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成,季 浏
(1.西藏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2.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2019年10月9日—11日,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教育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承办的2019年上海市“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论坛暨全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院长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毛丽娟,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勤、副院长王兴放,中国武术九段王培锟教授、邱丕相教授,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体育文化研究所所长李重申教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研究发展部主任王立峰,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分社社长范峰,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盛、研究生处处长唐炎,中国武术九段蔡仲林教授、虞定海教授、刘同为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崔乐泉研究员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勤主持,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等60余所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院系的学者、博士生、硕士生2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走进新时代的中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涉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文化、教育、传播、竞技、健康产业、战略研究等专题。论坛邀请了上海体育学院教授、中国武术九段邱丕相,深圳大学体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小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崔乐泉,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分社社长范峰分别作了题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思考》《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与实践》《关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若干问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金课金教材建设》的报告。大会一共录用论文225篇,其中专题报告86篇、墙报交流139篇。
加强对武术历史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武术发展的来龙去脉,全面把握武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1]。北京体育大学张维凯等人基于组织和共同体的视角,指出武术的生存空间基本上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自由性的“共同体”形式和功能性的“组织”形式,且武术的生存空间现象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契合,主要表现在武术的生存空间符合场域的空间性、关系性、自主性和斗争性特征;武术作为资本构成了武术场域的发展核心;不同的场域形成了不同的权力、位置和惯习;场域理论有助于武术文化发展机制的探索;场域理论有助于武术文化发展逻辑的揭示。扬州大学尹玉彰等人基于口述史方法对武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口述史研究模式可分为以实际操作、整理归纳为主的“实践型”和以探索规律、形成规范为主的“理论型”两大类。基于两种口述史研究模式,梳理武术口述史文献,旨在推进武术口述史研究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武术史研究者。
苏州大学曹敏敏对新中国成立后沛县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解析,认为沛县武术发展经历了交融期、鼎盛期、衰落期、恢复期四个阶段。沛县武术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由求生到健身的转变昭示着传统武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沛县武术应当立足传统,积极创新,充分坚定文化自信,开拓特色传统武术道路。北京体育大学黄鹂等人对近代以来武术传承的应然选择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究,面对武术的整体传承困扰、文化革新异化、文化安全危机问题,提出明确武术社会定位、树立动态传承观,维持传承可持续性、关注传承的整体性,构建传承系统规范、理性对待传承与创新,推动武术有序管理的当代武术传承应对策略。杭州师范大学李吉远对明代中、日、朝刀剑武艺交流进行研究,指出从文献资料及明代武术发展的史实来看,明代武术对外交流不但频繁,而且对促进中外武艺的交流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历史启迪:各国武艺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才会有创新与发展。此外,桂林旅游学院唐志云、上海体育学院黄毅和辽宁师范大学苗福盛分别作了题为《中国传统武术之“气”的美学阐释》《论“哥老会”对巴渝武术发展的影响》《大连市五行通背拳的保护研究》的专题报告。
2019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等14部门联合印发《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2],该主要任务第七条弘扬武术文化中专门提及“充分发挥武术文化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增强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撑,为武术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3-4]。华东师范大学朱亚成对国家战略助推京津冀武术文化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武术文化发展带来重大政策利好;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客观上要求发挥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文化对提高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全民健身战略将有效刺激京津冀提供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供给、打造品牌赛事、加强武术之乡建设和推广武术段位制;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为京津冀武术文化发展创造条件;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京津冀武术文化发展注入活力,有利于促进京津冀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高区域影响力。上海体育学院李信厚对全球化视域下的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首先,价值衡度,观念引导,构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其次,政府民间两轮驱动,繁荣传统武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再次,增强文化认同,走出传统武术文化发展中的“囚徒困境”;最后,依托孔子学院平台用“新人文主义”占领世界体育文化话语体系高地。
