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云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在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性思维是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1]。小学生受到年龄限制,感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敢于提问,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其理性思维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撕开瓦楞纸板,发现里面由三层组成,中间一层是将一张纸做成了许多连续的小拱形。教师提问:“为什么瓦楞纸的中间要做成小拱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生陷入了沉思。教师追问:“如果把瓦楞纸的中间做成别的形状可以吗?与同样厚度的平板纸比起来,瓦楞纸有什么优点?”学生纷纷猜测:“形状的改变能加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开展实验,通过测量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的抗弯曲能力,学生知道了“形状的改变”是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之一,把瓦楞纸的中间做成小拱形不仅可以提高其抗弯曲能力,还可以节省材料。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做出猜测—收集证据—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形成概念”的过程,思维十分活跃,理性思维自然得到了发展,进而促进了科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为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佳途径。解决了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从根本上使学生获得探究真知的满足感,从而全面推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比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在讲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出现的变化特征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质疑:“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大家有没有不同看法?你能提出一些其他的观点吗?”有的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种子萌发后都是这样变化的呢?有没有例外的种子?”又有学生提出:“我看到过地瓜萌发后不是这样变化的。”“芋头发芽后也不是这样变化的。”接着,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对“种子”的探究,迁移到了对“植物繁殖方式”的探究。教师应鼓励这种形式的质疑,让学生明白,勇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是探究真知的前提。
引导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是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将问题由繁化简,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教学“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非洲大草原上野生动物的视频,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了物种的多样性。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学生产生了许多疑问:“为什么视频中的许多动物在我们身边看不到?这些动物会攻击人类吗?这些动物都是如何生存的?”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学内容,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实践性是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之一,而实验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动手操作时如何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完成实验课题,思考实验中的每个步骤,都可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究逐步深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实验的细节,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针对细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比如,在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二)”一课时,笔者为各实验小组准备了不同的铁芯、线圈和电池,当各实验小组将铁芯插入线圈中并打开开关后,有的小组的电磁铁吸附的回形针多,有的小组的电磁铁吸附的回形针少;断开开关后,有的小组吸附在电磁铁上的回形针掉落下来,有的小组吸附在电磁铁上的回形针没有全部掉下来。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了许多疑问:“各实验小组的铁芯有什么不同?线圈有什么不同?电池数量有什么差异?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材料?为什么断开电流后有些小组的电磁铁磁力消失了,而有的小组的电磁铁磁力没有消失?要制作强力电磁铁,该选择怎样的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实验材料进行比较观察,使学生明白了制作电磁铁的铁芯只能选择软铁,而不能用钢,因为软铁消磁较快,所以在断电后,磁性就很快消失了。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一个强力电磁铁。学生一边讨论,一边选择材料,很快制成了强力电磁铁。
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有意义的思考。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相同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提出的问题也就呈现多样化。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培养。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在教学“运动与摩擦力”时,针对题目,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物体如果静止不动还会有摩擦力吗?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实现零摩擦力吗?摩擦力的方向是保持不变的吗?”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对其表示肯定,让学生保持一定的科学探究兴趣。教师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并在课堂实践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对科学学科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提问,并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又如,在教学“光的传播”一课时,学生感到较难理解的问题是:“光如何在介质中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有何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对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进行观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学生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有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有趣的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一些小学生比较腼腆,不善于提问,此时,教师就要借助科学知识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提问。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新知,使学生更好地形成创新思维及问题意识。
比如,在教学“蚯蚓的选择”一课时,教师可以出示有趣的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它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打一个小动物)”谜语提出后,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此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看看谁能最快猜出谜底。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激烈讨论,不一会儿就纷纷说出谜底。由此教师可以引出课题——“蚯蚓的选择”,再结合课堂反应情况,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提问,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资源,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其核心素养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