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娟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第九小学 宁夏 同心 751300)
当前教育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发学习,语文阅读的学习更加要求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拥有熟练的语言技能,能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讲授知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为学生开展阅读练习,使学生熟练度的掌握阅读的技巧。另外,学生可以在阅读练习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了解文章表达感情,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得心应手。[1]
学生在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的,学生对于文章含义的了解基于对文章中词汇的解读,但是当前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因为基础不扎实,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对某些词汇没有办法准确掌握,导致对文章的解读出现错误。教师在平时教授学生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生动形象的图片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巩固基础。
例如:在学生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在讲解文章时使用单纯的语言可能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在短短两分钟内形象的向学生展示这个故事的始末,使学生明白了守株待兔是讲述的是一个人期望不劳而获,最终没有得到结果的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这个故事的内涵。通过生动的动画,教师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故事使学生吸收到知识,加深了对守株待兔的印象,这样有利于为学生的阅读打好基础。学生对于字词、句子有了熟练的掌握,才能娴熟的应用到阅读中去,更好地体悟文章的感情,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2]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如果不能投入进去,就没办法深刻的解读文章中的感情。教师可以灵活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探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投入进去,从而理解文章作者或者主人公的心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章解读,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生学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节选)》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关于爱国的歌曲,创造阅读情境。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指导探究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的体悟到雨来不畏敌方和勇敢的精神,加深对文章的了解,领悟作者的感情。同时教师利用微课给学生讲解这篇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阅读的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都需要学生在平时大量练习,但是单纯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在平时进行阅读练习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网络阅读软件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练习,通过凝练的总结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这些技巧,并能够将这些阅读技巧灵活的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去,加强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生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赵州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内容以及阅读技巧录入到阅读软件中。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座具有标志性的著名建筑,学生在阅读这文章的时候,首先就要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在对赵州桥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之后,就开始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赏析。首先这篇文章描述了赵州桥的外貌,运用了大量的词语进行形容,这些词语是为了修饰赵州桥的坚固。之后通过对外貌的分析,了解这赵州桥的作用和所代表的意义。这是关于建筑类型的说明文一般的阅读技巧,同样的,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技巧,教师通过网络“爱学习”软件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也能按照指导进行练习。学生经过学习文章阅读技巧的总结,能够树立学习语文阅读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3]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引导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互联网技术为教师灵活教学模式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的课堂阅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