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辉
(安徽省宁国市第一初级中学,安徽宁国 242300)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对于抽象思维还不是很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如果采取传统的平铺直叙、背诵记忆的教学方式,就会加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枯燥性,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影响教学效果。情境教学可以将抽象、静止的语言符号直观化、生动化,使知识内容以一种可感、可视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产生情感与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1]。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难免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图画、生活、表演、案例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与学习相关的特定场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行为模仿和说明来理解相关知识,受到启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学科,是初中生的必修课,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践行社会道德规范,从而有利于落实育人目标[2]。
情境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多媒体、表演等都是创设情境的主要手段。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中收集、处理信息,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角色表演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情境的创设常常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设备凭借强大的图画、视频、声音等功能成为创设情境的主要工具。将其运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更好地融入文本学习。多媒体教学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拓展教学空间,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让学生在图文并茂、音形兼具的情境中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3]。
例如,在教学“让友谊之树常青”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朋友》,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思考这首歌蕴含的意义,使他们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友谊可以帮人渡过难关,为人提供精神支柱。友谊是夏日里一阵清凉的风,是冬日里暖暖的太阳。学生大多能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教师进一步引导:“朋友陪伴和影响了我们的一生,你想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种一棵常青的友谊之树吗?”由此顺利地导入新课。
在多媒体教学中,除用音乐渲染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直观理解。例如,在教学“延续文化血脉”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课件,如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从而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感情。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其是对生活现象的提炼和总结,以便教育学生遵守社会生活道德规则[4]。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很多内容无法深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将空洞、抽象的知识寓于丰富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理解和体验,形成正确的“三观”。
以“遵守规则”一课为例,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思辨能力尚未成熟,对规则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存在认知偏差,对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规则是自由的保障等知识的理解不深刻,他们遵守规则主要出于外在压力,规则意识不强。为此,教师以生活为素材、以情境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讨论、思辨,从而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对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了解多少、想打破哪些规则。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因而充分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说了很多想打破的规则,如必须穿校服、不能带手机、上课不能吃零食等。他们认为这些规则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如果学校、班级取消这一系列规则,会有什么结果?” 按照这一设想,学生得出“取消带手机的规则,学生之间会形成攀比之风,会将精力全都用于对奢侈生活的追求上,没心思学习,成绩下降,价值观扭曲,对身心健康带来消极的影响”的结论。如此,学生就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对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意识。
角色扮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知识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5]。
例如,在教学“尊重他人”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尊重他人有初步的了解,教师特别安排了两场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凭借生活经验,创造性地配以动作、表情。一场是穿着时髦的“贵妇”牵着一条狗在街上溜达,旁边的“环卫工”不小心碰到狗,这名“贵妇”就对这位“环卫工”破口大骂。另外一场是在学校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小明经过努力拼搏,打败了对手小刚,取得最后胜利,在比赛结束后,小明主动走到小刚身旁,与他握手道谢。通过两个不同情境的鲜明对比,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和劳动成果。这样,无须教师多加分析和解释,学生在表演中对尊重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们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也在表演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发展了综合素养。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乐于学习,主动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在充分认识情境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