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凤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济宁 273100)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使学校体育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教育部已经启动体育在高考中应用的研究,也会进一步地完善体育在升学中的价值和作用,“体育进高考”俨然已经大势所趋,建构了新时代的新高考背景。
在体育进高考的新高考背景下,体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众多青少年和家长在应试教育跑道上的新“竞争高地”。然而,青少年及家长仅理性地将体育看作一种应试工具,单纯追求在体育考试中取得高分或取得优秀的体育竞赛成绩,这种功利化对待体育的做法,使青少年忽视了体育运动更重要的内涵,即体育精神的塑造。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青少年体育精神的缺失,而且与“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相背离。为此,在新时代体育进高考这一背景下,学校体育要着力于做好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体育精神,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体育运动中感悟体育实践的实质与核心,真正发挥以体育人、以体育心的作用。
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灵魂与精髓,是体育实践的实质与核心。新时期的体育精神,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是体育精神的功能与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继承发展和丰富创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校体育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就是培育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是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要明确学校体育在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以体育人”主阵地、桥头堡作用,凝聚起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的思想共识。
2.1.1 深化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加快转变青少年观念转变青少年体育观念,破除青少年阻碍体育精神塑造的思想藩篱,要求体育教学由原来的简单技能教学转向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的深层教学培养目标,在提升青少年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全方面关注青少年发展。要聚焦“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以“开足上好”体育课为基本标尺,巩固体育教学课堂主渠道作用。以生动有趣、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体育课为抓手,满足青少年个性化的体育需要,引导青少牢固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使投身体育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追求,以自觉体育实践形塑自身体育精神。
2.1.2 深挖体育课程资源优势,加快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育课程中的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特征表明体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显示出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所独有的德育资源优势。这些德育元素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而且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发挥体育课程思政意志培养、精神塑造的德育作用,通过拓展体育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结合,是学校体育发挥以体育人主阵地作用的必由之路。还要注重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和体育风尚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厚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顽强拼搏的信念,锤炼青少年体育意志,培育崇高体育道德。
2.1.3 巩固体育文化主阵地建设,发挥“以文化人”浸润作用加强体育文化渗透,弘扬主流体育精神。在学校体育文化教育中,立足“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引导青少年树立中国体育文化自信。一方面,赓续优秀体育文化传统,充分挖掘我国传统运动项目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精髓,提炼其独特的精神实质,使中华体育精神“有根可循”,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体育精神的价值与功能。另一方面,立足新中国70年余年体育追梦长路,充分发掘重大体育赛事、优势项目的教育意义,以新时代大力弘扬“女排精神”为价值引领,营造良好的体育舆论氛围,激发青少年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学校体育教师在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为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从打造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体育师资队伍入手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有利于实现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的提质增效。
2.2.1 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学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传授青少年体育技能、塑造体育精神的人员保障,在学校中使体育活动所蕴含的精神道德品质得以充分表现,体育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此,要在校内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学教师队伍。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学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思政育人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播祖国至上、拼搏奉献的体育故事,有目的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意志和体育行为,从传授基本体育知识的“教书匠”转为塑造青少年体育精神的“大先生”。其次,要提高体育教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其持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锤炼过硬教学本领,熟练掌握教法学法,注重因材施教,解决体育教学中简单随意、不够科学的问题,持续巩固体育课堂在塑造青少年体育精神中的主阵地作用。
2.2.2 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体育训练教师队伍激发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的活力,同步提升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与体育教师教训水平,还需在学校中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体育训练教师队伍。一方面,大力拓展“名师”来源渠道,丰富学校体育训练教师队伍构成。学校要利用好政府购买体育教育服务等形式,积极接纳通过相关教学培训、掌握一定教育方法的优秀退役教练员、运动员进学校,使学生享有专业性、全面化的技能指导。另一方面,发掘体育精神“素材”,充分发挥“榜样”力量。优秀退役教练员、运动员自身的职业经历蕴含着丰厚的体育励志故事和崇高的体育精神,因此,学校既要发挥体育训练教师体育专业技能传授、锻炼指导的作用,还要使这些体育训练教师不失时机地对青少年进行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传授教导,以自身力量感召青少年激发体育参与兴趣,促进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育与体育精神塑造的联结互通。
