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自来 兴趣自能添
——试析如何打造初中语文趣味课堂

2021-11-22 02:46
名师在线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师应文本情境

吕 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二中学,福建南平 353400)

引言

初中生思想比较活跃,会对语文文本形成比较独立的认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展开教学设计,借助更多辅助手段,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构建高效趣味语文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围绕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形成。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1]。

一、创设灵动情境,激发生本学习兴趣

当前阶段,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灵活创设情境,以提升教学适配性。投放高质问题、设计游戏活动、展示媒体信息、设定阅读任务、示范诵读课文等都属于情境创设方式,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总结适合的情境方案,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从而有效提升训练效果。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环节,利用直观信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时,教师可以进行情境创设:“‘隔壁老王’是网络热词,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被叫作‘老王’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它的题目就叫‘老王’。这个老王是杨绛笔下的人物,他到底长什么样子呢?阅读课文,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老王。”学生听到教师的话语,阅读兴趣顿时被激发起来,纷纷进入阅读。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探讨个性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对“老王”形象进行讨论时,学生会给出不同的阅读见解。

教师对文本人物进行重点推荐,由于语言设计带有一定趣味,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入文本展开相应阅读,重点关注“老王”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核心内容,在多重互动交流中达成学习共识。创设教学情境并非必须使用辅助教具,教师的生动讲解,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合作活动,强化生本互动体验

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利用多样的合作形式,为语文课堂带来更多亮点。诵读比赛、课堂辩论、知识竞答、师生互动等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也应针对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匹配性设计,以使教学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模式,教师应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其实践价值是显而易见的[2]。

进入文本阅读环节后,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教学《最苦与最乐》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互动任务是探讨问题:“作者说‘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对此持什么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面对这个话题,学生给出了多种多样的观点,营造了活跃、积极的课堂互动交流氛围。有的学生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认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一定要承担相应的一分责任,不然其人生就没有价值。也有的学生认为,责任和快乐结合到一起,我们就有了生活感知体验,当我们完成了一项任务,自然会产生成就感,这就是责任和快乐的结合。

教师布置了课堂讨论任务,设计了讨论话题,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正常的。无论学生持何种观念,只有经过交流探讨,才能产生相互的认同感,这样的交流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堂互动的顺利开展。

三、创编演绎剧本,丰富生本感知渠道

课堂演绎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课本剧的创编和演绎活动,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初中生比较关注课本剧演绎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创编课本剧,进行课堂演绎,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课堂演绎活动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助力,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例如,在教学《卖油翁》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先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扫清文字障碍,梳理基本情节。当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后,教师便可以布置课本剧创编演绎任务:同桌两个人进行合作学习,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两个人物角色,编创台词,并准备参与课堂演绎活动。学生接受创编演绎任务后,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解决学生在彩排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顺利进入演绎环节创造良好条件。在课堂演绎环节,参与演绎的学生大多表现出色,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演机会。

教师布置课本剧创编演绎任务,让学生积极准备,在演绎中大胆表现,能够使学生收获更多生动的学习体验。课堂演绎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应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确保课堂演绎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创新读写训练,构建生本学科认知

读写训练是语文训练的基本方式,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改进意识,对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组织等进行积极探索,推出适切性更高的训练任务,为学生提供读写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教师应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促进读写融合,利用多变的训练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训练体验,促进学科认知的顺利内化。学生对一些趣味性、开放性训练活动兴趣较高,教师应做好针对性设计。

读写结合形式众多,教师在进行创新设计时,应抓住学生的心理诉求。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教师先与学生一起鉴赏课文内容,对相关描写内容进行详细阅读,找出描写方法,体会其运用效果。在进行读写训练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校园中,可要求学生现场观察并描述花园中的植物。因为有了文本阅读经历,学生大多能够借鉴课文的描写方法,展开观察和习作设计,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的习作情况进行观察,适时作出学法指导,确保读写训练顺利开展。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可要求学生当场诵读自己的习作内容,并组织学生展开深度评价,对习作的优缺点做客观梳理,为学生提供更多修改建议。教师应对一些典型佳作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学会专业点评。

教师布置特殊的读写训练任务,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观察和写生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对现场观察和写生活动有比较强的认同感,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对应设计,能够丰富训练视野,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自然是读写实践的大课堂,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要求进行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学习认知。

结语

语文学科教学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激趣角度展开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能够为课堂带来强劲的生命力,为语文教学注入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文本情境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