苏州大学周春辉对“文化自信”视阈下传统武术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传统武术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实践依据;坚定“文化自信”立场是构建传统武术创新路径的“道路指向”;深思“文化自信”的意涵,是创设传统武术创新路径的基础保障;遵循“文化自信”理论守则,是构建传统武术创新发展路径的实践依据。传统武术必须重新审视,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传统武术创新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文化层面、武术现实应用层面、教育层面下传统武术发展创新路径。山东体育学院彭国强对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太极拳文化进行思考和探索,他认为:首先,太极拳文化研究过程中存在逻辑裂隙:“空中楼阁”式文化论述严重、“西方”式文化研究范式充斥、“为论而论”式研究心态泛滥;其次,应对太极拳文化主旨进行锚定:“反动与弱用”是太极拳文化的鲜明特点、“和谐自然”赋予太极拳文化的核心命脉、“术道融合”彰显太极拳文化的最高要义。广州体育学院孟田对岭南武术文化研究构想进行探究,提出一是区域:对岭南社会的文献整合;二是结构:岭南武术文化的解构;三是秩序:岭南武术文化的重构。此外,有学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武术发展和“高手在民间”俗语广为流传成因的质性以及北方武术文化的原始图景等内容进行了探究。
武术教育在当代武术传承、传播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5],同时对学校体育武术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和变革。哈尔滨体育学院翟苏妹等人对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教育发展进行思考,认为新时代对武术教育的新要求可概括为:在巨变中坚守民族精神,在传承中创新中华文化。武术教育应重塑“尚武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武术套路的攻防意识,去“体操化”和“舞蹈化”;坚持文武并重,树立文化自信;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武术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其创新发展。山东体育学院彭国强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思想进行辨析,提出回归武艺技击本质,重视武术文化教育;以学生需要为本位,重塑改革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打破学术泡沫;消除武术类别歧视,促进官民交流等策略。山西师范大学赵建强等人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审视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剖析现状背后的问题,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中小学武术教育融合途径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化中新等人对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与武术文化教育进行研究,指出武术教育能够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磨炼意志,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可以推动武术的发展,促进武术在学校的宣传、传承与发展,完善武术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丰富文化内涵。
上海体育学院刘冰对学校武德教育认识的几点误区进行了思考,一是对武德教育的认识误区;二是对“武术教学”与“体育教学”的认识误区;三是对武德教育“时效性”的认识误区;四是对武德教育承载于武术之“礼”的认识误区。认识误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武术教学实践与武术教育理论研究相脱节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对此,武德教育的研究应明晰武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认清体育教学与武术教学的异同,明晰武德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开展的具体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宋博等人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地图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认为课程地图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意义在于:一是充实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与实践;二是推进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三是提升本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构建方略:明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构建模式;完善课程地图构建过程的保障体系。此外,云南民族大学罗海斌对太极拳在印度高校推广现状及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
武术教学改革是为了推进武术更好地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之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切实提高武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6-7]。上海体育学院肖文霞对课程改革下武术“SPEM”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析,研究指出“SPEM课程”武术本土化教学模式探索在武术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5E自主探究学习法和“SPEM课程”历年所采用的知识单元学习内容为结合点,辅以情景化的身体活动和武术游戏,教给学生在课堂中反复参加的体力活动以及与武术技术动作相关的科学概念和运动技能的理解和认知,突出其注重知识学习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基于行为主义理论以竞技化技能教学为主的课程理念,更好地贯彻我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课改思想,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牡丹江师范学院杨丽等人对武术运动O2O(Online To Offline)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构建与应用进行研究,指出O2O这种线上线下的模式应用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在原有传统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构建,更好地实现武术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上海中西药大学王宾等人对大学公共体育“个性化”改革背景下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及改革启示进行研究,指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根据社会变革思考武术发展,创编适合大学生习练的拳法;开展个性化武术课程,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重视武德教育,将提升人的修养作为武术的目标。
