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发清
(福建省福鼎市龙安中学,福建福鼎 355208)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社会价值,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学习初中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为学生高中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化元素相结合,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丰富多样的生活化元素,不仅能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生活元素的引导下,学生能更快速理解知识,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得到提升[1]。
相对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知识更加枯燥、难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与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生活化元素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而仅仅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并未真正实施生活化教学。这就导致生活化课堂教学依旧非常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也是生活化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不仅无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发展。
在生活化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习题练习。虽然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元素相结合,但课堂教学生活化方式过于单调,这对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非常不利。而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多样化教学策略开展生活化教学,并对教学策略不断进行优化,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情境作为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的载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活跃数学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既落实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也能够实现锻炼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商场打折销售”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创设商场打折销售情境,引导学生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理解。教师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还能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
为了让生活化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理解,还要不断发掘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教师要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就要将平淡的数学知识变成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东西,并结合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点,将适宜的生活化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自我认知,从而不断提升生活化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对生活的实际价值。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轴对称现象”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中选择丰富的轴对称现象案例,如剪纸、轴对称的建筑等,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图形进行了解,以此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与概念。而在学生进行轴对称知识探究时,数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深入生活,了解轴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
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实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设置生活化问题也能够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这既能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能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时,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问题。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行程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课堂练习:学校运动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王同学和李同学练习跑步,速度分别为6m/s和4m/s,请问在下列情况下,两人经过多少秒后第一次相遇?(1)若两人同时同地相向而行;(2)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方法的重要教学手段。而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要将实践探究活动与生活化元素相结合,为学生模拟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的实际场景。这样,学生在进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便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化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开展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准备好绳子、竹竿、皮尺、镜子等工具,利用学过的三角形相似的相关知识,通过动手实践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方法加以解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认知能力相较于小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其动手实践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后,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业,运用小课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调查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调查本校初中生的视力情况等。这样更加符合初中生的认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要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让生活化教学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