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智财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韩家沟小学 甘肃 平凉 744000)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语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基本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学理念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如有的教师没有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把握阅读教学节奏,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照本宣科,对拓宽学生思维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三点启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预习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前阅读预习,文中会出现不认识的字词,学生们就可以圈勾出来,再通过查字典查阅相关资料,把这些阅读障碍一一扫除。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学生们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大大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中,对句子的理解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此句中“忐忑不安”通过学生查字典知道形容心神不安宁的意思。真实流露出桑娜紧张、担忧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感受到生活给她带来的压力,表现了桑娜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主人公充满爱心善良的思想品质。文章开头描写天气的词句“漆黑的夜晚”“大海上的惊涛骇浪”这么一个极端的天气,学生通过预习了解这两个家庭的境遇和生存状况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缩影,就像两页小舟在漆黑的狂风巨浪中颠簸。但在这样的厄运中,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抗争,让我们看到了穷人的美好品格和人性的光辉。一个“熬”字传达出他们勇于面对困境,但是仍然看不到希望的无奈和煎熬。[1]
语文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着阅读积累是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学生缺少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及日常观察,语文学习就很难有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内容相结合,不断积累好词好句,促进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刊物书籍,还要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寻找阅读素材,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和自主性的培养。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内容充实的阅读交流活动,锻炼学生的背诵积累词句的能力。例如,图文结合背诵、情境理解背诵及语言感知背诵等等。借助生动形象的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开展成语接龙活动,让学生在娱乐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成语记忆,增加成语的储备量,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2]
在语文阅读学习的积累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阅读积累来源,语文阅读资源逐渐扩展到报刊、课外阅读、网络学习等领域。教师应该打破固定思维模式,突破语文教材和课堂的束缚,倡导合作学习,积极拓宽课外阅读的途径和来源。让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增加语文阅读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综合素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积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教师要根据讨论的内容,鼓励学生之间合作辩论。在这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真正做到了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意义。[3]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和模式,科学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视,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要加强学生预习的重视,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查找生词,带着问题去听课,加深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要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