广州体育学院胡成朋对地方高校武术教学产学研训一体化进行研究,指出产学研训一体化关系中“学”是核心、“训”是“学”的延伸、“产”“研”是“学”的内驱力,实施武术教学产学研训一体化教学对地方高校培养理念、培养质量、教师水平、资源发挥均有积极意义。天津体育学院翟燕星对新时代高校武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认为高校武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内容主要有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具有较高的武术专业素养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并能为社会主义和国家作贡献的武术人才;在教学内容方面,武术专业教学内容要秉承马克思主义原理,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教学主体方面,教师要做好武术专业学生的引路人;在教学方法方面,武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在教学评价方面,学校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对武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价值认同是中国武术传播的内在动力[8],武术传播作为武术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自从2007年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培养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6大研究分支之一后,获得了迅速发展。上海体育学院徐在贵基于2009—2018年CNK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对近十年武术传播研究进行回顾与评析。研究指出今后武术传播领域可以往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强国外武术受众调查研究;二是加强武术健康传播研究;三是加强武术入奥运研究;四是加强跨文化传播研究;五是加强武术与国家形象研究;六是加强武术教育研究。天津体育学院王少宁、杨祥全对间性语境下中国武术传播的跨文化进行深入思考,认为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如下:“互识互补、融合创新”的文化姿态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趋同求异、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多维立体”的整合传播策略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刘晰娟对“一带一路”倡议与武术国际化推广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当今社会武术国际化推广具有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大力推广给武术国际化推广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武术的国际化推广应尊重该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诸多问题,武术国际化推广应将武术文化、武术理论、武术教学、武术竞赛与武术服务相结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发挥武术的特色与优势,进行武术国际传播与区域文化交流创新。
山东体育学院李鲁昂、王美娟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武术的传播媒介出发,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武术的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进而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武术传播的具体形式。在培养高素质武术人才和建立武术产业传播平台的基础上,需将中国武术的文化定位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更好地展示出中国武术文化内涵,利用国家政策促进中国武术更好地传播。哈尔滨体育学院张宇程、付文礼对新形势背景下太极拳品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研究指出从彰显品牌个性,提高品牌认识度;树立品牌营销意识,加快品牌传播;品牌市场精准定位,深化品牌形象;注重品牌销售,促进品牌产业化;加强品牌管理建设,引进专业管理人才等角度出发,逐步提升人们对太极拳品牌的认知层次,满足新形势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健康质量的需求,营造全民健身的大健康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进一步加快太极拳品牌产业化进程,促进太极拳事业的蓬勃发展。
《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开篇指出“武术产业是以武术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和教育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和传承中华传播文化为主要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健身休闲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同时还提出“到2025年,武术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达到与体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水平。”浙江大学罗文晓、林小美基于《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从武术产业化发展角度对新时代武术价值实现路径进行思考,认为打造武术市场、推动产业集聚以推动武术经济价值实现;弘扬民族文化、推广世界武术以推动武术文化价值实现;聚焦群众健康、关注休闲武术以推动武术健身价值实现;构建赛事体系、培育表演市场以推动武术娱乐价值实现。浙江大学余沁芸、林小美对武术创意竞赛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进行研究,指出武术创意竞赛产业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力量、科学技术、本体认知和价值观念。在社会力量方面,以社会力量为主线实现产业链整合;在科学技术方面,以科技为手段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在本体认知方面,以内容创新为重点带动产业增长;在价值观念方面,以文化内涵为核心引领产业发展。
武汉体育学院王树粤、王岗对中国武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机制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认为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中国武术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导向标;产业的文化、经济双重属性是中国武术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共生基础;市场需求是改变中国武术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武术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要求。哈尔滨体育学院李世宏等人对大数据背景下散打赛事管理创新进行研究,提出“五位一体”的散打赛事管理创新策略,即从政策、理念、技术、人才和模式五个角度研究散打赛事管理创新路径。政策层面:相应深度融合的数据发展战略;理念层面:树立高效优质的赛事数据管理理念;技术层面:搭建共享开放的赛事网络管理平台;人才层面:构建选、育、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层面:创新协同合作的赛事部门管理模式。上海体育学院曾丽冰以武林风赛事为例,对社会性别视角下国内热门搏击赛事进行研究,认为以武林风为代表的搏击赛事,存在着不同角色的性别比例失衡、女性运动员重表演轻竞技、女性工作人员重吸引观众眼球、女性观众凑热闹为主等问题,应积极传播女性参与搏击赛事的信息、明确女性工作人员的工作定位、改善搏击赛事相关制度以及组织方式等。
