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创新实践研究
——以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为例

2021-11-22 13:45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电子商务

张 莹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1)

0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意在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鼓励高职院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新路径、新模式。

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聚焦内涵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战略举措。突出院校特色、专业特色、行业特色、地域特色,是高职院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主线,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深刻把握的时代要求。如何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实践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是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提出高水平专业建设的一般思路,总结分析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举措,希望能够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提供参考。

1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一般思路

1.1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精准定位专业建设方向

自2014 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将农村电商作为重点内容之一,从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到倡导“一村一品”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给农村电子商务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众多。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升农产品网络销售能力,引导“网红”产业布局,是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农产品网络销售强省转变的关键环节。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是发展农村电商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作为电商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是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主要来源地之一,应该在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量身打造专业人才,创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学校人才培养标准要与企业用人标准有效对接,通过学校与企业、教室与工作室、课内与课外、学习者与创业者的结合,发挥企业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应融入企业范式,采取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企业化的培养方式;或将岗位技能和模块化任务引入教学的实习实训环节;或建立学生创意创业工作室,从人员配置、运行管理、资金来源、法律政策等方面进行校企联合指导与帮扶,实现教学实践与岗位培训对接、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学校可引进电商企业入驻校园,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模拟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创设企业文化环境,将相关职业规范、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等纳入专业考核内容,为培养素质过硬的、满足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1.3 适应社会需求,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遵循“以社会需求定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定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定课程领域”的理念,体现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宽泛性和前沿性,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不断将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内容充实到课程中,保持课程的先进性;优化课程的结构,分层实施。要将行业企业工作中的典型项目任务转换为若干课程内容,依据专业学习进度和深度设置3 个阶段,初级课程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修课程;中级课程为专业进阶课程,是必修课程;高级课程为分方向课程,主要是顶岗实习,采用选修必修结合的方式,在系统化的课程中实现学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养成。

1.4 对接国家战略,加强国际化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立足服务地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任务使命,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依托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定制培养、教育资源共享,推进行业企业海外人力资源本土化。应联合电商平台企业,开展企业产品展示、特色农产品推介、行企供采对接、线上交易指导等服务;依靠农业产业优势,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国家间农业科技与发展经验共享。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在服务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研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创新国际化教学理念,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国方案。

2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举措

2.1 瞄准区域内农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农村电商人才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紧扣吉林省农村电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践行“商者重信”育人理念,针对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与服务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本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知识,从事农村电商领域网络营销、店铺运营、网站方案策划、视频美工、网络推广、商品管理、仓储配送、财务管理、乡村旅游等方面运营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农村电商人才。

2.2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实战成才”人才培养模式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双主体的作用,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制定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实施流程图,使企业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共建课程体系、共享技术资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针对专业生源结构和就业岗位多元化特点,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方法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在产教融合改革方面深入探索,根据不同职业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并总结行业权威培训机构办学经验,定制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农村电商人才,与企业共建直播电商运营基地,打造行业领先商对客电子商务(Businessto-Consumer,B2C)实战平台,带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推广“直播+农业+电商”售卖新模式,打造“网红”农产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实战中成才。

2.3 创建“基础共享、中层分立、拓展互选”课程体系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基于电商行业人才需求调研、麦可思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主要职业岗位群、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构建“基础共享、中层分立、拓展互选”的课程体系,形成包括针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括针对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包括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职业岗位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平台,包括针对不同专业方向、职业素质及跨岗位就业能力的可供交叉互选的专业拓展课程平台。借鉴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以企业实际项目开发与建设过程所需知识技能为出发点,引导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共同设计融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的课程教学内容,共建“共享课程平台化、核心课程任务化、课程体系模块化、首岗技能证书化”的课程体系。

2.4 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搭建跨境电商平台落地项目

根据吉林省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工作部署的要求,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精准把握形势变化,搭平台、落项目,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围绕现代农业领域,利用新媒体营销手段引领省内农产品贸易,通过平台交易、国际会展、跨境直播三大举措,融汇海内外商家搭建双向展示交易平台,实现吉林省内涉农领域与国际贸易产业链中制造商、采购商及平台服务商全方位对接,推动吉林省跨境贸易创新发展。校企联合面向农村企业推广“互联网+企业”运营模式,以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造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B2B)的农村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断研究开发包括网上业务管理、在线业务协同等服务项目,联合区域内跨境电商企业,组织区域内涉农企业参与南亚博览会、巴基斯坦贸易投资推介会、日本富山县工业技术制造产品综合展览会等,采用“线上+线下”、线上为主、线下跟进实施方式,推介“长白山人参”“东北地区特色食用菌”“庭院杂粮”等区域内特色农产品,依托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吉林产品出海,让更多的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享受贸易红利,把“吉林制造”推向全球。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校企电子商务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