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胡振禹 刘宝亮
不同身体锻炼等级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度对比研究*
王 鹏 胡振禹 刘宝亮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通过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在学期间的流动儿童的身体锻炼情况和社会融合度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检验不同身体锻炼等级运动量的流动儿童对社会融合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度总体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在四个子维度中,环境融合度最高,其次是心理融合度和学习融合度,人际融合度最低;大运动量的身体锻炼等级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度总体高于小运动量身体锻炼等级流动儿童,主要体现在人际融合度和心理融合度上,说明提高体育活动量对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有积极作用。建议增加在学的流动儿童体育活动参与,帮助提高流动儿童社会融合,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身体锻炼;等级;流动儿童;社会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推进我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在于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因此未来一段时期会加快流动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不断增长的趋势[1]。对于流动人口和谐适应融入社会是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2016年“80后”流动人口已达到64.7%,成为流动人口中的主力军。对于流动人员的子女(以下称为流动儿童),目前学者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研究大多沿用的是成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范式,有在情感、行为、心理等个体适应的融合,也有经济、制度、社会关系、文化、等社会层面维度融合,还有在社区、学校等场域融合,呈现多维度多样性,其各方面的融合既有共同的表现特征,也各有特点和不同的作用机制,但是忽视了儿童的年龄和学习生活场域的个体特殊性。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教育学科相比,在提高和促进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及功能,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的体育活动运动量的状况,对他们的社会融合影响进行探讨,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流动儿童体育活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鉴于14周岁及以下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基本上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本文选取义务教育期内在学的(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做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年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特征,把流动儿童体育活动的范围确定在校内与校外方面:校内有学校组织的体育社团、体育类活动训练比赛、课间操等时间的体育娱乐;校外有体育类俱乐部培训(跆拳道、篮球、足球等培训)和家庭邻居等自发组织的体育类娱乐。数据来源为福州市区两所私立初中学校的初一和初二学生的调查。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回收率达100%,剔除个别是否流动儿童身份不明确的问卷,问卷有效率达99.5%,其中男生236人,女生162人,采集数据可真实反映调查流动儿童学生的状况。
表1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发放问卷(份)回收问卷(份)回收率(%)男生占比(%)女生占比(%)有效问卷有效率(%) 40040010023659.316240.739899.5
选取流动儿童所处的学习生活的年龄段特征,把梁德清等人修订的身体锻炼等级量表(PARS-3)[2]和陈晨的研究成果《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问卷》结合在一起,采用课题组成员现场问卷说明解答,协助学生完成问卷填写。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表示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来的信任等的人际融合情况维度、展现个体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的心理融合情况维度、有体现个体努力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学习融合情况维度、有个体对环境的主观认识和体验的环境融合情况维度4个部分,量表的各分量表可以单独体现被测不同维度的适应情况,还有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内容,共有60项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按照各大类之间的倾向度进行五级赋值,如“老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我都会”,按照1、2、3、4、5来赋值“很不符合”“不太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很符合”的程度。数据经筛选整理后,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流动儿童的体育活动情况对社会融合的影响进行探讨。
本研究的总体社会融合度量表组成的各分量表可以单独体现被测不同维度的融合情况。通过对调查数据总体样本K-S检验及各维度U检验分析,总体样本K-S检验中Z值为0.115,P值大于0.05,总样本呈正态分布;其四维度U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四维度也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其四个子维度的环境融合度维度均值最高,而人际融合度维度均值最低,总体社会融合分数平均分为213.5220,标准差20.5421,总体社会融合度的维度均值为4.0954高于本问卷的理论维度平均值4,说明样本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度处在中等偏上水平[3]。
表2 流动儿童各维度融合及总体社会融合情况(N=398)
内容最大值最小值均值(M)标准差(SD)维度均值 人际融合度643547.25414.355653.8542 心理融合度893258.54368.054524.1021 学习融合度714559.89655.755224.0854 环境融合度623146.98784.654894.2531 总体社会融合度241130213.522020.54214.0954
近几年城镇化融合发展中,城镇建筑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等都在加速同化的融合过程,流动儿童对城市和乡镇的生态、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区别没有明显的观念排斥和界定,这对于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合中起到正向积极作用,因而环境融合度最高。
2.2.1流动儿童身体锻炼等级状况
表3 流动儿童身体锻炼等级状况(N=398)
年级性别样本数大运动量人数(%)中等运动量人数(%)小运动量人数(%) 初二年级男1126(5.36)31(27.68)75(66.94) 女1034(3.88)38(36.89)61(59.22) 合计21510(4.65)69(32.09)136(63.26) 初一年级男905(5.56)22(24.44)63(70.00) 女933(3.23)32(34.41)58(62.37) 合计1838(4.37)54(29.51)121(66.12) 总体 39818(4.52)123(30.90)257(64.57)
