测试为主,不仅缺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而且缺乏相关方面的评价与考核办法。[17]原因在于:1)传统体育教学中更加偏重于技术技能的传授,弱化甚至忽略了体育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社会上普遍存在“重术轻道”的思想。这里的“道”,指的是理论、理性,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的综合,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视野和胸怀。[18]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运动技能出众就可以了,而忽略了体育教育的主旨首先应该是“树德立志”。长此以往,在这样的环境中滋生了“学科无用”的思想,严重忽视了体育课程的价值教育。

3.2 融入路径不清晰,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

知识性与价值性是反映教育内容特性的范畴,知识传递价值,价值离不开知识,这是知识性和价值性关系的基本特征。体育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自都具有系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注重价值引导,容易忽视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缺少亲和力和针对性。体育课程主要聚焦技能教学,重视运动技能的培养,容易忽视思想教育的价值引导。

价值观塑造往往是附着在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政教育可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被安排在某一教学环节,却未被真正落实过。造成这个现实困境的重要原因在于:1)体育类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与达成中缺少价值引领教学目标,表现为过分关注运动技术的习得与提高,导致情感态度价值观形同虚设。2)囿于思想认识的复杂状态和传统教学的思维惯性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固化等,各教育主体不仅在挖掘思政元素时踽踽独行,而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理性认识和统一标准。

3.3 育人机制不健全,重“外在形式”轻“内在协同”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体育“课程思政”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全要素协同。[20]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由教、学、管三个维度构成,可分为行政管理人员、专职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三类教育主体, 他们分别承担“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任务。三者共同促进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顺利推行涉及多部门多层级协同工作机制,需要在校级党委的主导下,由教务部门规划设计,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理论指导,各部门携手合作,学工部组织学生参与,思政教师和体育教师的有效沟通和落实,学生主动体验等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面临着重外在形式、轻内在协同的现象。

制约课程思政实效的重要因素在于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权责不分,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工作安排存在交任务、压担子,却缺乏具体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各部门、各主体间缺乏有效沟通,未能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在各自领域“划地而治”,导致各课程无法汲取彼此之间的优势难以共同发展。虽然“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体育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建设经验辐射广度和深度有限。

3.4 育人意识待提升,“重外部规约”轻“内在驱动”

体育育人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个复杂而艰难的历程,谈育人方法容易,做育人工作难。[20]体育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是决定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成败的关键。尽管不少体育教师根据各级各类行动指南或是技术路线图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但仍然存在着重外部规约、轻内在驱动的现象。

体育教师的思政意识较为薄弱的原因在于对“课程思政”具体内涵没有理解透彻。以往体育教学只关注于技术技能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在体育课程之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有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传授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至于思政教育工作就交给思政理论课教师,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上偏差,割裂了两者在育人目标上的内在统一性,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体育课相对峙的局面。还有部分体育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将思政元素直接复制粘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

4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

4.1 构建顶层设计,挖掘多维协同育人目标

体育课程思政是时代发展对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思路。体育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转向更高的目标,即“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价值塑造”,以价值塑造统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四者有机结合,扎实树立“三全育人”目标。[21]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首要环节是重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思政育人”目标,能正确把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质内涵。

首先,要将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进行细化和明确,将品德教育、家国情怀、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等思想元素写入到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和体育课程建设中。其次,在体育教学大纲中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教育等基本内容,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落实到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最后,要明确课程总目标及每个教学单元目标,基于“身体教育”与“思想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思政育人”的目标融入体育课程总目标、单元计划目标和课时计划目标之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体育运动知识学习和运动技能习得的目标有机融合,提炼体育课程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

4.2 挖掘思政元素,提升体育课程思政育人质量

2017年 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2]挖掘思政元素是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经之路。体育教学具有“课程思政”先天基因,体育课程中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意志品质培养、人格塑造、社会化推进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相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3]

体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媒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竞争是体育运动最显著的特征,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是对竞争精神的深刻理解;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女排精神对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精神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意志坚定、认真负责、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良好心理品质;团体项目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这些品质和精神在参与体育运动中连续被强化之后,被个体内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模式。

体育课程因其自身特点、规律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可根据自己教授的项目特点,巧妙地提取思政元素并将之融入体验教学实践中。例如民族传统体育,让学生从传统文化入手,了解各民族文化特点,结合体育属性,让学生更好地从专业本身探索不同民族经历史传承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也更好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体育传统文化,达到相容并济的育人实效。还可以通过引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组建包括民族武术、抢花炮、射弩、押加、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社团,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及赛事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不仅拉近了师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让师生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

4.3 健全育人机制,构建多层级参与的联动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4]体育课程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包括校级党委、行政管理机构、教工部、学工部、后勤处等多元化主体在教学改革进程中明晰自身扮演的角色及其职责。打破各职能部门、各教育主体间各行其是的现状,积极构建多层级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