武术技术由技击技、套路、功法等部分组成,是一个将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运动的特殊技术系统[9-10]。武术的技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武术发展和决定武术未来走向不可规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本质层面的武术技击,应加强对武术技击的研究,同时构建传统武术技击的新体系[11-12]。天津市北辰区沿河小学王信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义务教育阶段武术运动技能系统化构建进行了研究,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系统论知识,结合武术相关理论,遵循少儿身心发展特点,从武术运动技能目标、武术运动技能教学思维、武术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和武术运动技能教学形式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化构建。华东师范大学徐亚奎对中华武术独特的掷放技术进行解析,指出根据对抗时双方接触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手掷放、肘臀掷放、躯干掷放3类技术,掷放的本质是弹性碰撞。邯郸学院张自立通过对“后发先至”技术必然性和技术特点的分析,提炼出“后发先至”中的制胜核心技术为太极拳的“引进落空”技术,认为“引进落空”在古代武术发展历史中一脉相承。
成都体育学院李亚桥对现代武术散打中冲拳的技战术应用进行研究,对武术散打直拳的技战术进行系统总结,将其分为主动进攻、反击、迎击这三种主要技战术。邯郸学院胡云飞通过太极推手与中国式摔跤在技术视角下的对比分析,包括二者在不同的技术本质下展现出来的不同训练手段、技术风格的对比研究,对太极拳活步推手擂台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对大众关于“太极推手就是摔跤”的误解进行阐述。他认为太极推手的发展必须坚持高校学术化、科学化传承,坚持擂台实践,才能更好地坚持自己的技术体系,不断创新,走出困境,繁荣发展。广东科技学院蔡峰等人对传统武术技击体系构建的现代思路进行分析,认为传统武术技击的削弱缘于技击实用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弱化,传统武术“体育化”的发展规制,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嬗变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的变迁,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域外体育的冲击及同化。传统武术技击体系构建应把握安全性和技击性相结合原则、民族性和开放性相结合、全面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原则。此外,苏州大学袁家浩对传统武术技击属性的当代缺失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对标奥运会要求,完善规则、标准,力争武术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13]这是新时代国家对武术项目提出的明确要求和相应指示,即提高武术竞技水平,最终实现武术项目进奥运会的目标。全球化浪潮让民族传统体育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民族圈内。纵观世界各民族的体育项目,以国际推广与普及作为其发展目标的不在少数。同时,能否跻身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最直观的衡量标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如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而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仍在为这一目标努力,中国武术显然属于后者。集美大学李翔对中国武术套路的“武”与“舞”进行研究,认为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势必会顺应时代的需求并逐渐向传统武术回归。上海体育学院刘志豪就孝文帝改革对中国竞技武术发展的启示进行探究,指出推进武术更好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与逐步细化的过程,正确处理好武术套路与散打之间的关系,促进武术更健康的发展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武术应该进一步拓宽其社会功能面,突破技击的死守和过度的西方体育化,找到二者完美结合的权衡点,做到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以社会需求的变化为导向,最终完成武术的完美转型。
兰州理工大学杜治宏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太极拳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依靠“一带一路”倡议,将太极拳进行对外传播;研究太极拳近些年的发展,提出以下策略:太极拳研究应回归太极拳本身的技击与文化来谋求国际化发展;孔子学院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太极拳走出去,应加大对太极拳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不断举办大型太极拳赛事,推动太极拳良性发展。日本早稻田大学刘畅、郑卿元对竞技武术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研究,指出早在1930年代,日本的杂志、报纸中已经出现了关于中国武术的介绍和报道;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四式太极拳于1959年传入日本;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来华学习武术的日本爱好者增多;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些中国武术家访日进行武术传授,1987年,积极推广竞技武术在日本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的竞技武术人口达到7万余人,2019年竞技武术已经成为日本全国体育大会的公开竞技项目,武术在日本得到了广泛认可。总之,从竞技武术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竞技武术在日本的传播由来已久,历史悠远,并逐渐得到日本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接受。日本早稻田大学郑卿元等人对跆拳道的形成与外来武术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在竞技化的过程中,新的踢法、腿法等技术愈发被重视,这些都使得跆拳道从一种受到外界武术很大影响的技击逐渐变为一种“韩国化”的技击术(当今韩国称之为“武艺体育”,bugei sport)。
