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娟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青少年业余体校 广东 广州 510900)
单词的掌握是小学生展开英语学习及能力训练的基础,随着年龄段的上升,学生需要掌握的单词量及单词本身的复杂度也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死记硬背的词汇学习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多元单词的掌握需求。因此,小学英语教师极需探索运用自然拼读法等类的新颖、高效的词汇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其精髓从而突破现有的学习困境,有效夯实词汇基础,继而更为高效地展开听说读写方面的学习与训练。本文研究重点在于以游戏化方式探索自然拼读法在单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游戏化氛围来激发学生单词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趣味、丰富的游戏活动来让其将所认知的自然拼读规律进行迁移实践,使之能借由自然拼读法而有效认读与掌握词汇,且全力夯实语言基础及应用能力。
1.1 游戏教学的整体规划。在基于自然拼读法的单词游戏化教学探索中,教师的整体规划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实际教学需要向学生讲授一部分的自然拼读规律与知识,让学生初步习得与掌握,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这一步骤确保学生对自然拼读概念的有效输入。第二部分是设计一些游戏来组织学生将刚刚掌握的自然拼读知识运用于实践,借由实践达到良好的内化效果。结合这种教学规划与思路,教师可对单词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更具层次、更为高效的设计研究,从而有效衔接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输出过程,促进对自然拼读法的见解认知和对词汇的巩固掌握。
1.2 “金手指”的游戏组织。明确了单词游戏化教学的整体规划之后,教师便要基于自然拼读法的相关教学需求来进行游戏的设计研究。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基础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后,能够借由游戏完成基本的辨别实践与强化巩固。
比如在教科版五年级,Module2“Abilities.”,unit4“Can you do my homework?”教学中,教师教授了“pr”、“br”、“cr”、“fr”与“gr”等辅音字母组合的自然拼读规律,期间也以“Pretty”、“Cream”与“Brown”等单词为例组织学生更为深入地分析了这些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使之能够获取对自然拼读法的高效掌握。在这之后,为了促进学生对本课词汇的学习,教师可设计一些基础类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自然拼读规律来有效解读新的词汇,让其能够在对自然拼读法的实践使用中获取对新词汇的掌握,并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自然拼读法的认知了解。比如“金手指”这一活动。
此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全体学生的切实参与,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各组语言水平相当,实力均衡。组别划分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书写陈列“pr”、“br”、“cr”、“fr”与“gr”等辅音字母的组合,再挑选两个小组进行比拼,具体需挑选两组中各一人到黑板面前,接着教师便可拿出题板面向讲台下面的其他同学,题板上写有本课“Grant”、“Bright”、“Brave”、“Cries.、“Practice”与“Grow”等重点单词。在教师出示题板后,讲台下的学生需根据题板的提示读出相应单词的发音,而黑板前的两个学生再听到同学们的发音后,将运用刚刚掌握的自然拼读规律,对发音进行解读,分析单词发音所涉及的辅音字母组合类型,从而快速的在黑板上指出相应的字母。比如教师出示题板“Brave”,下面同学大声读出后,黑板前的同学经由自然拼读法的判断,捕捉到单词含有的发音,那么便可迅速地指向黑板“br”这一组合。
这一游戏表面比拼的是学生的反应灵敏度,实际上并非如此。学生反应的灵敏程度取决于其对自然拼读法的掌握效果,而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自然拼读法有效辨析词汇的语素及发音,才是影响其做出反应速度的重要原因。在这一游戏活动中,讲台下面的同学进行的是基于自然拼读法的拼读练习,而讲台上黑板前的同学进行的则是基于自然拼读法的拼写式的练习与反应。这对于学生自然拼读法的巩固习得与重点单词的掌握而言,都具有相当好的作用与效果。
上述游戏要求学生能基于自然拼读法对英语单词进行基本的辨识与判断,属于较为基础的内容,而后教师应当在词汇教学中加大难度,设计一些进阶的复杂游戏组织学生基于自然拼读法而深入研究单词知识。
2.1 “击鼓传花”的游戏组织。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的高效记忆,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自然拼读法链接新旧知识,探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其在深刻感知语言规律的同时提升对新知的内化习得效果。根据这一方面的教学需求及期望,教师可设计与组织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基于自然拼读法进行强烈的头脑风暴,极尽所能地发掘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的同化新知于原有认知体系中,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知识认知体系。
