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波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随着校园足球的日益推进、趣味足球活动的实施,再加上中考体育占比不断加大,初中生体育运动机能、体育素养已经成为了国家关注的要点,更展现了体育对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整体角度看,通过开展足球体育课程,不仅能够起到锻炼学生体能素质的作用,更能促进学生形成保持体育锻炼习惯的内驱力。在趣味化教学导向下,教师应对体育足球教学活动设置和实施方式加以创新、改进,利用多元足球活动形式丰富体育课堂内容,增强学生体能锻炼的效果。在中考体育改革中,足球占据了重要地位,所以,为了顺利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兴趣、促进其足球素养发展,教师应结合学生运动需求和特点,合理地构建足球教学方案。
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为了获得持续提升的机会,初中生往往面临着中考压力,再加上各个学科较重的学业任务,若缺乏强健体魄的支持,很难在学习、复习中保持旺盛的精神力和注意力。同时,受到网络文化、游戏等因素影响,即便拥有一定闲暇时光,部分学生第一时间考虑的是网络娱乐和游戏,对体育运动不重视,长期下来就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导致中学生群体中出现一些“小胖墩”。通过开展兼具竞技性、对抗性的足球运动训练,能够让学生从“不动”的状态走出,进行发力、跳跃、奔跑、踢球等方面的动作训练,学生在足球运动全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四肢运动能力,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耐力素质和水准,以及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灵敏度等。
足球运动的开展是以多人参与、多人竞技为前提,需要多人合作、配合完成,要求每名学生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和足球知识,更要重视与队友互相配合,在参与足球训练时学生凝聚成小团队,团队内成员需要找准共同努力的方向、精准配合的方式,朝着相同的竞技目标努力奋斗。通过开展体育足球运动训练,能够让学生在训练或竞赛环节产生竞争意识,对其协同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运动项目,学生参与足球运动需要了解指定的比赛规则,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此外,学生们在相互配合的足球运动中,需要形成一定的战术、战略,能够促进其智力水平、创造力、感知力得到提高。最后,足球对参与者的持久力要求较高,在学生进行奋力拼搏、剧烈运动中,精神力、意志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促使其形成坚韧的毅力,让学生能够学会从容面对困难,积极寻找问题解决办法并加以实施。
在既定的足球教学环境下,教师教育理念创新性不足,未能在足球教学活动中穿插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这样,学生停留在某种技术动作练习情况,很难从中感受到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朝气。根据实践发现,诸多学生表示对体育课、足球运动充满了热爱,但在缺乏变化性的方式下,学生容易失去对足球原有的兴趣。例如,教师会讲解足球绕杆、脚内侧传接球等知识技巧,且这些内容实践性、技术性较强。但是,由于缺乏多元化的训练、活动形式,学生很难与足球运动产生共鸣,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也就无从谈起,更难以打造出高质量的足球课程。此外,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自主性不足,会在竞赛活动组织中表现出积极性不高的情绪,这样,足球运动就难以与竞赛建立起联系,对学生足球技能、素养的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当前,校园足球在学校中推广时间不长,在体育足球教学活动安排和设计上往往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足球运动技能、能力、水准往往存在差异。但是,在开展足球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未能实现对学生个性、日常爱好的全面分析,在开展足球活动时,未能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在统一的教学目标下,学生运动爱好偏差、足球运动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运动热情的产生来自于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正确认知。但是,当前诸多初中生对足球运动的价值缺乏全面性了解,导致其在足球课堂中的积极表现程度不足。对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往往很难在同一事物上保持长期的精神集中力,再加上足球运动在户外环境开展,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吸引或干扰,这就会给足球教学有序开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热身运动是唤醒个体肌肉活性的关键环节,更是促进学生相互了解、沟通的重要时期。因此,体育教师应结合初中生心理需求,开展辅助类的团队热身活动,让学生们以选取成员、组建战队(团队)的方式参与趣味热身活动。比如,“蛇战”“拉网捕鱼”等战队热身游戏,让学生们以互助形式进行压腿、拉伸运动,帮助学生们在热身环节建立起团队友谊,增强队友彼此间的熟悉感,为接下来足球技巧训练创设和谐且友好的运动氛围。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队类竞赛,以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对足球技能的掌握,逐渐提升同伴和团队的合作力。