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婕 沧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随着我国的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的背景下努力奋斗,最终于第29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以51块金牌的成绩居于群雄之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美丽的“鸟巢”体育场中,却没有因为中国田径健儿夺得金牌而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国只获得2枚铜牌。因此,田径对于我国竞技体育实力而言比较薄弱。
跳远是一项技术难度相对难的运动项目,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组成,具有高速度、高强度的运动特点,因此跳远过程中,人体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量,所以运动员的肌肉、韧带、关节损伤时有发生,运动损伤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更大。因此,避免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损伤,重视并且对运动员的损伤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恢复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对象为训练过程中受损伤的青少年跳远运动员。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2.逻辑分析法
本研究通过对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逻辑分析,最终撰写论文。
运动损伤是指青少年的身体在训练过程中的损伤。运动损伤给青少年的运动员带来的影响是严重的,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不仅其身体健康、学习会受到影响,而且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阻碍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发展,最终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才并且会缩短运动寿命。
本研究以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及运动生物力学为基本理论,从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类型及性质来分析。
结合跳远的运动特征来看,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部位多为下肢和腰部,下肢主要分布在踝、膝、大腿后群等部位,因为在跳远项目中运用的下肢身体比较多,尤其是脚踝。并且跳远运动员的身体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踝、膝、大腿后群都是比较脆弱的,如果训练不当,尤其是过多地进行技术和跳跃练习,就会导致各个身体部位的负荷增大,并且运动员没能得到及时的恢复,最容易造成这些部位的损伤。
从跳远运动损伤的类型来看主要为韧带、肌肉局部拉伤。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肌肉拉伤和关节劳损占的比重比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运动过多地进行跳跃练习使得有各个部位出现严重的超负荷运动后出现损伤。
从运动损伤性质来说,可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时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外力一次受力而导致损伤,伤后症状会马上出现,一般较短,损伤愈合较快、且较彻底,而慢性损伤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陈旧伤,由于急性损伤后没有有效地治疗,而经常发作的病症,另一种是情况就是劳损,由于训练符合安排不当,长时间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因此慢性损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且容易逐渐加重,而后影响到训练和比赛。有许多运动员急性损伤未得到及时、合理和彻底治疗而转成慢性损伤难以恢复。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青少年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因素
运动训练的主导者是教练员,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年限短,依赖教练员的程度很高,因此教练员在青少年的运动训练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基层教练员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有很多教练员认为:“运动损伤难免”“运动损伤不过是些小伤小病,关系不大”,甚至将预防运动损伤的科学态度与勇敢、顽强的体育拼搏精神对立。因此,在训练中不能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生损伤后也不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损伤原因。
2.运动训练水平不够
大量体育实践证明,运动员运动训练水平不够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一个很重要的直接原因。跳远的运动训练包括身体专项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和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培养。如果运动员腰部和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在完成整个跳跃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肌肉和韧带拉伤。
大多数在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中,学生对基本技术掌握得不够充分,只重视单个突出强度。由于基本技术基础不扎实经常产生错误的动作以上原因导致了运动损伤的发生。技术动作掌握不规范,会造成运动员做动作时用力顺序不正确,加重身体局部的负荷,久而久之会造成身体局部的疲劳而引起伤害事故,例如跳远由于空中前旋,在落地时身体失衡会给膝关节和腰部带来较大的冲击力,长此下去容易造成膝关节和腰部的损伤。
据相关研究大部分跳远运动员易受伤年龄在14—16岁之间,此年龄段的运动员身心素质发展水平不成熟、也不平均,而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力。
3.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指较给专项训练时激活身体技能的一系列身体练习。旨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先激活一下,为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做各种动作做准备,以预防在训练过程中造成伤病。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是:提高肌肉的温度,减少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增加关节内滑液以减轻关节面的摩擦和加大关节的灵活性,以避免运动损伤;克服生理惰性,充分动员身体能量系统供能,保证人体的内脏器官、关节和肌肉等运动系统尽快转入最佳运动状态。概括来说准备活动有两点作用:预防运动损伤和使机体进入最佳运动状态。因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非常必要。
4.运动训练负荷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内容是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由专业的体育人员和专家所制定出的用于指导和训练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的总体性文件。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年轻的跳远运动员们在训练的周次、每年半程跳次数、全年全程跳次数等各种方面都相对超出了训练规划所规定的要求。因此跳远运动员总的运动量过大,自己身体本身的承受极限承受不住现在的训练强度,而导致出现运动损伤。
1.提高教练员和青少年运动员的重视程度
加强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加强运动损伤相关知识的学习,建立教练员对运动损伤的正确观念,达到教练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避免出现运动损伤;对出现的运动损伤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同时,教练员要对青少年运动员平时加强运动损伤相关知识和防伤观念的教育,教会运动员学会自我保护,在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科学训练
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安排不足就不能达到在训练过程中身体提高的目的;但是运动负荷增大,超出人体所能承受的复合,使运动系统局部负荷过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疲劳状态,致使全身机所有机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反应慢从而导致运动员损伤。
②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根据相关研究,训练课中不同练习内容的组合与运动损伤有着直接的关系。技术+速度、力量+速度训练的训练结构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较大,这种综合性训练的安排,避免了运动员局部负荷过大,从而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
③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提高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使青少年的各身体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部位的肌肉和韧带的训练尤其是大腿后肌群与下肢关节力量的练习。
3.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要从肌肉伸展开始。然后由走过渡到慢跑,根据气温调整慢跑的时间,先是慢跑,然后在逐渐的由慢到快,由全脚掌蹬地跑步在慢慢的过渡到前脚掌蹬地跑步。然后做充分的韧带拉伸,用力和幅度同样由小到大。韧带拉伸结束后先做常规性训练活动,由相对比较能够激活身体机能的运动,使运动员的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都能充分的激活,为接下来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和专业性训练做好前提准备。如高抬腿、车轮跑、后蹬跑、纵身跳、加速跑以及常规性的跳跃练习等动作。一般性活动结束后开始做专门性活动。专门性活动的内容与所要练习的专项接近。其目的是为专项练习做好准备。如跳远的起跳和短程助跑跳,单足跳和跨步跳等。
4.重视运动训练后的恢复
在训练过程中体内能量物质大量消耗使运动员产生疲劳,长时间的疲劳积累得不到有效的恢复就会出现运动性疲劳,因此做好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使运动员在训练后尽快地消除疲劳,避免疲劳的累加是非常必要的。
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与重视不足;青少年的运动训练水平不够,肌肉力量与速度发展不均衡,技术动作掌握不正确,未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量过大,训练的科目前后不对称与不合理,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比例小等原因造成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于训练期间出现的损伤的重视度;科学有效地训练:合理有效地调整训练的负荷与内容,注重青少年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充分的准备活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积极主动做好训练前的活动;重视运动训练后的恢复;能够及时合理地处理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