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强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教育管理中心 广东 东莞 523500)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作品数量少,整个小学阶段只有10多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将小说作品与一般的记叙文教学混淆,教学设计没突出小说的文体特点。往往忽略了小说中最为重要的布局谋篇、人物塑造、情节线索、语言表达、手法运用等特征。在开展小说教学时文本解读角度单一,教学选点不准确,教学策略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
下面以一位教师所撰写《桥》教学设计为例,呈现教师在小说教学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文本的解读角度单一。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这篇小说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老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老汉以自己的威信,沉着冷静指挥村民逃生。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座不朽的桥梁。[1]
从教师的教材分析中可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角度单一,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书,文本的解读仅局限于文本的内容情节,人物形象塑造。却没有从小说的布局谋篇,情节线索,语言特点,精妙伏笔,画面呈现等角度进行解读。
1.2 教学选点不准确。教学设计理念:根据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自读自悟"这一要求,引导学生将"读、想、说、写"有机地结合。围绕"老汉在指挥村民逃生的过程中,文中体现的是一个怎样的老汉?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描写老汉的特点的?"展开教学。先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找句子划词语,初步感悟老汉的光辉形象,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最能突出老汉形象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品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走进老汉的内心世界,谈感受,从而体会老汉的品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掌握作者是通过抓住老汉的神态、语言、动作突出老汉的特点。同时还把这种写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以作业的形式进行练笔。
从教学设计理念可见,教学选点不够准确,没有理清课文内容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教师跟着文本内容跑的现象比较严重,被课文的显性情节及人物形象所束缚。教师在课堂上浓墨重笔地围绕老汉的形象进行教学,并没有关注小说的语言形式,也没有在小说的立意角度、章法特点、文字表达、表现手法、情节设置等进行选点教学。
1.3 教学策略不到位。教学过程:其一找出直接描写老汉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并进行品读,感悟老汉具有沉着冷静、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形象特点;其二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升华感情;其三进行读写结合,开展小练笔训练。小练笔的题目是这样的:祭奠那天,老汉的墓前,齐刷刷地跪了一片。悲痛欲绝的老太太及乡亲们当时的神态怎样?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写一段话,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表达他们当时的思想感情。
从教学活动可见,教师所取用的教学策略不到位。在课堂上教师主要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找句子,读句子,品味人物的形象。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品读句子,跟着教师的思路跑,猜测着教师想要的答案。同时也灌输了一些概念性的写作知识,如:抓住老汉的神态、语言、动作突出老汉的特点等。教师却没有引领学生对《桥》这篇小说的布局谋篇,情节线索,语言特点,精妙伏笔,画面呈现等精妙之处开展审美及品析活动。没有充分地挖掘、利用教材,设计相应的学习实践活动。而小练笔的设计也走进了死胡同,为练而练,没有站在学生获得语言运用能力的角度构思练笔的内容。这个练笔设计让学生沿着情感的路线走,结果学生只会写一些隔靴搔痒的句子,对于学生审美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没有实在的作用。
2.1 教师语文课程的意识不强,混淆了课程内容与课文内容的关系,以课文内容代替课程内容,教学时被课文内容所束缚。
2.2 教师对文本理解较浅,解读不深、角度狭窄。没有站在小说的角度进行解读,在"教什么"的问题上选点不准确。
2.3 教师还没有从强调概念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这一误区走出来。导致课堂教学上教师牵引过多,学生实践学习的活动较少。
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美感。而小说作为教材,这些特点正是教学的选点所在,教学时要选取小说中最为精致、最为厚实的部分进行细读品析。现以《桥》为例,探讨小说教学的选点与策略。
