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特征视角下网球运动的体能训练研究

2021-11-22 22:24:22李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网球运动员

李勇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33)

网球运动是隔网对抗项目,具有对抗强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征,这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体能水平、心智水平等提出了较高要求,以适应高对抗、强竞争、赛事密集等现代职业网球的特点[1]。此外,网球项目是一项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场地上进行的运动项目(硬地、黏土、草地),这就决定了不同场地运动员的打法类型也是不相同的,同时不同类型比赛的时间也不同(四大满贯比赛男子项目五盘三胜)。比赛过程中,跑动和击球会对体能造成消耗,技战术应用、紧张的氛围、球拍性能的提升等也会消耗大量的体能。由此可见,一场高水平的网球比赛需要强大的体能作为支撑,体能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1 体能与体能训练的概念

我国最早对“体能”做出相关解释的是田麦久教授,他提出“体能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部分组成,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2]”。

竞技能力的提升与运动训练密不可分,而体能又是竞技能力的要素之一。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应保证运动员的健康,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强调训练技术动作的规范,达到身体形态和结构的改造、身体机能状态的改善、能量物质利用水平的提高、运动素质和动作技能的完善等目的,最终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3]。

2 网球运动项目特征

2.1 网球项目职业赛程安排

随着网球项目的职业化、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球比赛场次也随之增加、赛季持续时间较长、地点分布较广。根据国际网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ITF)的赛程安排,几乎每周都在进行不同级别的比赛,如2019年ATP(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和WTA(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的持续时间和赛事,分别为47周、71项和44周、66项,这还不包括低级别的比赛。

面对这样密集的赛程,网球运动员若想取得较高的排名或理想的成绩,合理的安排赛程和调整自己的状态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不同级别的网球运动员每年参赛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排名较高的运动员参加的职业比赛在20场左右,而排名较低的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往往会超过20场,除大满贯赛事是隔天进行比赛,其他赛事基本每天都会有一场比赛,因而网球运动员几乎每天都在比赛。这就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较高,而且还要有较好的恢复能力,有利于运动员在隔天的比赛中调整竞技状态,更好地发挥竞技水平。

2.2 网球项目比赛-时间、移动特征

网球运动特征是在短时间内以次最大强度重复运动(约10s),期间伴随着长时间休息(90~120s)[4,5]。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的平均时间为5~10s,平均休息时间为10~20s,运动与问题比为1∶2~4[5]。相关研究表明,比赛中每一次击球的平均时间女子单打(7.1s)比男子单打(5.2s)长得多[6]。不同场地比赛中的有效持续时间也是不同的[7],草场的有效持续时间为总时长的7~8%,而红土场的有效持续时间为总时长的30%,快速场地表面(草地)比赛的时间更长,而且击球次数更多,但观察到其运动与间歇的比率是最小的,相对于草地,硬地和红土地运动与间歇的比率要高[8]。比赛过程中,每分大约持续拍数为2~6拍,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球的类型、场地、性别、运动员打法类型及技战术发挥等。研究发现,每场比赛的持续时间在50~119min之间,这受到比赛规则、场地类型、运动员打法的影响,如四大满贯男子比赛是五盘三胜制,而ATP比赛是三盘两胜制,女子不管是四大满贯还是WTA全是三盘两胜。此外,高水平运动员在每场网球比赛中的击球次数超过1000次[9],而不同球场和球,会影响运动员的击球效果。如草地比赛,发球上网的战术运用较多,凌空高压也会比较频繁;相反,红土比赛的时间更长、回合更多,同时对体能的要求也会更高。2019年之前四大满贯比赛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可以持续1~5h(五盘比赛),但随着长盘的时间越长、次数越来越多,各大联合会对规则进行了修改,避免了比赛时间过长的情况。

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加速和减速,加速能力基本维持在0~7km·h-2[10]。研究显示,网球运动员场上的移动距离受到性别、场地类型等因素的影响,移动距离差别较大,移动距离的范围在1.2~3.5km之间[11]。比赛中,网球运动员80%的击球是在离自己2.5m处发生的,同时还发现每次击球的移动距离为3m,每分的移动距离为8~12m。

