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22 07:49李素华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汽车构造课程内容思政

李素华

(江汉大学 智能制造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前言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纲要提出各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体系必须坚持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课程思政建设和高校建设中的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双一流建设等在建设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可以培养工科技术人才的科学素养,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本文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我校发展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入挖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思政教学元素,巧妙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从精神层面引领学生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1-3]。

1 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

《汽车构造》作为非汽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设计理论学时为32学时,实践环节部分的汽车结构实习为1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汽车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和性能的基本知识。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懂得现代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技术。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该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是从课程知识体系中挖掘和提炼所蕴含的思维方法、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科学合理拓展该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的专业、行业、国家、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实践环节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增强学生在拆装汽车零部件结构过程中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

2 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

结合任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特点,提炼出的部分教学内容模块和思政元素融入点分述如下[5]:

1)在课程内容的概述部分,可以提炼的课程内容模块为“汽车工业发展概述”,这部分的思政元素融入点为讲解汽车作为工业时代的重要发明,在提高劳动效率,提升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列举尼古拉斯·奥托、卡尔·本茨、戴姆勒等一批汽车发明家以及他们的发明过程中的故事和史料记录。可以树立学生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态度。

2)在课程内容的概述部分,可以提炼的课程内容模块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这部分的思政元素融入点为讲解在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发展和腾飞等过程介绍中,穿插介绍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先驱孟少农等人物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汽车工业在一代又一代“汽车人”的奋斗中,实现了伟大的腾飞,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鼓舞学生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学生的报国志向,勇担社会主义建设使命。

3)在课程内容的汽车底盘结构部分,可以提炼的课程内容模块为某国产汽车的底盘部分结构,同时结合企业讲述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和中国力量,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三十余年来,在合资品牌猛烈的攻势下,自主品牌迎难而上,可圈可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4)在课程内容的汽车底盘结构部分,可以提炼的课程内容模块为某自主品牌汽车的底盘部分结构,同时结合汽车企业讲述汽车技术创新中的中国元素,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形势之下,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由大变强的重要机遇期。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在课程内容的汽车车身结构部分,可以提炼的课程内容模块为某自主品牌汽车的车身结构,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可以讲述汽车工业设计的中国元素,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也使得各大汽车生产厂商表现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这一变化也让世界汽车消费市场悄然刮起了中国风设计热潮,自主品牌纷纷凭借地缘优势乘势而上,而合资品牌也不甘落后,也在研究中国市场,针对中国市场进行设计开发。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6)课程内容为新能源汽车结构部分,可以结合当前汽车产业形势讲解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概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汽车正从传统机电产品和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全球汽车产业的能源动力、生产运营和消费使用方式将全面重塑,产业结构和产业生态全面重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和企业积极进取,中国已然成为这种趋势的强劲推动者和引领者。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走在世界前列。可以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7)在实践环节的汽车结构实习阶段,由于实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汽车结构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进一步了解汽车各部分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等。在汽车零部件拆和装的阶段,将学生分为六组,详细规划了一周时间的每个半天的拆装任务,同时针对不同的任务给出若干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积极思考,比如实现同一功能的部件,自主品牌汽车和合资品牌汽车在结构上的特点和工艺有何不同?在拆装过程中再结合实物分组阐述。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汽车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正确的拆装方法、拆装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认真工作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掌握安全操作常识,熟悉汽车零部件拆装的正确放置、分类和清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分组协同完成拆装任务,在拆装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会,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结合任教专业的特点,该专业学生对于汽车构造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不扎实,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分三阶段进行,目的是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原理,并能主动根据专业特点获取相关的汽车结构原理知识,并取得相应的思政教学效果。

3.1 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以讲授汽车车身构造为例,教学三阶段的内容设计分别是:

1)课前:分小组布置学习任务(通过QQ群和超星学习通等),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演变过程资料,收集汽车造型中关于中国元素的应用等资料,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阐述某一款车型的造型特征。

2)课中:采用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讲授和老师总结等方式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汽车车身各部分的结构和功用,同时了解汽车车身结构既要考虑功能实用性,也要考虑车身造型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将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中国审美巧妙融洽,这样才能突出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中华文化的底蕴。

3)课后:及时征询学生反馈和建议,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人文思考。有工业设计的学生列举了从汽车车身的保险杠下方饰条和雾灯组合外形,前进气格栅、仪表板装饰板等曲面和线条如何体现中国元素的案例,他们开始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颜色和中国线条如何融入汽车车身造型中。

3.2 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结合实物视频和动画教学。由于《汽车构造》课程的特点,很多不好理解的汽车零部件的复杂结构关系让学生尽可能通过实物和视频了解其结构,通过动画了解其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严谨治学,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2)案例教学。结合汽车发展史、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等,采用案例教学讲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名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汽车工业,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3)观看纪录片视频。通过纪录片的数据资料,让学生了解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中国市场和中国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3 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理论课后随机访谈了部分学生,学生普遍觉得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了解了新中国汽车工业建设者的精神风貌,更加了解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苦奋斗历程。了解到汽车工业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同时也在思考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如何巧妙应用,思考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做什么?如何在高速发展中善待环境和能源,兼顾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平衡将考验着我们的汽车工业。学生普遍反映课堂的收获不仅仅在专业理论方面,更在精神层面。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契合,可以弘扬正能量,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文化自信。

实践环节实施后,从学生的汽车结构实习报告的心得体会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本次实习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对汽车总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进一步了解,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实习期间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多问题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得到了解决,因此增强了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实习过程中老师给出的若干思考题扩宽了同学的知识面,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实物讲解,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

4 结束语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课课程教学内容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巧妙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再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关键,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高校教师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精确定位育人的角度,这样才能提升育人的能力,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只有在各方努力下,才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汽车构造课程内容思政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汽车构造》教学分析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