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整合

2021-11-22 05:04王世春
名师在线 2021年9期
关键词:诗文古诗文意境

王世春

(四川省成都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四川成都 610100)

引 言

与现代的白话文不同,古诗文易产生一些误解,学生在理解时感到吃力,对于作者想表达的深意无法有效地掌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将多媒体与古诗文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借助多媒体音形兼备和图文结合等优势,再现古诗文的情境和当时的人文背景,帮助学生将书本内容转换为立体且形象的场景,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过程中走进古诗文所蕴含的意境,探究其中饱含的深意和浓烈的爱国情怀等,同时也享受到诗文音韵的美,提升鉴赏能力,实现全方位的成长[1]。

一、图文结合,融入诗文意境

古诗文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虽文体短小精悍,却饱含着丰富的意境,需要学生在鉴赏时融入其中,启发想象,探究诗人真实的情感。古诗文的意境是指诗人在文字中融入带有艺术感和真实思想的景物,继而形成一种带有艺术气息的意境。要想感悟古诗文的艺术性,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思维延伸至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中。初中语文的古诗文内容较多,有一定的共性,即诗中有画[2]。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逐一展现诗文所描绘的画面,使其与学生脑海中事先构想的景象做到统一,继而帮助学生准确地走入诗文的意境,避免理解出现偏差而无法探究深意。例如,在解读《天净沙·秋思》时,诗文中所描述的秋景仅用简单的几个景象就做到尽显。学生在朗读时已开始构想“枯藤”“老树”及“人家”等组合在一起的画面,同时体会诗人站在小桥上看着流水的景象时所发出的感慨。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图文结合的方式,配以有着悲凉意味的古典乐曲,营造与诗人所见的“老树”景象相同的画面,帮助学生尽快走入其中的意境。接着,教师将转换画面至“小桥”,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体会简单的诗句中却蕴含着两种不同的感觉,继而点拨:“诗人将两种情感放在一起,又想表达什么?”学生回顾刚才的体会,试着将两种情感相结合,彻底融入其意境,明白温馨景象中隐含着苦涩的意味,想象到游子在古道上骑行时的心情,实现对诗文内涵的深入探究。

二、巧用音乐,领略诗文音韵

初中生大部分喜爱音乐,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将多媒体与古诗文的教学做到极大程度的融合,巧用音乐的节奏激发出学生诵读时的情感,将诗文、音乐和语言这三方面切实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音乐的辅助下通过朗诵来领略古诗文的音韵,对其心灵有所冲击,渲染情感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真实思想,看透诗文字面的内涵[3]。诗歌的传唱要掌握其中的韵律,初中语文的古诗文也是如此。教师可以根据古诗文的风格来选择相应的音乐,通过多媒体播放并配以相应的视频,让学生在音乐中诵读,继而形成艺术的享受感,沉浸其中,对诗文的内涵进行准确把握。例如,在解读《饮酒》时,诗人描述出悠闲的乡间情调既自在又舒适,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诵读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配以舒缓的音乐,指点诵读的节拍,让学生感受诵读时重音的运用,使“悠然见南山”一句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让学生仿佛已置身其中,体会诗人的心情。这时,教师暂停音乐,展示当时的人文背景和真实而又美丽的景象,辅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诗文的内涵,对诗文中的字句反复研读,从而品味诗文中独有的情趣,领会诗人的意志。接着,教师点拨:“最后两句诗有何用意?”学生反复诵读后得出答案:“它是整个结构中的关键,向我们展现了诗文的深意,引人品味。”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理解陶渊明当时的心情,轻松理解诗文内涵。

三、拓展资料,感知诗文深意

多媒体能够将历史与时代结合,让学生明白诗文的创作并不简单,其映射着当时诗人的美好憧憬及对当时环境的感慨等[4]。诗人在创作时也将自身的风格融入其中,所以同时期的诗人在措辞方面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巧用多媒体设备,将诗人所处的大环境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看待诗文,感知诗文的深意[5]。例如,在解读《岳阳楼记》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出多位文人对洞庭湖的描写和在岳阳楼上所题的诗文,继而与书本内容进行相应对比。为突显《岳阳楼记》的特点,教师通过多媒体来扩展相关资料,展示李白登黄鹤楼时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诗人如何通过精练的字句来使诗文绽放异彩。学生对于诗人的生平好奇,并质疑:“有了怎样经历的人才会写出如此这般的诗文?”这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内容,再配以讲故事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教师还可以在授课时以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诗文的深意。例如,在讲解李白的诗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杜甫的诗文,并向学生介绍杜甫是李白“粉丝”。初中生对“粉丝”这个词较为敏感,并好奇古人是如何诠释“粉丝”一词的,也就产生了阅读诗文的主动性,从而寻找到所需的答案,在无形中完成诗词的积累,也提升了鉴赏能力。这正是多媒体与教学整合的魅力所在。

四、影视重现,突破诗文难点

古诗文遣词造句的严谨性是现代文无法比拟的,彰显了古人的聪慧和中国语言的魅力,需要学生进行传承和发扬[6]。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重现诗文中真实的情境,让现代学生也能将思维反转至古代,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继而把握诗人的用词和其中的寓意,轻松地突破理解方面的难点,加深记忆,顺利完成背诵,积累知识和技能,提升人文素养。例如,在讲解《春望》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国破山河在”的场景如实地“搬”至课堂,凸显“破”字在诗句中的表达效果。接着,教师播放影视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深”字的用意,将“山河在”与“城春”进行对比,以“草木深”来描述当时的荒芜场景。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把握了“望”的深意,即其是一种翘首的期盼,更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明白“家书”为什么能“抵万金”,体会诗人急切的心情。学生通过影视片段理解了诗文的本质和其用词的精准,看似简单却涵盖无限的情感。在后续的学习中开始尝试在鉴赏诗文时结合时代的背景,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结 语

在初中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突破以往的固有模式,根据实际需求来巧用多媒体展现出古诗文的创造背景和作者从中寄托的情感等,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文意境,使其心灵倍受震撼,形成爱国情怀。在解读古诗文时,教师还要通过多媒体来扩展资料或借助影视作品再现当时的场景,使学生接触到书本外的内容,根据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感悟出人生哲理,形成正确的观念,陶冶情操,健康成长。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发现授课中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使多媒体与课堂做到行之有效的整合,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诗文古诗文意境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走遍万水千山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