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帅 聊城大学
从体育大国蜕变成体育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体育强国不仅要有竞技体育的辉煌,还要有全民健身的兴旺、体育产业的强大、体育文化的繁荣。2008年奥运会以后,许多人从竞技体育观众变成了全民健身从业者,这正是竞技精神带给国人的体育锻炼动力和教育启示。新时代发展竞技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育习惯的养成就变得尤为重要,贯彻落实体教融合,让体育回归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价值。
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青少年发展目标上有着共识,就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当前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都站在自己的工作领域考虑问题,两者追求的目标不同,最终导致二者行动不一致。体育部门所追求的是竞技体育的国际地位、高水平运动员培养、金牌等竞技领域,而教育部门所追求的是在学习生活中教会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两者定位不同致使结果不同。
其次,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并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二者职能没有极为特殊的影响因素。个别地区“两极分化”明显,其内部自我封闭、自我循环,面对国家政策落实怠慢,主要原因是其思想固化,大局意识薄弱,目光短浅,是一较大短板。
有关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工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运动员作为为国争光的新时代伟人,拥有超出常人的运动技术,但伴随着年龄、体质、伤病等问题的到来,终会回到普通人的正常生活中来。据相关统计,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率还未到50%,有大部分运动员面临退役后无处可寻的处境。像球类运动中的“足篮排”三大球,是学校体育中的重点教学项目,运动员退役后或许可以加入相关俱乐部从事教学工作[1]。但是像铅球、垒球、蹦床等冷门项目,社会普及较低,这些运动员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退役即失业。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在长期训练过程中直接受高强度技能训练,对基础文化知识接受的较少,导致运动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甚至流传着“你的文化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这种笑谈。
21世纪人们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活的便捷,同时也替代了人们日常的运动量,尤其是00后的青少年,父母对孩子体育锻炼的教育不足,电子产品走入家庭,社区体育设施挪作他用等问题愈发明显,数据显示小学生近视率为45.7%,初中生74.4%,高中生83.3%,大学生87.7%[2],意味着在学生还未进社会之前已经达到了近视率的大面积覆盖,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栏目出现《体质健康状况近20年持续下滑 青少年体质不如老人》的报道,可见当今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令人担忧。青少年不仅体质下降严重,心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论是哪种比赛当中始终是“只能赢,不能输”“赢得起,输不起”的心态,这种现象在中小学特别明显,家中父母宠爱有加,校内教师不能训斥,致使孩子越来越“娇贵”,心灵越来越脆弱。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对于青少年而言,不论是在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对其体质健康问题进行干预,日常体育参与务必要满足生活需要为基础。各方面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刻理解国家颁布的文件,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
有关数据显示,1-9年级体育课开课率约20%,超70%的学生不参加日常体育锻炼,90%的父母不赞同学生放学后户外活动[3],课程得不到保证,家长不支持、学生不喜欢运动是体教融合的又一大难点。体育课成为文化课的垫脚石,义不容辞为文化课铺路。据统计,高中学校每个学期都存在被占课的现象,在高二高三尤其明显,高三甚至出现无体育课,体育教师失职问题严重。其次,体育课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自从一位家长因学生在体育课出现意外大闹学校之后,各个学校都是小负荷量给学生上体育课,不敢让学生剧烈活动、参与竞赛,担心出现意外个人无法担责。倪闽景提到学校每增加一节体育课,就要多安排25%体育教师。当前中小学岗位缺失,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专业技术水平低,多数是拿证即上岗,教育教学质量一般。
体育本来就属于教育,体教融合不是指体育和教育的融合,而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以体育人的效果。转变两者的观念,体育部门不单是要培养国家需要的竞技人才,还要做到体育运动的普及,达到全民体育的效果;教育部门不再单纯地以教会学生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还应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竞赛,为国家培养竞技后备人才。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做到“资源共享,荣辱与共、责任共担、义务共尽”,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真正落实《意见》中的各种举措,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
《意见》中指出教育阶段将学生体质加入培养方案,合格者方可毕业或进修。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快体育进高考步伐,将学生的体质状况作为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已经开始实行体育进中考的制度,分值等同“语数外”三大主科为100分,将体育作为主科进行评定。近日,为响应国家政策,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主的36所强基计划高校在2021年招生简章上发布,将体质测试作为考生入学考试的必考项目,发布了重要通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有考生必须参加体质测试,体质测试成绩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中山大学“体质测试结果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总分,若考生体质测试不及格,我校不予录取”等严格规定,可见各大高校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决心。
体育进入考试应避免出现应试考试,如果出现为了考试而锻炼,那么体育将毫无意义。成绩评定可以从平时体育成绩、课余锻炼次数、最终体测成绩等方面评定,督促学生养成勤于运动的习惯。
体育回归教育的含义之一就是让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能够接受到文化教育。对于优秀的退役运动员来说,拥有专业的运动技术,但是因缺乏教育经验和社会经历导致就业困难,因此要做到角色转型,从优秀运动员转为好学的体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说到:退役运动员可以在体育俱乐部担任教练,到相关学校指导高水平运动队。其次运动员通过短期培训,拿到相关教师资格证,然后到学校教授课程。运动员退役后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运动员已经掌握相关技术,其培训内容会则会偏向于如何教学。
落实入职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国家颁布相应政策,教育和体育部门应协商开展培训机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为运动员再培训提供良好的环境。二、以不同职业为导向,形成多方面的培训模式。运动员根据自己的职业意愿选择对应的培训部门,做到专业对口,避免无效的教育培训[4]。三、健全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保障体系。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以及有关退役运动员保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体育市场的现状,保障运动员就业平等、权利平等、利益平等。四、提前做好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开展有关退役后的教育普及,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再就业引导,形成正确就业观念。五、明确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责任问题。运动员是由体育部门主要负责,但退役后的再就业问题不能仅依靠体育部门,还需要人事、教育、财政等多个部门主动担责,共同努力[5]。
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统一整体,保证学生每天运动至少一小时,力求做到三点一线,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延伸,共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把健康摆在重要的位置,遵循健康优先原则,将“健康第一”的理念作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线,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作为体教融合的根本遵循[6]。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要求,鼓励学生适当参与小球类运动,可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科学研究表明,每天参与一小时中高强度运动有助于肌肉增长和心血管舒张,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发展中的关键阶段,家长、学校要做好配合,家长可以言传身教带动孩子共同锻炼,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育讲座,普及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确保专业的体育教师进入课堂,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社会体育作为延伸,其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出现社区设施完善却无人问津的现象,因此为了发挥社区体育的环境作用,在城市规划中应逐步重视社区体育的建设,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定期举办受大众欢迎的体育活动。
《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其中特别强调要上好体育课,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学校各类体育协会和组织多元化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日趋流行,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学会1-2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定期严格对学校体育课程抽查,将合理的课程安排作为评奖、评优学校的条件之一,落实学校对体育重视程度,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其次学校应普及相应的法律条例,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划分,消除体育教师、学校领导担责这一顾虑,用法律维护人民教师的合法权益。随着体教融合的推进,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增加师资力量,不断完善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力求配齐配全配好体育教师。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开展课程教学,广泛开展体育竞赛[7],将开展课外活动、课余竞赛纳入教师学期工作量,在体育教师内部展开评奖评优,带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体教融合是新时期留给社会各界的重大任务,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针对性[8],不是任何一个领域能够单独解决的。体育本就属于教育,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还有一段路要走,贯彻落实体教融合,从国家到地方、从城区到农村,从学校到家庭,社会各方要具有看齐意识,落实到教育工作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康成长,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