横向来看,各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各院系(部)主导推进,各专任教师具体落实,为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行动指南”,绘制“技术路线图”,确定“时间表”,确保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把握深度、广度和温度,保证正确的理论指导;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配置到各院系,实施结对帮扶、集智备课等方法,加强思政教师对全校课程思政的指导工作,要用统整和跨界的眼光来重设课程,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建设重点、核心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来对各院系课程思政做出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各个部门、各学科教师打破原有壁垒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做立体互联、管理共商、资源共享、协同互动。

纵向来看,高校是由校级、院级、系科级等纵向组织机构构成的,只有构建和优化纵向贯通的校级、院级、系科级多层级协同工作机制才能将校党委、行政、教学机构、辅助机构、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及社会资源打造成“育人共同体”,要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应守好责任田。实行自上而下运作模式,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宣传推广和机制体制等全方位的协同推进,真正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实落细。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责任自觉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育“课程思政”的质量如何,教学成效怎么样,取决于体育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更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责任自觉。

体育教师是教学的骨干力量和课程的授课主体,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育人意识与责任自觉对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落实有着极大的能动性,决定着课程思政目标能否落实,是打通体育“课程思政”全课程和全过程的关键所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教书是目的,育人是关键。体育教师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首位,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知识育人、技能育人,更要注重思想育人,努力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成功成材指导者和引路人。

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体育教师的责任自觉。自我决定论中的有机整合理论强调:“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在动机的内化”。先天的积极倾向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和营养,才能有效地激发和内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5]体育教师在履行制度规定的外在责任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履行职责的道德价值,并把这种“外在责任”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将外在的“他律”升华为内在“自律”,引导体育教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从而将课程思政实践的被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主动需求,将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需要,逐渐形成自身的“内在责任”,从而促进体育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常态化发展。只有形成课程思政的责任自觉,体育教师才能“守好自己的渠”和“种好自己责任田”。

4.5 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价值认同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习得者。任何课程的学习,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冷淡,都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进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中,“室外课活泼乱跳、室内在睡大觉”情况时有发生,加上他们对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领悟不到体育课程的价值观教育对他们认识世界和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当前重视体育类专业学生对体育课程思政的认同度的研究,加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价值认同,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体育的性质、功能以及承担的历史使命等内容,继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观。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价值认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6]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通过具有全面性、针对性、趣味性的多元方法来完成某一动作所相应的素质及动作基础, 以多种组合、多种搭配、多种变化解决练习枯燥、单一、无趣的问题, 使体育课有技战术、有强度、有对抗、还有趣味。[27]让学生知道体育课堂也可以“玩出花样”,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直观感受。长久以往,学生就会将体育锻炼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其次,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态度决定高度,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要对体育课程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需要深刻认识到体育课程的价值教育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好体育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认同体育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表现。

最后,与学生自身需求相匹配。体育课程价值界定是从课程对教育主体的“需要“和”意义“,从学生的”接受“和”满足“出发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认知图式和自身学习需求相适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目标和功能。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来选择教学内容和和教学形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课程的价值认可也能满足学生提升专业知识或能力。

4.6 创新教学评价,凸显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和全面性

2020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到:“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28]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环,是检查“教”与“学”的重要手段,它更为关注的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课程育人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体育课程思想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政治素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是因时而变的。体育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人,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不同时期教学也会经历微妙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学生的政治素养发展得如何并不能像专业课程可以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因此,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应根据不同时期教学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评价的过程要体现发展性。

其次,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认可度及对自身的客观评价、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评价等也使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变得更为复杂。学生思想的变化和政治素养提高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最终体现,也是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直观评价。育人成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体现,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本身就难以量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该从哪些方面去观测则显得尤其重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评价应该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测评,既要评价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也需要对学生是否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心理和道德层面的表现。[29]

高校所有课程都有育人育德的任务,体育教师要在传授知识技能时要将教学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从单方面关注单一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向知识技能的获取、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多维度评价过渡。根据思政教学的目标制定、内容选用、方法的设计与运用以及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态度和实施效果反馈等维度进行全面评价。还要遵循评价者和被评价旨共同发展的原则,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评价的内容上,可以考察学生包括考勤、课堂训练态度、技战术领会意识、技能的“会学”与“学会”,还需要重视课外体育锻炼的勤练和体育赛事的参与情况,最大限度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覆盖面。对教师评价首先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还要考虑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范围等。其次,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来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进行评估。最后,根据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时效性、针对性和融合度来提出评价和建议。因此,创新教学评价应形成全面参与、共同协商,建立教师间、师生间交互构建的评价机制,科学地评估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