2018年1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14]联合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基本原则第二条“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中专门提到“努力肩负起我国优秀体育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这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5-16]。辽宁师范大学苗治文、来敏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自信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文化融合碰撞中创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基础;国家制度支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最大保障;文化精神自觉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回归。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周惠新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战略进行研究,建议从文化他者到文化自觉,重视人在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中的主体地位;从宣传意识到传播意识,凸显品牌意识在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中的载体作用;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介,发挥“融媒体”在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中的喉舌功能,三者共同促进良好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武汉体育学院雷学会、龙行年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若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实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展过程中,理应以满足人民需求,服务社会发展,助推国家建设以及维护民族和谐与文化多样性为最高要求,并尝试构建起具有中华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体系。
深圳大学赵刚基于“三生空间”与“文化互惠”双重视角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研究认为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体育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三生”空间已经解构,在“经济”“人口”“群体”“文化”等方面失去了“原生态”条件,历史与现实产生明显的文化堕距。加之行政管理方面的一些疏漏与缺失,使得一些体育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现实困难。“三生”空间与“文化互惠”应该成为体育非遗可持续发展考虑的重要因素,体育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与时俱进,满足当下社会所需,并指向未来发展的需求。河南理工大学王柏利从民族学的视角,运用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揭示其运行规律,挖掘其存在的时代价值,还对丰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有重要意义。牡丹江师范学院袁晴、刘传勤对文化强国建设中“珍珠球”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指出珍珠球是满族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浓厚的满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珍珠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与传承中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拓展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和推动民族竞技体育的发展。此外,湖北民族大学朱欢基于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对湖北利川体育非遗“肉连响”百年的传承流变进行了探究。
《指导意见》开篇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民族人民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能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苏州大学王若霖对健康中国背景下健身气功的价值与发展进行探究,研究指出健身气功有利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了重点人群的健身活动,加强了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健身气功将由专业带动业余,由国内趋向国外发展。山西师范大学李芳丽等人对“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推广路径进行研究,指出影响传统养生功法推广的因素如下:对传统养生功法的误解、对养生年龄的误导、生活节奏的加速、西方运动的冲击等。上海体育学院丁省伟对医疗导引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考探,发现医疗导引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内涵与形式不断得到丰富,新世纪以来成为健身气功和中医康复学的重要内容,得到不断发展。他以“却病八则”为例进行剖析,发现其具有以祛病为本、以三调为法、以全面为则的功法特点,并对其功法内容和祛病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上海体育学院宋亚佩等人对“十六段锦”功法源流、特点与编创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十六段锦”功法动作的简易化、标准化与科学化,丰富我国传统养生功法的练习套路,这有利于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展,减少医疗负担等。上海体育学院张泽平从健身气功对心理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得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抑郁、焦虑、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其他健身气功法还需要进一步在大样本中验证其有效性。西北师范大学翟世泽对哈萨克族的“叼羊”与“刁羊”进行探究,对“叼羊”运动特点与“叼”“刁”二字的字源学进行分析。根据传播学理论,一种文化在传播过程,其命名是人们对其认知的第一印象,未见过此种文化的人通常会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种文化,当字面意思与文化的本质不符时便会产生对这种文化的误解。为了使这一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悠久的传承,作者认为此项运动项目的名字应该最终确定为“刁羊”。华东师范大学张旭林基于课程论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困境进行分析,认为开课率低且项目单一、教师课程开发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缺少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缺乏开展校本课程意识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偏低是影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因素。此外,上海体育学院丁省伟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
2019年上海市“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生论坛是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会议。此次论坛融“学”与“教”为一体,“领风气之先、立时代潮头”,展现出“走进新时代的中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新气象、新品格、新境界;提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遵循,努力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使爱国主义成为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