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平台赋能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探索

2021-11-22 04:41:47孙芩颜陈胤编辑韩英彤
中国外汇 2021年20期
关键词:汇率跨境区块

文/孙芩 颜陈胤 编辑/韩英彤

在人民币汇率日趋双向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对外贸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我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仍有待提升。根据2020年外汇局对2400多家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仅有20%的企业能够严格遵照财务纪律,主动、及时规避汇率风险。调查还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习惯在汇率波动加剧时才进行汇率避险操作。

鉴此,我国监管部门一直在积极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今年6月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市场主体应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也强调,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个人,都要避免被预测结论误导。此外,地方监管机构也积极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如外汇局浙江省分局今年建立了外汇联络员工作机制,并与商业银行联动开展专项行动,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

在多方积极引导下,以笔者就职的杭州银行为例,企业客户逐步重视汇率避险工作的开展。近三年来,杭州银行开展外汇衍生品业务的客户数逐年增长,平均增长率达88%,交易量平均增长率达160%。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汇率风险管理应作为企业一项长期化、常态化的工作。

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尚待破解

作为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有义务引导并协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始终制约着银行精准把握企业汇率管理的真实需求。

目前,银企间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银行无法全面获取企业收付汇数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收支币种错配,是其汇率风险敞口的主要来源。即便目前经企业授权,银行可通过相关区块链平台查询其贸易项下的收汇数据,但暂时仍无法获得企业资本项下资金收付汇、进口付汇等其他数据,从而使参与区块链平台的银行无法获取企业全部收付汇数据,难以充分掌握企业的真实汇率风险敞口的管理需求。二是银行无法获取企业全部结售汇及外汇衍生业务信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日益常态化,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面对汇率波动抱有赌博心态,存在着全部敞口暴露或过度套保的情况,个别企业甚至在衍生品业务到期时无法足额交割。由于银行无法查询企业整体结售汇比率,以及在他行办理的外汇衍生品业务量和违约情况,从而在受理企业申请时无法有效判断企业的整体套保比例是否合理、企业履约意愿是否正常,也难以全面评估企业汇率管理情况,不利于对客户开展展业调查。

现阶段,由国内监管部门发起的区块链平台已有数家。针对上述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笔者建议,相关区块链平台可考虑结合前期经验,经企业授权后实现企业全量收付汇数据、结售汇率和银行间外汇衍生业务信息的共享与应用。具体流程建议如下:各家银行数据上链→区块链平台汇总加工数据→企业授权后银行获取数据。

步骤一:各家银行数据上链。银行为企业办理外汇衍生业务后,向区块链平台报送衍生业务办理明细,含业务品种、金额、币种、到期日等信息。

步骤二:区块链平台汇总加工数据。区块链平台汇总各家银行上报的外汇衍生业务数据,并结合国际收支和结售汇数据,形成企业收付汇量、结售汇率、衍生业务办理量、套保比例、衍生业务违约平仓量等数据,并按月度或年度进行展示。

步骤三:企业授权后银行获取数据。企业通过区块链平台向指定银行授权,被指定银行凭授权码获取企业上述数据。

跨境区块链平台汇率管理应用场景探索

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备案的首个区块链平台,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起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跨境区块链平台”)融合了“区块链技术+跨境金融服务”,建立了银企间、银行间的信息交换与核验渠道。自2019年3月试点运行以来,跨境区块链平台已陆续上线“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服务贸易税务备案信息银行核验”“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了多部门数据的共享和对接,在运用金融科技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银行防范虚假融资、重复融资方面,发挥了作用。截至2021年6月底,跨境区块链平台已累计完成融资900多亿美元,服务企业近800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5%以上。

笔者建议,未来银行可借助跨境区块链平台的独特优势,参照平台报关单核验及跨境信用信息查询场景设计思路,利用跨境区块链数据初步判断企业需求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非风险中性行为,并结合现场走访等方式,根据企业类型及实际情况,对其行为分别进行分析、引导,积极探索汇率管理的不同应用场景。

示例一,对于套保比例合理、有办理经验的企业,银行可即时受理申请,并针对其个性化需求为其定制组合避险方案。

客户背景:进口企业A有锁汇需求,希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锁汇成本。跨境区块链数据显示,其近三年套期保值比例均维持在40%—60%区间,办理品种包括远期、掉期、期权。

银行方案:银行可考虑为企业推荐进口客户普遍采用的封顶远期方案(远期购汇+卖出外币看涨期权)。通过该方案,企业A可在利用期权费降低远购成本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汇率上涨风险。

示例二,对于存在套保比例过高、频繁违约平仓等异常行为的企业,银行可上门走访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汇率风险管理等情况。若无合理理由的,银行可拒绝企业申请,并提供针对性引导。

客户背景:出口企业B认为近期美元汇率处于阶段性高点,向银行提出远期结汇申请。跨境区块链数据显示,该企业近两年套期保值比例分别为150%、0,且近12个月有4次违约平仓记录。

银行方案:银行可暂缓受理企业B的交易申请,并立即上门走访。在走访后,银行了解到企业B为主营纺织品出口的中小型企业,企业是否套期保值,基本是董事长“一言堂”决定,且其对汇率市场认知度一般。银行可正式拒绝企业B申请,并在跨境区块链平台做好登记。此后,可通过加强走访指导、分享同行套保案例等方式,逐步引导企业遵循实需原则,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

示例三,对于无衍生品经验的企业,银行可先对企业进行市场基础知识培训,通过降低衍生品业务保证金比例或为其主动核定衍生品业务授信等措施,降低企业套保成本,推动业务落地。

客户背景:出口企业C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不久,希望获取银行授信支持。跨境区块链数据显示,近年其海关报关量稳步增长,但无任何套期保值记录。

银行方案:银行可主动向企业C普及外汇市场基础知识,通过每日市场资讯发送、上门指导讲解等方式向企业宣传套期保值的重要性;同时,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其主动核定衍生品业务授信额度,引导企业尝试办理远期锁汇,树立汇率避险意识。

作为承载“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综合性平台,跨境区块链平台可以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并在推动应用场景创新、银企信息共建共享、中小企业精准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鉴此,银行应更好地利用跨境区块链平台进行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实现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猜你喜欢
汇率跨境区块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2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科学(2020年6期)2020-02-06 08:59:56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04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38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中国外汇(2019年11期)2019-08-27 02:06:30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6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