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有瑜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福建 三明 365100)
道德与法治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与法治观念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积极推进道德与法治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形式上都要不断的优化与创新,践行新课标理念,生活化教学是新时代比较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精选生活化素材充实课堂,开拓学生视野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例如:2020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国彰显了大国风范,在战疫过程中那些直面灾难的医护人员,那些直抵人心的感人事迹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人每一个事件都可以作为典型的材料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如在学习“生命的思考”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引入这些经典的生活化素材使学生能够对生命充满敬畏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或者通过引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案例、各地医护人员不顾安全支援湖北、党中央党基层团结一致应对疫情等,这些都是生活中鲜活的典型事例通过引入这些事例能够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更好的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另外,生活化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存在的困扰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与思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相关内容时,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做好情绪管理,学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产生一定情绪变化,致使学生烦闷低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以生活情境为依托,结合真实人物设定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需求,进而提升教学效果[1]。
课堂导入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导入质量能够促进课堂活动的有序开展,为了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就可以采取生活化导入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创造改变生活”相关内容是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创新带来的变化感知创新魅力,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近些年重大科技成果相关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如射电望远镜、太湖之光等等,通过引入这些视频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或者在学习“珍视生命”相关内容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样的生活新闻:一名初中生由于压力过大跳楼自杀,观看完新闻后教师可以趁机说道这样的案例真的是让人感到惋惜,同学们你们都处于大好年华生命是宝贵的,无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都要珍惜生命,通过导入这样的真实案例使学生进入到特定情绪中更好地领悟生命价值[2]。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内,也要向课外进行延伸,使学生能够灵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课堂外验证学生的学习成果,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生活化课外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实践体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等相关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寻找帮扶对象、组织捐款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帮助他人。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情感与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有些学生追求个性化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这些新生事物或者新鲜话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法律在我们身边”相关内容时,可以以《今日说法》中的案例为话题组织学生探讨分析,使其灵活应用法律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另外,也要为学生布置课后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增加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课后探究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拓展,应用具体知识指导现实生活,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完“建设美好祖国”相关内容后组织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调查小区内的卫生死角,思考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或者设计优化方案,最后应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高尚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能脱离生活,要将生活化知识融入课堂中,精选生活化素材,创设生活化情境,实现教学空间的生活化,布置生活化实践活动,结合生活现状与学生的生活需求开展教学活动,更好的发挥出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