以教科版五年级,Module1“Hobbies”,unit1“What's your hobby?”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自然拼读知识在于“pl”、“gl”、“ft”与“cl”等方面的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律讲解。通过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很好地拼读与拼写本单元“Plant”、“Blind”、“Flag”与“Flower”等词汇。基于自然拼读法而获取对这些单词发音的掌握,加之在课文解读中对这些单词含义的了解,学生便能在音、行、义方面获取对单词的充分理解和掌握。进行了如此的输入学习后,教师可设计“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展一场与之有关的头脑风暴。
该游戏可分多次展开,每次活动开始前,教师都可提示“Boys and girls, you should have a brainstorming and think about the letters on pr/bl/cl……”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充当击鼓人的角色来对学生的游戏过程进行调控与组织指导。此外,教师可以自主操控多媒体播放充当“鼓声”的音频,而在“花”的准备方面,可组织学生自主制作,也可从生活中选择相关材料代替。游戏开始时,“鼓声”也就响起,学生为了在此次活动中能有所良好表现,会在教师提出游戏活动时,便对本课的辅音字母组合进行深入思考,积极链接自己所学过的各类单词,还会联想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所认知的一些拓展单词,发掘其中的自然拼读规律而有效应用于游戏参与中。
比如在围绕“cl”这一辅音字母组合展开的一轮“击鼓传花”游戏中,当鼓声落下时,“花”落到了小明的手中,那么小明可基于对“cl”字母组合自然拼读发音的了解,提出自己所认知的词汇“clap”。在小明说出并得到认可之后,鼓声继续响起,“花”也继续传递,而当鼓声再次落下时,“花”传递到了小丽手中,那么小丽也需根据“cl”的自然拼读规律,回答出自己所知道的词汇如“Clever”,而后继续以此方式进行游戏。在此期间,若出现部分同学不能马上反应或回答出与辅音字母组合自然拼读规律相关的单词,那么便需要当即表演一个短时节目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唱一段英文歌或表演一段舞蹈等。在这场游戏中,学生能将新学的“Plant”、“Blind”、“Flag”与“Flower”等词汇知识与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进行关联思考,深入把握这些看似并不相关的词汇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洞察出语言的规律,最终将新知更好地同化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增强对本课所学单词的充分习得。
2.2 “摘苹果”的游戏组织。除了链接一些旧知识来增进学生对自然拼读法的感知,促进学生对新学词汇的内化与掌握之外,教师还可拓展一些学生未学到的单词深化学生对自然拼读法的实践使用,使之能够借由自然拼读法在习得课内新知的基础上更好地延伸拓展,弥补自身薄弱的知识储备。比如在教科版五年级,Module3“Daily life”,unit5“Where is Ben?”教学中,学生能够学习到“sp”、“st”、“sk”与“str”等辅音字母组合的自然拼读知识,获取对本课“Sport”、“Skating”与“Stumble”等词汇的良好认知,加之在课文解读时对这些词汇含义的了解,学生便能从形、音、义三个方面有效的掌握这些新词汇。在进行了这样的学习之后,教师可展开“摘苹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基于自然拼读法的游戏活动中对一些拓展类的词汇知识加以良好的“拼写”训练。
针对该游戏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用胶水、纸板等材料制作两颗苹果树模型贴于黑板上,在制作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来体验这一趣味化的过程,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此外,还需制作26个字母所对应的苹果形卡片,并在两棵树上各贴26个。而所制作出的两颗树,则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学生之间的游戏竞赛。当游戏开始时,教师应当要求某两个学习小组各派出一名成员参赛,两名参赛成员分别应对两颗苹果树模型并等候教师的指令。待学生准备好后,教师可以输出“Strom”、“State”、“Speed”与“Struggle”等拓展性质的词汇,要求学生在自然拼读法的基础上对这些词汇的结构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所分析出的结果从模型树上摘下相应字母的苹果卡片。当第一位参赛成员作答完毕后,由教师评估是否准确,若准确则暂停对该组的计时,若不准确则需组内其他成员进行替换,而在替换的过程中仍需保持计时,直至该组完成这一轮比赛。游戏最后,教师应当对各组所用时间进行统计,用时最短且错误最少的那一组即为获胜。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历经的头脑风暴都是基于自然拼读法的拼写思考。比如小明同学在参赛中听到了“speed”这一词汇,那么便需要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sp”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律以及以往所学到的“ee”元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律共同分析得知该单词的具体结构,而后快速摘取苹果树模型上的相关字母展示给教师看。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在拓展单词的结构考量中切实运作自然拼读法则,从而更好地提升对自然拼读法的习得与掌握能力,并借此游戏扩展更多的词汇知识,有效夯实语言基础。
以上方式大多是基于单词本身的研究分析,通过自然拼读法的渗透,让学生在游戏的参与和体验中拓展扩充对所学词汇的深刻理解,有力夯实语言基础。然而,除了基于单词本身的研究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新授单词带入句子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并指导其运用自然拼读法去解读与组建句子,使之能够根据句子语境而强化对词汇的认知与实践的内化效果。鉴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类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在句子语境中习得词汇。
