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 广东 深圳 518109)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阅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小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开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群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价值,随着近年来不断的更新换代,群文阅读的定义也更加完善。群文阅读是指学生和教师一起围绕一个或多个论题,选择一组结构化的文字,[1]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集体讨论、学习交流达成共同目标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群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阅读量,使小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之上,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优势。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单元、教材整合已有一定经验和基础,但仍旧缺乏系统性和归纳性。群文阅读的阅读量不一定要大,[2]除此之外,群文阅读能够侧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发展成爱好。
2.1 吸引阅读,培养学习积极性。群文阅读的选材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要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并以此为动力,是阅读教学开展要做到的第一步,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题材的新颖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多文本也不一定要多,它更看重所选文本的质量高低,正是因为这一点,群文阅读能够从根源上提高学生阅读时的思维,培养语文阅读的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通过阅读积累提升阅读素养。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四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节选出一些经典描绘四季的简单文字让学生们进行阅读,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比如视频影音,动画等等。播放相关春夏秋冬的儿歌让学生感受到文字所形容的四季,通过阅读亲身体会不同的季节带来的感觉。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字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2 互动阅读,丰富课堂的形式。传统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则打破这一常规课堂,丰富了课堂学习形式和内容。群文阅读更注重学生们自主地交流沟通、理解阅读文本,从而产生自己的认识,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配合群文阅读的这一特性,将课堂还给学生,[3]利用互动的形式营造课堂氛围。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一)《猜歌谜》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在互相猜字谜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新的字。通过字谜,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比拼哪个小组猜出的字谜多。促进群文阅读课堂上的互动性能够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让学生在字谜活动中认识和阅读新的字,产生自己的思考。
2.3 读写结合,提升阅读的素养。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而阅读往往与写作分不开,一层不变的教学手段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心理,比如阅读就只是读。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读写结合,保证教学的质量。群文阅读能够在此基础上完善阅读教学的系统性,通过推进多文本阅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多文本阅读的学习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3《静夜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营造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将第一首李白的古诗进行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对于写作也有一定的帮助,在读和写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提高语文阅读写作综合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工作开展中,小学生正是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教师首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基础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读写不断积累,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小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发展,提高阅读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