3.1 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是最为显性的,最让教师不能舍弃的当属这个板块。然而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在于让学生只了解人物的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领悟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取用的手段及方法并尝试运用。《桥》这篇微型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时取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而最为厚实的就是语言描写,特别是短句、短段的运用,老汉语言短促,铿锵有力。教学时教师要节选这些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设计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品读活动。如个别读、比赛读、变换句式读、亲临其境地读等。在美美的品读中揣摩人物的形象。也可以以人物评析为教学的着力点,引导学生对"老汉"的形象进行评析,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2 情节结构。情节扣人心弦,波澜生动,是小说的魅力所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品析其情节结构的精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语文教学活动。《桥》这篇小说多次写了洪水上涨,其作用不仅仅是让读者感受当时灾情的危急。洪水上涨是作者巧妙的设计,这是小说的线索,也是小说的情节与层次。教学时,可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在文中节选几个描写洪水的句子吗?这些句子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提取描写洪水上涨的句子,教师将描写洪水上涨的句子罗列出来,组成一段,进行细致的品读并探讨洪水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这样学生对小说的层次就清晰了,学生不仅感受到灾情的危急,同时也了解到作者如何巧用洪水体现小说的情节线索。
3.3 巧设伏笔。小说能引人入胜,巧妙伏笔的设置功不可没。"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是这篇小说最为精妙的一次伏笔。教学时,不应只着眼于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要被句子的内容掩盖了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教学时要着眼于文章的全局,这是与小说最后写到桥被洪水冲垮紧密相关的。最为隐秘的一次伏笔,是"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教学时,我们也不应只着眼于老汉的铁面无私,这是小说里人物关系的细腻描写,与小说最后揭示人物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作者这样巧妙的伏笔必须让学生有所认识,体会其中的关系,教学时就要站在全文的高度去引领学生感悟和品析。
3.4 照应与悬念。一"揪"一"推"相照应,悲凄祭奠释悬念。《桥》在照应及悬念设置上的处理可谓精妙。"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揪"与"推"描写细腻,不仅仅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更是作者巧妙地使用了"照应"的写作方法,这一写作技法很值得引领学生进行品析。洪水退后,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小说到此戛然而止,读者才恍然大悟,作者将悬念设置在最后,可谓精妙。那如何引导学生去品析呢?笔者认为品析悬念的设置最好放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初读课文后,可提问:老汉与小伙子是怎样的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谈谈你的感受?当然教师也要做好预设,结合小说中"照应"部分适时进行点拨。
3.5 语言表达。《桥》篇这小说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大量使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的气氛。而且画面感极强,几乎每一个句子都是画面描写。[2]教师教学时往往注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而忽略了语言的形式。其实内容与形式是密不可分割的,在品析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也要关注其语言的表达方式。在品析语言形式的时候,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由内容着手去品析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并迁移学习,以小练笔为切入点,迁移运用。如让学生仿照小说的语言短促有力,画面感强的特点,仿写一段天灾发生的情境,写出人们面对天灾那种恐惧与无奈及抢险救灾的战士奋不顾身。这样的小练笔才贴近该小说的语言特点,这样练习更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1 审美氛围的营造。小说课堂教学中审美氛围的营造,需要突出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显现出活动设计的美感。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美美地读、美美地析、美美地品、美美地写。二是显现出教师语言表达的美感。很多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除了碎问以外好像没有别的里外办法,基本上是在用"家常话""教"小说,把小说的"妙味""美味"抛诸脑后。比如《桥》的阅读欣赏,教师在研读课文时可以运用多种文学语言:人物、环境、场境、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话描写、衬托......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地使用,于学生面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4.2 重视课堂实践。小说作品的教学,像任何作品阅读教学一样,都需要重视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学生阅读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是学生集体参与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同一时间段中经受训练,训练的形式变化有致,突出学生读写技能的训练,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品鉴作小说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技能。在课堂中进行小说教学必须要做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的情感,体会小说情节推进的巧妙,同时又要带领学生跳出文本,感悟作者写作小说的技法,布局的精妙。
在小说教学中要做到选点准确,策略得当。要从小说的角度解读课文,根据该小说的特点引领学生开展品析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的学习实践要充实,同时紧扣训练的着力点。这样才能上出小说教学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