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1-11-22 17:51卓玉红
名师在线 2021年1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能力语文

卓玉红

引 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涉及面广,涵盖的知识点丰富。而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课堂上接触不了的知识。因此,要想让学生获取大量的语文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开阔视野,阅读是最有效的途径[1]。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精细而深入的阅读,将文本中静止的文化符号转化为语言信息。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结果,也要让学生知道如何产生结果,这样才会带给学生心灵上的触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得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阅读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们的阅读能力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阅读量都比较大,因此,他们的视野非常广阔,知识储备较多,思维也更发散,所以,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其次,广泛的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做到成竹在胸、信手拈来,而不会觉得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简而言之,对小学生来说,无论课本还是课外读物,都能够增长知识,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中很容易找到榜样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作用是巨大的。

最后,阅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比如,数学题目基本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里面包含的数量关系、复杂的逻辑关系,以及出题者的目的和要求等,学生都要通过阅读文字来理解。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较强的理解能力,以及较快的阅读速度,就不能快速精准地审题,也就不能准确解答[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手段比较单一,无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其次,有的教师因为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落实。部分语文教师会采用学生阅读或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展开具体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可以从学校课程的设置及阅读时间的安排上看出。很多学校在这一方面的落实都是走马观花、形式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重视,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也是一种常态。最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在课堂教学中,阅读所占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要将教学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忽视了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和阅读[3]。此外,部分语文教师反映教学任务比较重,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也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不足,必须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阅读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和鼓励学生把视线转移到课外,在课外阅读的广阔空间自由阅读。

例如,《我不能失信》这一课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学习完课本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适时延伸到其他名人故事,带领学生感受名人风采,让学生既感受到名人的人格魅力,又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主要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整修住宅的过程。作者通过对蟋蟀长时间的观察,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感情,对蟋蟀的生活进行了细致描写。学完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拓展到《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让他们了解其他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感受法布尔以人文情怀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昆虫世界的奥妙,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情感。

(二)提供多种阅读平台

1.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分享和读书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针对书中某一情节设置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4]。比如,在学生读完了《草房子》这部儿童读物后,教师为学生设置交流讨论的问题:“五个孩子中,你更喜欢哪个孩子?说出你喜欢他的理由。”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使他们在讨论和交流中,感受五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通过阅读活动,学生既能锻炼表达能力,又能加深对所读书目的理解。

2.设立图书角推荐好书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互换或募捐的形式打造流动的图书角,学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放入图书角,也可以和同学分享。这样不仅节约了资源,扩展了图书的数量,也能够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读到更多高质量的书籍。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认真的阅读态度,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和字,要及时查阅字典,做好笔记。又如,阅读一篇文章前,学生要通过浏览,对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掌握一些阅读方法,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当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教师再进行具体的阅读活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使学生逐步养成提前阅读的习惯。

(四)营造群体阅读氛围

营造群体阅读氛围能够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并积极地表现自我。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阅读任务,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观点。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独立理解文本的能力,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泸定桥地势险要,可为什么敌人会拆掉桥上的木板,而不是直接把桥炸掉?”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就会明白,敌人之所以只拆掉木板,是因为他们觉得红军是不可能仅凭吊索就通过泸定桥的,因为对岸不仅有重兵把守,而且河流湍急,岸边也是悬崖峭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能够凸显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能进一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结 语

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基础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上,看重学生的终身发展。海量有益的阅读,如同甜美的甘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终身受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阅读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而学生要在掌握阅读方法之后学以致用,通过交流、探讨来取长补短,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能力语文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