3.1 开火车——共同阅读。在自然拼读法学习的初步阶段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基于自然拼读规律对单个词汇进行精准的发音,在之后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加大教学的难度——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因为一个单词的单独读法与它在某些句子语境中的读法会有些许不同,如“not at all”需要将各部分词汇连读,那么学生在读这一句子时就不能将其中单词的读音进行常规的叠加。这便是单词单独读法与其在句子中读法的差异。教师在基于自然拼读法的单词教学中也应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便需要积极结合语篇或语段,组织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自然拼读及词汇训练。
比如在教科版四年级,Module2,unit3“It's time to get up.”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g”、“ea”、“er”与“ew”等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自然拼读规律,教师可先就“try and read.”部分的词汇为学生深入解读这些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自然拼读规律,让学生结合示范词汇获取对这些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的确切认知。接下来教师可结合课文或者自主拓展一个语段、语篇,组织学生进行“开火车”的游戏活动。比如可针对“Read the short passage aloud”这一语段, 要求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小组的对接阅读。
此外,教师应将班级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进行分组,采用计时的方式进行游戏竞赛,不同的学习小组依次进行游戏。假若从A小组开始,那么该组的第一位学生便朗读该语段的第一句话,教师则以裁判的身份进行评判,若没有问题,第一位学生后面的那一位组员便需要马上开始朗读第二句话,以此类推直到朗读完该语段。如果期间一些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那么教师便应当马上暂停游戏,让该组成员帮助该学生矫正读音。再由该学生朗读这句话,获得认可后游戏方可继续。以此方式由小组共同完成对语段的朗读,面对组内个别成员出现的发音错误,也需小组内快速的、及时的进行解决,最后由教师对各组的用时加以统计,评选出最优。
这样的活动方式是对学生所掌握的自然拼读法规律的一种综合考察,在游戏期间,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在本课中掌握的自然拼读规律去拼读语段中的一些新词汇,还要运用以往所学过的自然拼读规律精准地读出其他词汇。而在所有小组完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发音失误加以矫正,为之再次梳理自然拼读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针对一些学生所忽略的“连读”、“重音”与“弱读”等问题加以指导,让学生在确保发音准确的情况下,用更为专业的腔调与技巧输出英文语句,从而提升语用表达的效果。
3.2 开火车——语用实践。通过上述游戏活动,学生能够在阅读语段的句子语境中获取对词汇的认知,并通过自然拼读法与有关发音技巧的指导,去了解词汇最为专业的发音方式。这是一种基于语言输入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自然拼读法的使用中有效了解其中多元词汇的发音,以便学生详细的解读句子语境含义。除了这种语言输入的游戏活动之外,教师也可以开展语言输出类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探寻对词汇发音与用法的了解再自行组建有关词汇的语境句子,让其能够对词汇进行迁移使用,增进内化效果。
比如教师可对上述“开火车”的游戏活动进行创新设计,仍然按照上述分组方式,但是具体的游戏内容则变成了以下形式:在分组之后,仍然按照计时的方式进行游戏竞赛,不同的学习小组依次进行游戏。以A小组为例,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应当告诉该组第一名学生一个本课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如“er”,那么该名学生便需要结合题目马上联系在本课或者以往学到的一些单词,并准确地朗读单词和组建相关语句。比如基于“er”,A小组第一名学生说出了“Gardener”这一词汇,然后积极运作思维又输出了“The gardener works in the garden”这一语句。教师在此过程中仍然以裁判的身份进行评判,若无异议,则后面一名组员需要马上开始输出有关“er”自然拼读规律的其他词汇并组建出相应的句子,若这名同学回答错误,那么教师应提出异议,在该组成员帮助该学生纠正之后再继续。
这样的“开火车”游戏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的语言输出,是其在掌握自然拼读规律并了解词汇语用功能之后的综合输出。期间,学生不仅要基于对所学单词自然拼读规律的掌握而正确发音,还要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单词含义及用法组建语句,全面化思考,切实进行迁移输出而增进对词汇的充分内化。
围绕自然拼读法深入研究小学英语单词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教师应设计与开展更多丰富、有趣且具有实效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自然拼读规律的掌握与实践,使之能够在繁琐复杂的词汇学习中积极链接新旧知识夯实现有基础、扩充知识储备且对接迁移训练而促进语用发展,最终达到提升单词学习效率及语用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