2.3 网球项目技战术特征

网球技术包含发球、接发球、底线相持技术、网前截击技术、削球等,合理、精确地运用这些技术,运动员需通过观察,判断来球的线路和旋转,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利用合理的移动技术和脚步,快速移动到击球的位置,在保证身体稳定的情况下将来球快速、有力、合理的击出,同时还需要注重球的落点和质量[12]。为完成这些技术动作,运动员需具备灵敏、力量、速度等方面的能力。如发球是网球比赛的开始阶段,是所有技术当中唯一不受对方影响的,其对全身的协调性、力量、爆发力等要求很高。底线的相持、截击等技术,在击球时需要快速挥拍,不仅需要爆发力,还需要稳定的支撑,这对运动员的力量、协调、爆发力、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球项目已经从单一的技战术模式向全面型的技战术模式发展,具有技术运用精细化、战术运用多样化、全面型技术发展等特点,这也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12]。现代的职业网球比赛,底线相持成为了主旋律,发球在比赛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拥有良好的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的同时,需具备超强的移动能力,才可以避免陷入被动,同时掌握进攻的主动,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移动、灵敏能力。网球比赛中每1min持续的平均拍数在2~6板,击球的次数为1000次左右,表明运动员需在极短的时间做出反应,完成较多的击球或挥拍动作,移动过程中伴随着较多的急停急起,这决定了网球项目是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长、对抗剧烈的隔网运动项目,其运动特征,决定了参与高水平网球比赛的运动员应具备突出的预判能力、灵敏能力、快速起动能力、快速制动能力、上肢鞭打能力、快速移动能力、协调能力、稳定平衡能力、无氧能力和有氧能力等身体素质。

2.4 网球项目能量代谢特征

能量代谢是人体产生能量的过程,产生的能量用来维持生命活动。代谢过程中通过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组织和细胞吸收和利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这一过程包含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3,13]。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需全身系统的参与才可进行,而肌肉收缩为主要的力量来源,肌肉需有充足的能量消耗才能完成收缩和做功,这些能量需要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能源物质提供,能量的摄取和利用是由磷酸原系统(ATP—CP)、糖酵解系统及有氧氧化系统三大能量代谢系统完成的。三大能量代谢系统的特点是不相同的:磷酸原系统为爆发性、速度快、频率高的运动提供能量,该系统供能快但时间短(5~10s),不需氧气参与;糖酵解系统的供能时间相较于ATP—CP时间略长(15s~3min),为持续时间长的快速、爆发式的运动提供能量,不需要充足氧气但是产生乳酸;有氧氧化系统供能时间长,主要的能源物质为糖和脂肪,但需要充足的氧气。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来自ATP水解,而体内的ATP储量有限,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通过三大供能系统提供的。

网球比赛是由短时间连续的爆发式动作构成的,包含各方向的起动、加速、减速、制动、爆发式的击球等运动技能,同时穿插短时间歇的非周期性运动活动[14]。研究表明,拍数较少的回合以ATP—CP供能为主,当回合较多、持续时间大于10s以上时,糖酵解系统参与供能;有氧氧化系统主要在每分与每局之间的间隔提供能量。因此,网球运动需要三大能量代谢系统的协作,比赛过程中以ATP—CP供能为主,糖酵解系统次之,间歇时以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由此可见,有氧氧化系统是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有氧能力,才能保持快速的场上恢复和高质量赛后恢复。

因此,网球比赛需要优良的技术、高质量的战术,同时也需要强大的体能作为支撑,实力相当时,拥有较好恢复能力的运动员,就可以在下一分的争夺中占据主动,从而赢得最后比赛的胜利。

3 网球项目体能训练开展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3.1 体能训练应与赛程安排相结合

网球比赛基本贯穿全年,运动员应结合比赛的任务来制订参赛计划,在此基础上体能训练应遵循周期化和比赛安排来进行设计与实施。运动员每年的参赛计划应围绕重大比赛为中心,制订详细的周期训练安排,采用中小周期来安排比赛和训练,这样可以保证在不断参加比赛的同时,还能保证良好的竞技状态。总体看来,优秀选手采用以赛带练、赛练结合的方法,利用比赛高密度、高强度的特点,达到训练的最佳化。根据周期化训练规律和自身技战术发展特点,结合网球项目的竞技特征,围绕重大比赛,科学、合理地安排比赛与训练,将体能训练周期化、系统化、精细化的融入到比赛和训练中,这样才能保证竞技状态的提高、保持、突破,从而形成竞技能力的良性循环。