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中,未能形成有效的校园体育竞赛体制、机制和组织方式,大部分青少年很少有能亲身参与体育竞赛、感受体育魅力的机会,体育参与动机低,是使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缺失的实践归因。因此,学校体育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学改革核心,建立青少年体育锻炼体系、体育训练体系、体育竞赛体系三大体系,全面拓宽青少年体育参与渠道,达成对青少年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重塑造的统一。
2.3.1 构建体教深度融合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提高运动能力,“教会”是基础。学校要构建体教深度融合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根据青少年体质有机地制订训练计划,使青少年在体育训练中增强体质、锤炼品质、塑造人格。一方面,立足“教会”基础环节,转变“只训不教”的传统做法,培养全体青少年运动能力。对于不适合从事较高强度体育训练的青少年,要落脚于教授基本运动技能,从简单的技能训练抓起,调动青少年的运动潜能,让每个青少年至少掌握1项体育技能。另一方面,促进由“教会”到“教好”的转变,抓住重点项目开展精英化训练。针对部分有体育天赋的青少年,要鼓励其发展体育特长,通过定期选拔集训、组织训练营地活动等形式,强化专项运动技能。
2.3.2 构建覆盖课内课外的青少年体育锻炼体系养成健康行为,“勤练”是保障。学校要构建覆盖课内外的青少年体育锻炼体系,健全青少年体育锻炼制度。体育锻炼体系要围绕“勤练”提升环节,坚持面向人人,逐步扩大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规模。要将青少年的课内外体育锻炼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与课程规划内的体育课相结合,保障青少年每天校内、校外各1h的体育锻炼时间;落实大课间体育制度,中小学每天统一安排30min的大课间体育锻炼,要以促进青少年健康生活行为养成为宗旨,使体育作业流行起来。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让体育锻炼成为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夯实青少年的健康基础。
2.3.3 构建体制机制成熟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培育体育品德,“常赛”是关键。只有组织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才能够实现体育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的目标。学校要构建体制机制成熟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扭住“常赛”深化环节,探索以赛代练新模式。首先,校内体育比赛要做到面向全体青少年、开展全员参与,用好用活校园运动会,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够至少参加1次体育竞赛,感受意志的比拼、精神的对垒。其次,可以因地制宜借鉴“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出国交流比赛”为一体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校园联赛制度。最后,要注重“以赛促培”,突出体育赛事的文化功能,使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体育精神内涵的认识和领悟。
当前,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缺失的现状不仅折射出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短板,也反映出如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家庭、社会力量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为此,学校要确保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的主体作用发挥,协同政府、社会、家庭凝聚四方协作的联动作用,全方位形成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的教育合力。
2.4.1 政校互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体育进高考的新高考背景下,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体育要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督导下,用好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把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情况、体质健康情况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等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青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和规范体育运动项目考核和学业水平考试,依靠制度统领使青少年适度地感受到参与体育锻炼紧迫感。同时,可以邀请文体局等政府部门中具有丰富体育教育经验的人员以作报告、参与论坛等形式进校园,培养青少年与时俱进的体育发展观。
2.4.2 校社共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学校体育要拓展“社会办体育”方式,充分汇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青少年体育精神的塑造工作。一是建立社会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助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配齐体育教材和教学装备,解决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青少年体育活动积极性的现实问题。二是通过产学融合方式,联合体育企业构建产学研平台,利用寒暑假开展体育研学活动,使青少年亲身感受体育科技发展动态前沿。三是提升社会体育的外展平台作用,深化“学校+协会”模式,保障青少年享有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体育赛事资源的权益。四是提升社会体育的价值转化作用,深刻把握“全民健身”战略发展的重大时机,鼓励青少年在寒暑假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将科学运动的知识转化科学运动的本领和能力。
2.4.3 家校互通,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作用。要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首要工作是扭转部分家长的体育教育观念。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和体育观,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念,使其认识到青少年体育参与的重要意义。其次,引导家长支持并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动员和鼓励家长陪同学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发挥家庭模范的带头作用。还可以通过家校互动课堂、互联网、全民健身培训等渠道使家长与学生同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帮助青少年在家庭空间内通过简单器械、徒手动作等完成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与锻炼,在体育生活化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青少年的体育精神塑造。
体育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切地影响着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动机与行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不仅切实关系着青少年的自身发展,也是对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切回应。为此,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要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把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工作融入为国育才全局,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位一体”学校体育要求动员令下,多管齐下发挥多方协同育人作用,提升育人聚力效率,狠抓学校体育事业薄弱环节,补齐体育教育短板掣肘,“千方百计”做好青少年体育精神塑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