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荷芳
习作评改是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往往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从字、词、标点,到句、段、结构,再到文章的选材、立意,都要一一进行评改[1]。教师用这样的评改方式评改学生的习作,学生往往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到习作评价结果。评价反馈滞后会导致学生的习作热情在漫长的等待中逐渐冷却。教师花费了很多精力批改习作,学生却不领情。学生拿到教师精批细改过的习作,往往只看一眼成绩,就将其束之高阁。教师与学生没有有效的交流、反馈,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批改,导致习作水平难以有效提高。因此,优化习作评改方法势在必行,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批改学生习作,顾名思义,既要批又要改。批,是了解习作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写得更好;改,就是修改不恰当的地方,让习作变得更加精彩。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作的习惯,笔者在评改习作时,会精心选择部分优秀习作,或具有“典型问题”的习作,组织学生集体评改,并将评改方法教给学生[2]。一读,了解本篇习作的主要内容;二读,圈画出习作中的好词好句,找出习作中的错别字和有语病的句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注;三读,边读边评改,并写上合适的眉批;四读,再次整体感知,有针对性地写上总评,以表扬、鼓励为主。评改时教师应先评优点,找出写得好的方面,组织学生集体赏析、学习;再评不足,提出可以修改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修改,并通过集体评改的方式,让学生从示范评改中再次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和要求,学会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为学生自主修改习作打下基础[3]。
由于学生在习作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习作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此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当面与学生交谈,及时地点拨、辅导学生修改作文,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更好地弥补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叶圣陶说:“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因此,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习作,努力寻找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使用恰当的词语、一句形象生动的语句、一句巧妙的过渡……都是表扬的切入点。教师甚至可以适当放大学生习作中的亮点,用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赏析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在表扬与鼓励中增强自信心,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4]。
在评改学生习作时,教师要尽可能与学生面对面地交谈、商讨、评改。因为面批是学生与教师对话最直接的体现。面批的内容应广泛,具体到字、词、句、篇,甚至标点符号、习作的结构。除了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事等方面进行引导,与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
《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文评价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平时作文基础薄弱,对写作存在畏惧感的学生,教师应多赏析他们在习作中的优点和进步之处,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对于平时作文写得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适当提高习作要求,从整体上提高写作水平[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因此,对于学生自己已经修改过的作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比如,完成习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作文读给好朋友听,让他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和同桌交换,再分别给对方提出修改意见[6]。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对性格开朗的学生,教师可放手让他们自由合作;对性格比较腼腆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他们与好朋友或者优秀的学生换读作文,共同评议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修改。例如,写读后感的习作训练:“选择一本最喜欢的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见解”。读后感这一习作形式一直是写作学习的难点。在教给学生相应的写作方法后,笔者让学生两人同读一本书,边读边交流阅读的心得。完成读后感写作后,两人交换习作,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因为有了前面的共同阅读经历,所以学生提出的意见中肯、实用。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写读后感的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阅读效果。
这样指导学生互相评改,既能让学生取长补短,拓宽写作思路,又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开阔学生视野,还能让学生在互评、修改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进友谊。慢慢地,学生自然对作文评改充满浓厚的兴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拿回家中大声读给家长听,让家长听后和自己一起评议,提出修改建议。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描写亲情的习作,如“我的一家”“家务劳动”“走亲戚”“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说说我的名字”“我和妈妈(爸爸)____ ”;或关于节假日活动的作文,如妇女节、中秋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春节等,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相关习作,请家长读一读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可以回家先与爸爸妈妈聊天,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特定的意思及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与家长对话,学生丰富了第一手材料,写起来也饶有兴趣。这样的交流、评改不仅温馨,而且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长辈对自己的美好祝愿。
家长参与评改习作,既可以集思广益,拓展思路,提高修改质量,又可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使家长和教师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
教师可以在班内搭建学生展示习作的舞台,比如,在班中专门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和学生评改优秀的习作,让学生互动阅读,多元评价。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精心修改的优秀习作向学校的《荆溪浪花报》《缤纷校园报》、“星星火炬”广播和教育网站的《学生习作》专栏投递,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展示自己的优秀习作,接受全方位的评价。这样一来,习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能让学生体会习作的快乐。这种成功的愉悦会激发、维持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让学生爱上写作,自觉提高习作能力。
“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评改学生习作,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用激情去点燃学生的热情,使作文评改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求,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习作评改的乐趣,掌握习作评改的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