3.2 体能训练与专项特征相结合

体能训练已经从以往的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和运动素质的训练转变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训练体系,包含运动训练的多个方面。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根据网球专项的需求,以提高网球运动成绩为目的,改善运动员的速度、灵敏、力量、爆发力、耐力等,综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任何一项技术动作都是由多块肌肉协调做功完成的,网球项目的技术动作也不例外。网球技术动作基本上是由全身肌肉协调发力完成的,起承上启下的核心区肌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球运动技术是充分利用网球拍,不管是发球还是相持阶段的技术都应该做到“超越器械”,击球动作中力量从足下开始,逐步向髋、躯干、上肢,最后传递到手与球拍,在这个过程中核心肌群的作用为支撑、稳定和传递动能,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可以改善网球运动员核心区的稳定与控制能力,提高力量的传递效率,有助于肢体发挥更大的鞭打速度,从而提高技术动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有效的预防伤病。现如今,很多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将核心稳定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加入到体能训练的计划中,这种训练模式与以往的训练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利用不稳定的环境和符合人体运动模式方法、手段,让身体肌肉获得更深层次的动员和募集,加大功能性肌群和深层小肌肉群的刺激。采用瑞士球、BOSU球、Keiser无轨迹训练器等训练方式和练习手段,有效募集深层肌肉、稳定关节小肌肉群参与运动,从而在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下控制身体始终保持正确、合理的运动姿态,对传统力量训练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网球比赛中,双方通过战术的互相牵制来调动对手,争取自己的进攻主动,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预判、灵敏能力,快速移动到合适的击球点,协调、充分地利用身体来保证击球的质量和进攻性。因此,合理的步伐、快节奏的冲刺是保证跑动能力的关键。网球运动员在发展绝对速度的同时应注重移动技术的训练,在具备良好动作技能的情况下,速度素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良好的移动技术和速度不仅能在比赛中取得进攻的主动,而且可以直接带来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和能量的节省。现如今,网球运动员如果只注重比赛成绩和专项技术的训练,忽视运动技能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技能习得阶段,会影响运动员的长期发展。如果运动员出现跑动技术的不合理、技术动作的不规范,就会出现技术动作的变形,增加不必要的能量输出,从而造成体力不支、击球不到位等情况,对比赛的成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训练中必须让技能与体能结合起来,不能只强调专项技术和战术,还应该强调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能的可持续发展,体能与技术训练不可完全分割。在训练中处理好技战术与体能(运动技能)的辩证关系,就能把握好网球运动项目规律特点,这样才能指导训练,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3.3 网球项目体能训练原则

总体来说,网球项目体能训练计划的制订应紧密结合项目特征和个人发展需求,并遵循以下原则。

(1)训练计划的制订应结合运动员的技术风格,根据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和打法类型制订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如进攻型选手对发球的依赖较高,应着重发展速度、力量、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在提高击球速度和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防守型选手应强化耐力、力量、灵活、移动速度等方面;全面型选手应二者兼具。

(2)以网球比赛的运动与间歇的比率作为发展耐力的科学理论依据,不管是专项训练,还是体能训练(除发展肌肉体积和绝对力量除外)都应遵循这样的时间安排,按照运动与间歇的比率为1:2~1:4来安排训练。

(3)训练计划应注重三大能源系统的恢复时间,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如爆发力、速度、灵敏和力量训练,应结合体能训练恢复时间的原则,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

(4)网球运动员的训练需要长期关注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和保持,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输出。例如,体脂百分比,男子须保持12%及以下,而女子需保持在23%以下[17]。

(5)最大摄氧量作为评价运动员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网球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男运动员平均值为55ml·kg-1·min-1,女运动员平均值为45 ml·kg-1·min-1[17]。网球项目耐力训练,强调有氧与无氧训练的比例,既保证了运动员具备出色的恢复能力,还能确保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专项耐力水平。

(6)注重薄弱环节或拮抗肌群的训练及强化。如正拍击球的过程中,胸肌、肱二头肌等肌肉作为主动肌完成大臂的水平屈曲和小臂内收(向心收缩),而斜方肌、小圆肌、冈下肌等作为拮抗肌群完成大臂的制动和稳定(离心收缩),因此训练过程中应注重拮抗肌群的训练和强化。

4 结论与建议

应全面了解、认识体能训练的本质,理清体能与竞技能力之间的关系,结合网球项目的特征和需求,开展科学、合理、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网球比赛需要三大能量代谢系统的协作,以ATP—CP供能为主,糖酵解系统次之,间歇时以有氧氧化供能为主。体能训练时充分考虑网球运动专项特征,以运动技能训练为基础,强调核心区力量与稳定训练,注重力量、爆发力、速度等运动素质的协调发展,防止运动损伤。

基于体能训练在网球项目中的重要性,应遵循体能训练原则,围绕网球运动项目特征设计、制订周期化的体能训练计划,为运动成绩的提高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网球运动员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今日消防(2022年2期)2022-04-15 21:47:15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0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6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 03:37:28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28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海外星云(2015年15期)2015-12-01 04:17:44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