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

2021-11-22 21:21
读与写 2021年25期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情境

陈 洁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华幼儿园 江苏 昆山 21530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复兴,在幼儿园用信息技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习健全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把传统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学习信息技术时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1.文学经典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活动中,儿童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很难充分理解诗歌的具体内涵。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和传统文化来整合活动。每次活动开始时,首先引导孩子们逐一欣赏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和意境制作的动画,让孩子们感受古诗词意境的美,初步理解诗歌的意义。然后引导孩子们听古诗词,背诵古诗词,最后通过课件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人性美,从而激发孩子们表达古诗词美的愿望。在活动的延伸部分,孩子们在不同区域的活动和舞台表演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古诗词优美的意境。

2.二十四节气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是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而发现和获得的科学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利用网络全面了解和理解二十四节气,掌握每一节气的时间节点和依据,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科学知识的难点,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二十四节气中的难点和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的指导是首要任务。它是关于用太阳术语指导气候变化和自然变化规律,以及观察和积累所学知识。然后,通过课件向孩子们展示和教育24节气中“三季”的变化。这样,孩子们不仅在每个节气学习自然气候变化规律,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对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有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孩子们触觉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传统节日主题实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在对幼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与教学相融合。信息技术以画面、视频的方式为幼儿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能够让幼儿印象深刻,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还能够通过精彩的画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在开展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展示我们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开展节日主题实践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节日的起源、节日的趣事出发,以故事的形式来为幼儿更好地呈现节日画面。

例如,开展以“春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年”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年的除夕他都会来人世间捣乱,所以很多人都害怕他,躲在深山里躲避它。有一天出现了一位白发老人,说能够帮助大家赶走“年兽”。当年兽进村的时候,老人放起了爆竹,年兽就吓跑了。之后大家才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炸响和火光。之后每到除夕的时候,每个人家都张贴红对联、燃放红爆竹,每家每户都灯火通明[2]。这就是过年,现在人们过年还喜欢贴窗花、包饺子、家人团聚在一起。利用动画的形式,来让幼儿融入教学之中,进而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包饺子的视频画面,组织幼儿开展“包饺子”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用橡皮泥包饺子,体验到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

4.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文化情境创设效果

创设教学情境是激趣、渗透情感教育的基本方法,而虽然高职生的心智变得成熟起来,却依然无法改变高职生喜欢直观事物的喜好。而且,有效的教学情境也可有效唤起学生的文化体验经历,可使其更加热爱我国传统文化,自觉投身于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之中。因此,传统文化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分析文化知识,由此优化学生的文化体验。

就如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通过网络资源整理了丰富的照片资讯,主要是以各个朝代的服饰、头饰为主,由此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观察各个朝代的服饰特点,由此优化学生的文化意识。由此,笔者便引导本班学生学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一课的重要知识。实践证明,通过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更易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且能促使本班学生自觉展开学科探究,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结语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与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必须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坚持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学生的视野中明朗起来,让蕴涵其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学生心中开启一条光明之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情境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清明节的传统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