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皎佼
(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安徽 蚌埠 233000)
高中体育课外训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运动项目,它还具备时间自由的优势,因此,高中学生愿意通过参加课外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与此同时,高中学生在参与课外训练时,还可以有效地增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的建立。因此,高中体育课外训练能潜移默化地提升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素质。
一方面,受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很多高中体育教师仍然将体育课程视为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途径,认为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就可以满足高中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目标,对课外训练抱有忽略态度,没有认识到课外训练对提升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价值。因此,造成很多高中在开展课外训练时,体育教师不参与,仅安排学生干部去组织和开展,导致课外训练欠缺实效性。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家长的观念也直接影响课外训练的开展。多数高中学生家长将课外训练看作浪费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又直接影响了高中学生参与课外训练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导致高中学生认为参与课外训练会影响学习,不愿意参与课外训练。
一方面,很多高中在进行各个学科资金分配时,都会将其他学科用剩下的资金用于体育教学,导致高中体育课外训练场地、器材资源的匮乏。有些高中体育课外训练器材老旧,存在诸多隐患,很可能造成高中学生在进行训练时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但由于资金有限无法修整和更换器材,制约了高中体育课外训练的开展。另一方面,多数高中缺乏进行课外训练的体育教师专业人才资源。由于高中体育教师的薪资低于其他学科教师的薪资,但是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又较大,因此,很多高中体育教师不愿意去组织课外训练活动,或者在组织课外训练活动时敷衍了事。同时,有些高中体育教师年龄较大,他们不懂现代体育课外训练的内容和重点,无法为高中学生提供符合时代特性、具有实效性的课外训练。
安排高中体育课外训练活动时,常出现活动形式偏向于竞技体育的情况,不利于高中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提升。开展高中体育课外训练的目的无非是促进高中学生自主参与课外训练活动,充分调动高中学生参与课外训练活动的积极性,提升高中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高中学生身心素质。但是,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开展的课外训练活动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高中学生对设置的课外训练内容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导致其对参与课外训练丧失兴趣。同时,督促高中学生参与课外训练是希望能够在课余时间放松身心,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但有些高中将课外训练活动设计为竞技性活动,偏向于竞技体育,使高中学生参与后身心俱疲,这样的内容设置违背了开展课外训练的初衷。
一些高中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是体育教学的唯一场所,高中学生在课外进行体育训练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这种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完全割裂的错误观念,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很多高中学校体育课外训练中缺乏对高中学生的运动健康指导。与体育课堂训练活动相比,高中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体育训练很少有教师的监督与管理,加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运动健康知识教育,导致高中学生在课外训练中频繁出现运动损伤,如擦伤、撞伤、扭伤等。运动损伤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高中学生的健康,阻碍了高中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且降低了高中学生的课外训练实效,还有些高中学生对课外训练产生恐惧心理。
高中各级领导、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对体育教学课外训练引起重视。一方面,高中各级领导及体育教师要转变对高中体育课外训练的重视程度,加大人力、物力的支持。高中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目前的高中教育更偏向于素质教育,并认识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高中各级领导要对高中体育课外训练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及时修整和更换课外训练所需的场地及器材,保障高中学生参与训练时的安全。与此同时,还应为高中体育教师提升福利待遇,并对其进行定时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组织高中学生参与课外训练的积极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家长也要深刻意识目前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转变自身陈旧观念,积极配合学校,让高中学生敢于参与、积极参与、自主参与体育教学课外训练活动。
让高中体育课外训练变得充满文化氛围、活跃的关键和核心是激发和调动高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组织好课外竞赛项目的竞赛形式。高中体育课外训练活动可以为高中学生按照月度、季度、年度来进行课外训练竞赛,使高中学生在参与课外训练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竞技意识,并带着好胜的决心去参与课外训练活动,从而激发高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竞赛要进行合理规划,不可太过频繁和死板,以免造成高中学生的排斥心理。例如,组织花样篮球、互帮互助马拉松、排球游戏等课外训练活动,使高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参与活动,更有助于提升课外训练的实效性。
高中体育课外训练方式有很多种,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基础体育活动,卫生与保健、体育概述等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宣讲等。因此,学校在开展体育课外训练时,可以为高中学生安排有利于其强身健体的各种体育项目,也可以让高中学生依照自身的实际运动技能水平来选择自己想要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课外训练项目,这样可以实现高中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类型的学生参与课外训练活动的需求。例如,在高中体育课外训练时,可以加入体育舞蹈、花样轮滑、跆拳道、瑜伽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使高中学生在体育课外训练时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自己喜欢的训练活动,以此来提升高中体育课外训练的实效性。
高中体育课外训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它能让学生在一种时间相对充裕、场地自由、运动项目自由的氛围下进行体育运动技能的练习。在课堂上,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运动理论和体育运动技能讲授、示范给学生。课下,体育教师通过巡查、观察学生在课外训练中的各种表现,用笔纸记录或用手机拍摄下来。下一堂体育课上课时,体育教师就将这些文字记录和图片、视频信息展示给学生,让高中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另外,体育教师还要观察高中学生课下训练的兴趣爱好,然后将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以此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应以“课外训练+体育比赛”为核心,完善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课外训练和体育比赛是一支高水平运动队的两大支柱。课外训练是体育比赛的基础,而体育比赛是课外训练的“试金石”,它又反过来指导课外训练。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中首先要保证运动队的课外训练时间,在不影响高中学生文化课时间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课外训练计划。然后,要建立完善的体育竞赛制度,在定期组织校内体育比赛的基础上,要求体育教师带领运动队积极参加校外举办的体育比赛。
校领导要动员全校体育教师,让他们从课内走向课外,做高中学生课外训练的监督者、引导者和帮扶者。为了弥补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运动健康教育力度不足的问题,体育教师要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对高中学生运动健康知识的教育。体育教师要教授学生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为缓解体育教师的监管压力,学校可以选拔、培训一些课外训练助教,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外训练运动健康指导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