例如,在足球竞赛活动中,教师可以从战术训练方面入手,组织学生们进行战术配合、练习,自觉地融入到激烈的竞赛氛围中,也可以顺势向大家介绍足球竞技的精神,让学生们在比拼团队默契度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友谊。为了激发起每名学生的竞争热情,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们进行分组,让大家根据热身环节的战队协同体验,再次优化战队的成员,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同伴关系。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谁是点球之王”竞赛活动,以一对一淘汰制的方式组织各个小组进行点球比赛,获胜团队可以晋级到下一轮点球赛中,通过层层筛选比拼出最佳点球小组和点球之王,让每一名学生内心形成团队协同意识。其中,在每一轮竞赛活动结束的同时,教师应引导两组队伍进行经验总结、分享,让双方在比拼后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进一步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强化学生足球技能。
显性分层是突出学生足球技能优势、激发其运动潜能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应对教学班级内学生足球水平进行调查和了解,可以通过设置运球、传接球、颠球等技术检验项目,对整个班级的足球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结合足球技能教学需要,将技术水平、足球知识存在差异的学生进行均衡分组,保持小组内部的相互学习、共同竞争。具体而言,结合教学班级情况,将学生划分为3-6个小组,对于技术水平娴熟的同学,教师要进行严格要求,以确保其具备担任各个小组组长、帮助其他组员的能力,对于技术程度相对较低的同学,教师要让组长和其他组员多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勤加练习,在伙伴的帮助下求取自我突破。在这样显性分组教学和活动实践后,对于原本相同水平线的同学,往往会拉开技术、意识上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地强化学生能力,教师要采用隐性分层的手段,综合考量学生性格、思维逻辑等因素,进行“强强联合”式的小组分层,让暂时领先的同学与相对落后的同学进行球技切磋,双方可以就某点问题展开探讨、实践,在思想交流、技能对抗中进行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足球技术得到迅速提升。通过显性、隐性层面的分组手段,学生们可以在训练、对抗和切磋中增进了解,加深对足球文化、竞赛精神的认知,更能在分组活动中与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培养整体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游戏元素极其契合学生认知思维、心理发展特点,只有寓教于乐、趣味轻松的足球游戏场景,才能真正让学生产生自主运动、训练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思想上更加放松,以专心、认真地态度去拦截、运球,在运动中提高自身的灵敏度。所以,教师可以打破一贯的体育教学风格,设置变化性强的足球游戏形式,让学生们轻松、认真地完成训练内容。比如,为锻炼学生在球场上的奔跑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猴子抢球”“蛇形跑”类型的游戏活动,以亲身示范游戏过程的形式,激发学生们自主参与、比赛热情。同时,在不同足球技术训练环节,教师也可以导入足球小游戏,增强足球教学氛围的活力。例如,在足球传球练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双人或多人互传游戏,在距离学生5米远的位置设置球门,让学生们进行传球、射门比赛,在限定时间内进球数量最多的多人小组获胜。再如,在足球战术训练活动中,为了增强游戏竞赛的逼真感,教师可以对战术游戏进行创新设计,如半场少对多、全场人盯人、三对三等,让学生在游戏场景中接触战术训练,培养其战术对抗意识。
动作的规范性是影响学生在足球赛场发挥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加强高难度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基础足球技能的训练。例如,在进行足球运球训练时,需要学生保证支撑点处于足球的两边的中后方位,这样,学生就能在踢球时通过视线预测球的运动方向,规划出更精准的足球路线。但是,在初步接触足球训练时,学生在跑动中难以控制好支撑脚的落脚方位,甚至会出现球处于脚正后方的现象,存在等球到位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全过程的学习表现进行关注,根据不同学生动作、意识和表现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例如,在发现学生在运球中出现脚支撑点站位错误的现象,要向学生示范标准的姿势,使其把握好球和人间的距离,并分析脚正确的落地位置。在示范讲解后,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进行模拟演示,一名同学负责演示姿势,另一名同学负责纠正,这样就能有效规避运球中出现的错误。同时,在球行进间运球时,教师可以细致地讲解运球技巧,让学生的视线不要一味地关注球行进的过程,而是通过左右脚配合,进行踢球、击球,让学生们分组练习人体助跑、击球、停球等训练步骤,为了增加团队训练的难度,也可以在球场中设置障碍物,以提高难度的方式,训练学生支撑脚精准着地的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足球教学是迎接中考体育项目改革、发展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应在提升自身足球专业能力、技能水平的同时,应结合中考改革背景、教学班级实际,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足球教学方案。具体而言,通过组织团队训练活动、有效实施分层教学、融入多元游戏活动、强化基础足球技能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足球、掌握足球技能,促使其足球成绩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