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瑜
(甘肃省和政县西关小学 甘肃 和政 7312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随之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基础教育当中已成为当下教育的重要趋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融入为课堂关注了新鲜的动力,不仅极大的带动了教学气氛,同时更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多媒体教学展开具体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性策略。
首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及生动具体等优势为一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些原本乏味枯燥的教学内容,经多媒体技术的润色与加工,立刻变得形象生动起来[1]。小学语文和多媒体教学的相互整合,使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精美的影音资料或图像,从而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其次,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不同学生间的思想与情感是不同的,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营造生动的课堂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其情操。情境的构建依据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向学生展现教育意义较强的资源,可以极大的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最后,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成功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使原本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展。
2.1 营造生动的课堂情境。课堂情境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构建的情感氛围,包括学生的所处环境、教室的布置陈设、教师的责任心与技能技巧等。小学生正值意志发展阶段,极易受到外界干扰。生动新颖、积极向上的课堂情境有助于活跃教学气氛,带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2]。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教学资源为一体,能够把教学内容直观具体的展现在课堂上。
以人教版教材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倘若单单凭借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与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很难在大脑中绘制出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其便能够直观的看到海水的瑰丽无比,鱼儿的奇形异状,鸟儿的数不胜数以及茂盛的密林。学生犹如被带入其中,眼前的景色触手可及,其注意力被吸引到课堂上,学习兴趣也被充分激发了出来。
2.2 注重动态启发。借助直观、动态的表象去理解抽象、静止的事物,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方式。对小学生而言,其抽象思维比较弱,许多语文知识单凭教师讲述,学生很难透彻的理解,进而极大的阻碍了其认知发展。开始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多类资源的互相融合,从而打造出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课堂,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主动领悟。
以人教版教材中《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未见过园林,单凭文字描写,其很难想象。而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课件,能够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在毁灭之前的圆明园中游览,欣赏花木水榭、亭台楼阁以及美轮美奂的建筑,感受其别具一格的风格,和诗情画意的景致,借此强化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2.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注重凸显学生主体性,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3]。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打造了平台,使其能够借助网络搜索并浏览感兴趣的内容,在平台上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借此提升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与交流能力。
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借助互联网搜集关于居里夫人的资料和书籍,借此充分了解居里夫人,认识其淡泊名利,执着坚定、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互整合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离不开教育者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积极改革教学工作之外,更要与时俱进,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借此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