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重要内容。高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要尊重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规律,切实做好教学指导工作。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阅读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文本理解不透彻、文本内容记忆不深刻,等等。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置,通过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以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高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划分文章段落和总结中心思想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完成对内容的深度思考[2]。问题一:通读课文,根据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将文章划分成五部分。这一问题的设置在于帮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过程中快速了解文章的内容,使其基于自身以往的阅读经验将文本阅读的内容划分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学生划分的过程中,教师可点明原文可以划分出五个部分,以此帮助学生快速地划分段落。问题二:提炼中心思想。划分段落必然有划分的依据,而划分依据就是中心思想。在指导学生提炼中心思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其他几个部分的段意是什么。学生在提取中心思想时必然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对划分的段落进行提炼、加工,最终得出正确的中心思想,从而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总之,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阅读实际,教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实现学生深度思考的阅读指导目标。
语文阅读的材料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实现情感的融入,因此很多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一知半解[3]。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在阅读中将素材内容转换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小学生在探索中完成阅读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以《桥》为例,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普通的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将阅读的文本转化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比如,第三段写了村庄惊醒了,人们的慌张无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在当时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然后让每个小组结合自己的理解设计出不同的场景。部分小组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慌张的局面,有的小组则用文字的方式描述慌张的场景,每个小组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了慌张的情景,自然也会对事件的后续发展有所理解。比如,面对慌张的情况,老汉喊话“党员排在后面”;而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以后,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4]。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与探究,学生自然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也更好地体会了文本所表现出的精神。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高年级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需要学习和积累的内容较多,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单纯依靠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阅读资源的魅力[5]。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观察、探索,在阅读中将文本内容进行分解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以《夏天里的成长》为例,这篇文章教学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教师单纯从文字理解的角度出发对文章内容进行教学,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学会观察、探索与求知。比如,第二自然段写了豆棚瓜架上的绿蔓、竹子林、高粱地,以及鲜花和果实,小猫小狗长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现象是否符合夏天成长的规律,是否在以往的生活中观察过这些事物,以此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6]。比如,有的学生提出自己在夏天曾经观察到小狗小猫的成长,有的学生提出自己在老家看到过绿蔓一天长出几寸,有的学生提出自己曾经写过类似的主题作文,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日常观察与积累的一部分,通过阅读文本与自身积累的结合进一步探索求知,这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快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观察与探索,将语文阅读的文本内容转换为自身学习的一部分,真正在阅读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拓展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将自身掌握的内容融入学习中,在课外阅读中进行积极的探索,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有效方式[7]。高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进行课外阅读的渗透,积极锻炼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索能力和理解力。比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利用习作课进行课外资料的补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范文素材和写作素材;在口语交际课提供课外阅读资料的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口语交际学习的重点内容。还有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等板块,教师都可以进行课外资料的拓展,从而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课外阅读是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各种便利,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并据此进行问题的设置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实现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探索出符合小学生发展实际的语文阅读学习模式,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