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楠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海淀区图书馆,北京 100089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规模扩展为9.89 亿,微信活跃账户达11.12 亿。移动阅读、电子阅读逐渐取代纸质读物,成为新一代读者的主要阅读方式。移动阅读是一种借助微服务平台、利用移动设备进行资源数字化和资源传输网络化的新阅读模式[1]。作为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整合自身资源,改善自身信息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承载国家与城市文化传播与宣传使命[2]。微信公众平台推文可为读者提供最新鲜的图书信息、馆内资讯、政府政策等内容,不仅可以满足读者多元的文化需求,还有助于扩大图书馆的品牌影响力。因此,现阶段微信公众号推文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海淀区图书馆(北馆)(简称海图北馆)2020年微信推文阅读量较高的文章为例,总结分析读者对推文主题、内容等的喜好,同时结合数据统计结果,对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文未来的优化发展给出建议。
为完善线上服务,满足读者的移动阅读需求,海图北馆2017年5月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粉丝群体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3月17日,共拥有23 722名粉丝。微信公众号推文的推送方式、推送周期、文章版块也在2020年上半年趋于成熟,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推送状态。2020年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文章1855篇,从最初的不定期定量推送,逐步形成了每日固定推送5篇左右的服务模式。
经过前期对广大读者和百姓阅读需求的调研,微信公众号推文设置了馆务公示、活动预告、历史文化、民生热点、线上展览、科普知识、红色文化、亲子教育、绘本剧场等专题板块,这些板块的内容和主题会随着时政热点及馆内工作进行实时调整。
疫情期间,海图北馆通过微信公众号积极创新线上服务模式,依靠提供线上服务使推文阅读量增长了51%。针对不同人群,推出非遗体验、线上展览、绘本剧场、艺术课堂、图书推荐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服务内容,使读者在家也可以与图书馆一起共度求知时光,这种模式不仅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也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北京日报》《e线图情》等媒体分别对海图北馆疫情期间的线上创新服务措施给予了报道。
根据微信公众号一年来的服务实践,笔者对海图北馆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关注度进行了分析,单篇阅读量超过300的文章共427篇,文章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馆情资讯类内容的文章,共164篇,占比40.3%。这些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较高的阅读量,是因为配合完善了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即读者借阅、自习服务。随着信息化时代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自己,适应社会需求。另外,图书馆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使得读者可以获得最新的科学资讯。同时,图书馆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地区居民的文化中心。因此,读者们关注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馆情资讯类文章因为紧跟图书馆的核心业务,针对读者最关心的借阅、自习等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特别受到读者的重视和关注。
二是活动预告、新闻稿类内容的文章,共142篇,占比33.9%。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可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宣传办馆理念、服务项目、馆藏图书等。另外,还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读者的读书热情,增加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了解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促使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功能。微信公众号扩展了宣传渠道和宣传形式,拉近了读者之间的距离[3]。经过多年的深耕,微信公众号推文已经成为活动信息的推广平台,推文已经成为读者们了解、参与图书馆活动的一个窗口,很多读者都是图书馆公众号的忠实“粉丝”,在此他们可以利用此公众号充分享受图书馆带来的文化资源,因此公众平台的活动预热及新闻稿点击量排名靠前。
三是“走读海北”栏目文章,共80篇,占比25.8%。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挖掘海淀北部地区历史文化遗迹的文献资料,结合馆内活动时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的张文大、史贵生、李进明等多位老师对这些古迹的历史故事、发展变迁、保存现状等情况的专业讲解,让读者更加了解地区的历史文化,弘扬海淀北部丰富优秀的文化资源。这类文章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由于弘扬了地区特色文化,满足了海图北馆附近居民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愿望。
在表现形式上,微信公众号推文中的文字和图片是最常见的方式。此外,视频、网络表情包、音频、H5等新兴表现形式在推文中也被用到,使其更加符合网络用户的表达习惯,有助于提高文章吸引力。
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文的未来优化发展方向提出一些优化设想,希望能对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同行有所启发,从而更好地服务读者。
从数据中我们会发现,馆情资讯是读者最关注、最爱看的内容。因此,运营者在撰写、编辑稿件时,应多关注与读者借阅、进出图书馆直接相关的最新服务动态和资讯,如疫情期间开闭馆时间、开放区域调整、借还书流程、读者卡办理细则等,把这些读者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更准确、快速地传递出去,为每一个想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读者答疑解惑。
例如,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海图北馆微信公众平台快速、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推送最新资讯和开馆时间调整动态,在特殊时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形象是指一座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景观等多种要素在社会公众头脑中所形成的印象总和。每个公共图书馆服务所处的区域,都有着独特的地区文化和历史。海图北馆地处海淀北部地区,蕴藏着深厚的红色文化、皇家文化、古都文化,从上文中“走读海北”栏目阅读量排名可以看出,读者有很强烈的愿望了解这片区域的历史变迁、名人趣事、民间传说、文化古迹等。
图书馆应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在自身馆藏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特色,重新整理和策划推文主题,创作编写出传播地域文化,融故事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内容,将地区特点和文化融入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之中,这不仅有助于图书馆形成差异化的传播内容,还有助于地区文化的传播和地区形象的塑造。
微信公众号不仅发挥着连接读者和图书馆的重大作用,还承担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责任。运营者应围绕发展定位,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加强内容体系策划。面向不同读者,策划差异化内容,契合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内容阅读需求。
首先,可以紧扣年轻人关注的热门词汇策划主题,并使用年轻读者喜欢的网络语言、表情包这些更加活泼的表现形式。
其次,政府政策也是读者关注的热点,如北京家庭摇号政策、春节期间烟花禁放政策等热点话题,结合这些时政要点,可以策划相应的政策解析类文稿,把繁琐复杂的公文政策重新归纳整理,以一种清晰、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热门电视剧、电影、新闻事件引发的社会话题,也都是微信推文选题的重要来源。比如,热播剧《隐秘的角落》引发的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电影《你好,李焕英》引发的关于母爱的讨论,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走红引发的对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这些都是不错的素材和主题,运营者可以与读者共同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也可以由这些热门话题引入进行图书推荐,带领读者去书中找寻真正的答案。
在这个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短视频、直播等各种传播媒介进入爆发期,人们可以接触的媒介越来越多元化。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应以事实为依据,研究用户需求,深度服务,不断创新,做出有深度、有趣味、读者喜爱的高质量推文,才能屹立不倒,做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