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究

2021-11-22 07:49权春锋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刘 丹,权春锋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引言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强调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从而形成协同效应[1]。

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也特别强调关于“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教育观点,同时提出了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并推动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制定并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最终达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要求[2]。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中再一次强调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自“课堂思政与思政课程”理念提出后,我国对该课题主要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的价值、课程是思政的开展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高校探索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建立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其他课堂隐形教育协同,主要对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建立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明确了育人主体和构建了协同育人工作机制[4]。

1 课程思政含义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于 2014年在上海市相关高校的探索中被提出,旨在解决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短缺的困境,它的含义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为教育目的,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主要表现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内容融入各类课程中,最终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举止[5]。

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改变教育结构,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统一育人模式,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然而课程教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其三者进行分裂,课程思政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其三者重新统一的一种回归;而“育人”首先要“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从提出角度来看,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为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以及协同育人[6]。因此,不论是“三全”育人还是“十全”育人,其体现的正是协同育人的理念。

2 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多样化,网络信息化得到迅速发展,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深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存在不关心思想政治、重视个人利益,思想道德以及个人修养的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同时具有国家意识薄弱、集体主义淡泊、急功近利等思想问题。与此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为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培养大多数以就业为核心任务,极少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存在重专业技能、轻道德素养的现象。与此同时,学生缺乏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同时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又大多停留在理论思政课上,不能够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道德素养,使得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出现岗位适应能力差、职业道德缺失、责任感不强、价值观方向偏离等问题[7]。

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研发现,高职学生对技能专业学习具有较高的兴趣,以及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因此,为提升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政治思想觉悟以及整体素质,满足企业需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

3 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专业课程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思政教育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一方面,专业课程职业素养的培养大部分属于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从本质上来说,专业课程的职业素养培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如“爱岗敬业”,同时职业素养中的职业精神也是思政教育内容的细化,职业素养中如“一丝不苟”的汽车工匠职业精神,其实就是思政内容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职业素养与思政教育又存在一定的区别,职业素养更为微观,可具体化,而思政内容表现更为宏观,很难具体化;其次专业课程中职业素养内容和专业技能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思政教育有些内容高于职业素养,更加容易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课程思政的部分职业素养内容与常规思政教育不交叉且关联少,比如职业素养中的“汽车维修检查合格”等属于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在思政教育中难以体现。

因此,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即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丰富课堂专业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学生成功实现社会化、职业化奠定基础,提高教育实效性,达到体现高职院校育人特色的目的。

4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

4.1 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纲要》指出,要想实现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8],教师是关键,要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思政意识,能够建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育人理念。

首先,专业课老教师需要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要深刻认识每一门课程,能够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

其次,专业课教师需要形成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要自觉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具有传授学生知识以及培养学生技能的能力,更要有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位的能力,主动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现代高职教师。

最后,专业课教师更需要具有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能力,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这些思政内容并没有直接展现在课程内容之中,而是蕴藏在各个知识点的背后以及科学理论的深处,需要教师主动去发掘并加工,才能得以利用。例如,在《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内容讲述过程中,通过介绍发动机的发展史,引用汽车行业中的名人故事,以达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一丝不苟敬业精神的教学目的。

4.2 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

要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之间的高度融合,就必须按照专业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原则,梳理出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精确找出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达到“专业知识中有思政理念,思政理念紧系专业知识”的目的。

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可以根据汽车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挖掘其隐含在各专业课程中深层次的思政资源,合理有效地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故事引入法以及情景假设法等教学方法,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无缝衔接,丰富教学内容,减少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枯燥度,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以及职业素养。

4.3 创建课堂内外全方位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在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中,实训教学课程是包含项目最多、承载思政元素量最大的专业实践课程[9]。因此,教师应全方位从实践课前、中、后三个环节不断隐形地渗透思政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实训前期,教师应向学生讲明与汽车专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提高企业规范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制定工具设备使用规章制度,明确标注设备的价格及其使用责任,学生应事先签订责任书,促使学生提高在使用工具和设备的过程中的安全责任意识。在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同时注意安全事项,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加强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应立即纠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实训结束时,教师应结合汽车企业7S行为规范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自行管理实训场地,完成场地清洁、设备保养、工具清理等实训室管理工作,将职业素养和职业规范的培养延续至课堂外,达到为汽车企业培养专业知识过硬、职业素养达标的优秀高职技术人才。

与此同时,还可以依托学院开展一系列汽车专业课程相关的技能比赛,例如汽车发动机拆装比赛、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比赛等,通过比赛的方式,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以赛促学,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4.4 建立并不断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评价既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评价。通过课程评价,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更好地完善自己,不但查漏补缺,明确今后的发展,以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和发展,激发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评价理念,以教学评价为抓手,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人性化、科学化的评价机制,以达到全面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激发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地优化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参与,以及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实际体验心路历程,从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培养出当代企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高级技术人才。

5 总结

本论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为前提,在对“课程思政”进行解析的理论背景下,多方面分析对于高职院校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更深层次地对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最后,通过教、学、训、评四个方面进行展开,针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以力求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高职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