身体锻炼等级量表以流动儿童在学期间月份为时间段,等级的评定分值运动量以参加体育的强度、运动时间、频率3个为变量(运动量=强度×频率×时间)[4],强度和频率按1至5等级,分别记1、2、3、4、5分,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按15分钟以下、15至30分钟、30至60分钟、60分钟以上分别记1、2、3、4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1分,体育活动运动量评定标准:≤19为小运动量、20至42为中等运动量、43以上为大运动量[5]。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初二年级和初一年级流动儿童的不同等级运动量占比相差不大,均呈现大运动量百分比最低,小运动量百分比最高;总体流动儿童的身体锻炼运动量呈现金字塔型,大运动量人数占分比为4.52%,中等运动量人数占比为30.80%,小运动量人数占比最多占总体人数的一半以上达64.57%,说明大部分流动儿童除了参加学校课堂的体育运动外,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较少,能在课外参与体育锻炼或体育类培训的人数占比较低。
2.2.2不同运动锻炼等级的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度差异
为了进一步了解体育活动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的影响,把流动儿童的身体锻炼的运动量分为大运动量、中等运动量、小运动量为三个不同等级的指标,通过对不同身体锻炼等级的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度及各维度的得分进行相关性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三个不同运动量等级的流动儿童在人际融合度、心理融合度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学习融合度和环境融合度的差异不明显;通过多重比较检验得知,大运动量的流动儿童在人际融合度和心理融合度的维度高于中等运动量和小运动量;在学习融合度和环境融合度方面,三组不同运动量等级的流动儿童没有存在差异。
表4 不同身体锻炼等级的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差异(N=398)
运动量大运动量 中等运动量 小运动量F多重比较 MSDMSDMSD 人际融合度49.35465.05421 47.25454.21557 45.54214.221458.398*3>1 心理融合度60.18558.61541 58.35257.05542 56.23987.125436.201*3>1 学习融合度58.75455.25452 59.12455.66589 57.57485.398851.355--- 环境融合度46.85514.85452 47.98554.96884 46.55124.854560.913--- 社会融合度215.235619.5455 214.875419.2545 208.814917.21540.590---
注:1代表身体锻炼等级为小运动量,2代表身体锻炼等级为中等运动量,3代表身体锻炼等级为大运动量
3.1.1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度总体特征
本研究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流动儿童学生的社会融合度分数均值在213,总体95%的置信区别在234-193之间,有个别流动儿童因智力发展不平衡原因出现融合度最低值,总体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在四个独立的子维度均值得分中, 环境融合度均值最高,学习融合度和心理融合度均值次之,而人际融合度均值最低。人际融合是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合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需要学校、教师和父母对人际交往等能力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能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帮助流动儿童的成长。
3.1.2体育活动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度的影响
本文以流动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身体锻炼等级不同运动量作为自变量,通过流动儿童的环境融合度、学习融合度、心理融合度和人际融合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体育活动锻炼参与情况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度的差异。结果显示大运动量等级的流动儿童在人际融合度、心理融合度方面都有明显高于小运动量等级的流动儿童。从流动儿童的四个融合度看,人际融合度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身体锻炼能有效提高流动儿童人际融合度和心理融合度,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体育的开放性、协作性、参与性、包容性等特性,使得流动儿童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不仅能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也对个人的性格、心理起到很好的调适作用。
第二,流动儿童参加跆拳道等体育类俱乐部培训的过程中,体育参与的组织性为他们提供稳定的组织场所,扩大了其社会交往网络,使原本互相陌生的他们在体育互动过程中相互熟识,建立共同交际圈;为参与的所有人创设了情感宣泄的情景,消除隔阂与偏见,促进友谊的增进。
第三,体育运动的参与能为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提供互动交流机会的平台,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同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参与共同体育项目的同学交流更多,互相了解熟识,建立起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的交际圈,对流动儿童的人际融合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6]。
第四,无论哪种类型的人际交往都有相通性,在体育活动交往圈的正向作用下,同时也会帮助提高他们在同学之间交往、师生之间交往以及朋友之间的交往,对社会融合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因而最终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
根据在学期间的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的特征,建议在学校的体育课程或课余活动时间,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团体类体育项目的练习和比赛,可以促进流动儿童和本地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进而得到认可和交往;在人际融合方面,女生相对较为内向,学校保证体育项目均衡情况下,适当多增设鼓励女生参与的体育游戏和适合女生运动的跳绳、毽子等趣味活动,从鼓励他们动起来再逐渐到强起来。在课余时间,结合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和流动儿童的兴趣爱好,由家长和体育类社会团体共创条件,为学生课余时间制定课余体育运动计划,通过体育类社会组织的培训和锻炼、亲子类体育项目长期的锻炼等,在提高流动儿童的身体活动的运动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交沟通等交往能力,对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有良好的积极作用。
[1]吴玉锋,雷晓康,聂建亮.从“结构”到“认知”: 社会资本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J].人口与发展,2019 (5):111-122.
[2]梁德清.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志,1994(1):6-7.
[3]陈晨.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问卷编制及应用[D]. 安徽师范大学,2014.
[4]许昌.青少年锻炼行为角色认同模型的构建与检验[D].福建师范大学,2016.
[5]夏祥伟.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6]吴炜.流动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与社会融合[J].体育与科学,2017(38):37-4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ocial Integration Degree of Mobile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Exercise Levels
WANG Peng,etal.
(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Fuzhou 350007, Fujian, China)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城镇化推进中运动参与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研究)项目编号:FJJKCGZ17-167。
王鹏(198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