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华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2014年,教育部明确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由此可见,立德树人并不只是思政课程的义务,各专业课程同样有义务,并且其体量巨大,蕴藏着更大的育人潜能。但事实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英语课程不仅没有积极发挥育人的功能,还对“思政课程”有一定的稀释、消解作用,这种局面必须尽快得到扭转。文章试图探讨英语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具体融合,是理论结合实践的一个大胆尝试和探索。
英语课程因其涉及中西方文化传播和对比的特殊性,寻求与其他专业课程在实施育人过程中的差异,构建符合自身特性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尤为重要。
但凡实践或改革,都应该有正确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主张教师把大学生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建立“课程育人”体系,使教学活动同时具备传授知识和育人的功能和特质。
在具体操作上,一定要加强制度和教育导向。要通过提供各类课程思政教育系列教学研究和讲座,帮助每一位英语教师认识到自己是育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板块;创造进修、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帮助英语教师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思政教育人人有责的思想,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对于一些高水平的培训学习机会,要特别向英语教师倾斜,要让不懂的人越来越懂,不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也开始思想的觉醒,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和责任,这样才能深挖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潜能,促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在理念和育人意识得到提升之后,应该系统地对英语课程思政进行规划:要在知识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着重情感目标的设定;明确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如“英语词汇学”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情感目标在于通过展示英语词汇所反映的文化和社会热点,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培养有温度、有情感、有批判性思维、有为国奋斗的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三观以及全面发展的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角色。
此外,新课程标准还探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在传授知识培育能力的基础上注入了“育人”的灵魂,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英语课程涉及大量西方文化语言素材,学生比较了解西方的社会与文化、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体制、流行文化等。加上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娱乐方式是追看美剧英剧、以过洋节为时尚,因为主客观的原因过分强调文化输入能力的培养,忽视文化输出能力培养,忽略了文化的对比和价值观的导向,长此以往会导致在文化交流中出现不对等不平衡的状况,以及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当务之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以“英语词汇学”课程为例,教师及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探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在原有大纲体系之上补充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汉字构词法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学,比如会意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讲解词汇理据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和汉语中博大精深的成语及谚语等。通过对比让学生领会汉语和英语在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和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特征上的差异,培养文化包容精神及人文素养,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懂得语言形式凝聚文化内涵、理解文化习得的重要性,并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注重知识灌输的显性教育很容易出现教育痕迹重、理论性过强、学生认同感低等问题。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1.创建情境来讲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教学就是创设环境”这个理念跟隐性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面对价值观尚未成熟、但叛逆情绪正盛,又受到西方文明方式渗透的学生,英语教师要摒弃空洞生硬的说教,要注意对学生创设情境,做到以情感人,为学生创建利于获得意义的情境。比如在«英语新词»这一章,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和科学家屠呦呦的故事非常适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介绍新词中国航空员taikonaut、青蒿素artemisinin,让学生了解他们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再如我国宋代家具中蕴含的现代最新审美趋向简约主义minimalism,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审美的魅力等。再如听力课在听到“一带一路”的新闻时,可以精心挑选这类涉及国家强盛的信息或者组织学生讨论,既讲语言学习,也输入社会热点、文化动向和价值观,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这种情境中的育人效果非常理想。
2.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协助者,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讨论与交流等协作性学习,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使教学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学习方式向现代“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方式转变,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比如“英语词汇学”课程中英语基本构词法涉及汉字的构词理念、词汇理据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汉英词汇在语用中借助的修辞所涉及的中西方对比、词义关系中补充的汉语的多音多义现象、汉语词义演变的历程及反映的社会文化变迁、汉语成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等,都可以要求学生课后以自主探索和研究式学习的方式查阅汉字起源,再回到课堂上汇报和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思辨的能力。
3.混合式教学模式做辅助
传统的英语课程因为课时的限制一直偏重课堂讲授,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育人的功能,但是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学习绝不能局限于课堂,甚至可以说课堂只是英语词汇和语言学习的一个开场。在实践中教师和教学团队积极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一系列慕课、微课、移动终端App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网上进行了课程建设,在网络课程中设置了大量任务点、课后小测、教学视频和相关文化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这部分的学习。在课后还充分发挥好微信公众号、网络论坛、贴吧等舆论宣传方式在文化育人中的重要示范作用,运用符合大学生认知和兴趣的方式,为培养健康向上、品味高雅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益的竞赛活动也有助于推进和深入课堂思政教育。如英语经典作品阅读及解构、中英文经典作品诵读比赛、英语网络口语词汇以及综合大赛、涉及中西文化对比或社会当代热点问题的辩论赛、定题或自主的写作比赛等,都有益于创设一个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环境,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增强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他们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价值、地位与影响,培养学生依托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开拓学生文化视野,增强其分辨力和文化审美。
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对于语言类的课程来说,只要有语言材料,背后就有文化,就必然有价值观的输入,脱离文化和价值观输入的词汇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文章从隐性思政教育的角度入手,探讨英语专业课程“英语词汇学”育人的路径,从理念的提升、大纲的改编、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教学手段的丰富的角度进行具体的探索。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入,必将引领课程思政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帮助我国高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