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丽丽
(吉利学院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41423)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纲要发布一年多以来,各校各专业积极响应号召,投身思政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英语课程,尤其是专业课,因其特殊性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英文授课,课本内容通常选自国外期刊、杂志、书籍等,教授内容均为西方语言及文化,更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能够深入挖掘外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更加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好发扬、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使者。
基础词汇、语法的授课以学生预习自学为主,教师补充巩固为辅。英文词汇语法的思政,可以在讲解与考查中体现出来,并灵活结合国家、国际最新时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及批判性思维。例如,讲解initiative时,可借助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文本进行学习:“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译为“We consolidated the gains from the initiative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need to stay true to the Party's founding mission.”让学生在现成文本中体会词汇的名词变形及用法,同时坚定中国政治立场。再如,学习Green Bananas一课时,有两个较为重要的表达:“if not”和“be a/the product of sth.”。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意思、正确使用表达,可结合任何欲表之言、欲评之事进行造句分享。例如,有学生结合自身家庭趣事:“My grandparents take a wedding photo every 5 years.These photos,as a product of era development,record the progress of China's photography, if not the whole society, in the past 50 years.”巩固重点句型的同时,通过分享照片、讲述家人的温情事迹,向同学展示了中国摄影近50年令人惊叹的发展。从小家折射出大国的历史进程,激发了学生发现美的欲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语法的巩固方面,学生可发挥的空间更大更宽泛,只要正确套用语法结构,可以对任何社会现象、日常生活情景进行赞扬或批判。以虚拟语气为例,讲解练习可以结合历届奥运会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视频及事迹,让学生自由造句,对该语法进行强化训练。如:“Chinese athletes must have made painful efforts in their routine training to win the medals at the Olympic Games.”感受今日中国之强大的同时,更加明白运动员每一枚奖牌的来之不易,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取最好成绩,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除此之外,可以将词汇语法两者融合加入课程思政设计。这也是精读思政的最基础一环。
在基础单位词汇和语法中融入思政元素后,应重点考虑如何在文章内容的讲解上融进中国传统文化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本内容是一个单元的讲解重点,其文学性高,因而可以尝试从体裁、修辞手法、翻译等方面入手设计思政要素。例如,重点难点句子理解时,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中文诗句或四六字成语进行翻译。第九单元欧亨利小说«二十年后»,有一句话“The time was barely ten o'clock at night,but chilly gusts of wind with a taste of rain in them had almost emptied the streets.”其中“emptied the streets”即可译为“寥寥无几”“空无一人”。除此之外,«综合英语»一书基本为文学体裁,含有很多重要的修辞手法,可借助中文诗词等平行文本促进学生理解,令学生透彻掌握修辞,感受中文之美,同时对比中英文语言的差异。比如,文章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中,有这样两句话:“I moved in for the kill及 I zeroed in on the officer”,均使用了 hyperbole的修辞手法。为了充分理解“夸张”,学生可头脑风暴联想使用此修辞手法的中文诗词,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等。再如anadiplosis联珠法,可借助中文的顶真修辞加以理解,李白«白云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依,白云堪卧君早归。”通过复习中文诗句,深化对英文修辞的理解。«二十年后»中“Chicago...wants to have a chat with you.”是一句运用了euphemism的经典句子。这一写作手法在中文甚至日常用语中极其常见。学生在分享例子时,提到了中文的委婉语“喝茶”,此喝茶非彼喝茶,是被约谈之意,与文章的“have a chat”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学生分享自己去云南旅游时的见闻,提到从昆明进入大理丽江途中,导游及当地人会说“去歌厅唱歌”,也非字面意思,而有“去卫生间解手”之意,此乃新颖又有趣的生活委婉语。以上案例均为借助中文促进对英文文本和修辞手法的学习与内化,是在利用两种语言的共性特点,让学生在重新鉴赏中国经典诗词的同时,深刻体会中英两种语言的魅力与异同。
一篇文章词汇、语法、文本的学习是基础,主题的归纳是升华,是学生真正能从一篇文章中学到的最有价值、能深刻影响其为人处事的东西。一篇文章也许会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思政教育最大的作用体现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对积极正确的主题给予赞誉与巩固升华,而对学生展现出来的消极或不恰当的主题言论要予以关注与引导。
挖掘主题可以结合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展开并加以巩固内化。举例来说,在学习第五单元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排练同名戏剧,并在外语系内做汇报表演。通过自身参与、角色扮演与情绪投入,学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境,从而领悟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在小组讨论分享归纳的主题时,出现了几个对立的观点。有人提出,夜莺为了真爱牺牲自己的生命,说明真爱是无价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反驳的声音是,世间不存在真爱,爱情是廉价且无用的,因为夜莺认为的真爱其实只是假象,充满了物质的虚伪和瞬间的移情淡忘。针对略有极端的主题言论,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开展组间辩论赛,并做出归纳总结。令学生充分认识并摒弃不正确、消极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爱情和生命观,让学生明白真爱是宝贵且值得呵护的,但生命是一切的重中之重。除了表演、辩论,还可以参照不同的内容采用合适的课堂活动去挖掘主题。Message of the land一文通过记录对一对农村夫妇的采访,探讨了美国农村的城镇化现象,而这其实也是中国近些年来的真实写照。为了深入挖掘这一主题及社会现象,学生可利用自身资源去设计访谈,采访身边的农村老人,思考城镇化带来的深远影响。城镇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让空巢老人的现象日益加重,耕地的利用率日益降低,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以采访稿的形式写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与创新建议。除此之外,主题思政教育最好的体现就是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内化与升华。学习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时,作者为陌生人的善意而感动,学生也归纳了主题,要永远保持善良、相信善良。但为了更加深入体验、内化,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重点任务:在最近的一个节假日走出校园去帮助至少一个陌生人,或者感受陌生人对自己的帮助。再返回课堂时,学生积极主动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在列车上陌生人帮忙提行李箱、在地铁站帮助老人顺利刷二维码进站、在地铁上让座等一系列善意的举动。无论是被帮还是帮人,学生的一致反馈都是快乐。通过身体力行,他们切身体会到了kindness的巨大力量,感受到帮助别人自己会更加快乐。学生同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始终保持善良、传播善意、感受善意,这便是主题的真正内化,也是思政教育的真正意义。
因此,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应巧妙结合不同的文章主题,深入内化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是目前中国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外语教师需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打磨、精进思政能力,把如何挖掘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作为教学立意点与突破点。课程思政绝不是单纯地强行穿插政治教育,而是要完美结合所学内容、巧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个角度入手,让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英语学科教学。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应从教学小单位着手挖掘思政元素,在基础词汇、语法、文本内容、文章主题的教学上充分且灵活地融入思政要素。让学生在学好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中国文化,做好中西方文化的传播桥梁;同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