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天来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20世纪以来,研究者多直接运用奥斯汀基于日常语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和舍尔对施事行为的分类来分析文学文本。然而,文学文本的参与者层次和施事行为承载符号往往比日常语言复杂得多。文学批评家米勒提出了适用于文学文本的言语行为理论,但并未对施事行为进一步分类。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补现有言语行为理论,以准确描述文学文本所实现的言语行为。
文章在对现有言语行为理论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区分关于言语行为理论的两对重要概念,探索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实现言语行为的类型,并以小说《米德尔马契》为例,深层解析文本实现的多种言语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言语行为理论最初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1962)提出,他认为语言不仅是在陈述事情,还能做成事。奥斯汀将完整的言语行为纵向抽象为说话行为(locutionary acts)、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s)和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s)。说话行为即说话本身所构成的行为;施事行为指说话者在特定语境下赋予话语某种语力;取效行为指说话行为和施事行为对听话者所产生的结果。他还进一步根据言外之意将施事行为分为:评判(verdictives)、施权(exercitives)、承诺(commissives)、表态(behabitives)和论理(expositives)。但Searle认为Austin对施事行为的分类缺乏严格的标准,更像是对施事动词的分类。Searle(1975)根据话语目的、心理状态、适合方向和命题内容,将言语行为分为五类:1.阐述类(assertives),例如陈述、建议、夸夸其谈、抱怨、宣称和报告;2.指令类(directives),例如希望或者愿望等;3.承诺类(commissives),例如承诺、意欲等;4.表达情感类(expressives),例如抱歉、感谢、遗憾和祝福等;5.宣告类(declarations),例如命名、任命或者宣称等。维索尔伦、梅伊和莱文森都曾表示舍尔的分类缺少统一的标准,不能穷尽。利奇从人际交流的角度提出了断言、命令、承诺、否认、描述五种施事行为。其他语言学家也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案,但都未能超越舍尔的分类。
奥斯汀和舍尔认为文学语言是虚构的,不符合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但在言语行为理论形成后的20余年里,文学语言实现的言语行为引起语言学界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普拉特(1977)充分论证了“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并无二样,深入探讨了言语行为理论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与意义。奥曼(1980)、辛普森(1992)等从理论层面对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语篇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讨论。1991年,赛尔主编的《文学语用学》的问世,文学语用学(Literary Pragmatics)已具备独立学科的雏形。文学语用学将语用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坚持“从上至下”与“从下至上”视角结合,把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看作是动态交际过程。梅伊(2006)特别强调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性”与文本的声音,他认为良好的互动性是成功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
以德曼、德里达、米勒等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派学者,认为文学可以做事,并探索适用于文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其中米勒(2001)提出了文学言语行为理论:1.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言语行为;作者的创作是做事情,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将事物放入语言中;2.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者和人物可能发出言语行为,如承诺、宣言、借口、否认、见证行为、谎言、决定等;3.读者,相应的教学行为、批评或非正式的评论,也可能通过将阅读放入词语中而做事情。米勒(2005)还运用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亨利·詹姆斯不同时期的小说。米勒的言语行为理论虽然针对文学言语做了相应变异,但其并未对作者与读者间的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明确的分类研究。
国内少数学者尝试对作者与读者间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马大康(2015)将文学话语行为视为由表述行为、建构行为、指涉行为三个不同维度所共同构成的行为系统。他指出文学话语三个维度的行为共存并相互作用,导致话语功能变化,因而产生复杂的文学活动。然而,这三种行为并不能概括读者与作者间所发生的言语行为。王汶成首先区分宏观言语行为与微观言语行为,宏观言语行为即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的言语行为,微观言语行为则指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言语行为。王汶成(2016)把文学话语施行的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两类。他认为直接言语行为,即美悦型的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告知型、传情型和劝导型。王汶成对直接言语行为的阐释更像是对文学形式的研究,没有彻底从行事的角度进行分类。向明友(2018)依循韩礼德的言语交际观,以给予和求取为参数,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框架内尝试把施事行为区分为:求取式言语行为、主动给予式言语行为和回应性给予式言语行为三类。这种分类虽然为施事行为的可能方向做出了进一步阐释,但似乎并不适用于分析书面语言实现的言语行为。
根据奥斯汀的三分法,文外言语行为可以抽象为:说话行为,即作者用文字构建文学作品的过程;施事行为,作者在文字加入多种目的,以对读者思想与行动产生多种影响;取效行为,读者因阅读文学作品而产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书面语言实现的言语行为,由于媒介的特殊性,其传统意义上的取效行为常常具有延迟性,特别是通过文学文本实现的言语行为,参与者双方被允许不处于共时时空,因此这种特性表现得更加明显。读者通常不可能像奥斯汀例子里的听话人那样,听到即做出行动——打开窗户。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首先产生的是思想上的变化,即思想取效行为,这种思想变化可能随即就会促进读者行动(当读者正经历某些相对应事件时),完成行动取效行为,也可能表现为在以后应对其他事件时相应的行动取效行为。具体的取效行为还会因为文本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尽相同的表现,本研究不予讨论,进一步纵向抽象取效行为主要为了对文学文本实现的文外言语行为及其分类进行更细致的描述,其他内容将另文探索。
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初期,就对其参与者的身份进行了限定。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言语行为的两位参与者,即说话人和听话人,是处在同一语境下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从奥斯汀“无意识”限定的参与者标准来看,小说角色不属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之间对话所达成的言语行为也因此不是真实发生的言语行为,而是小说作者高度凝练日常言语行为而形成的一种虚拟言语行为。那么真正通过文学文本而实现言语行为的是谁呢?实际上,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才是言语行为的真实参与者,尽管他们可能没有生活在共时时空,但作者确实通过小说文本进行了说话行为和施事行为,读者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取效行为。
王汶成将小说作者与读者间的言语行为定义为宏观言语行为,角色间的言语行为定义为微观言语行为。本研究认为应该用文外言语行为和文内言语行为这一对术语取代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原因如下:1.宏观与微观是包含关系,若从这一层关系推断,宏观言语行为包含微观言语行为。但实际上,真实不包含虚拟,作者与读者之间真实发生的言语行为不包括小说角色间的虚拟言语行为。但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否认文内言语行为是达成文外言语行为的手段之一,它同小说中的语言一样,促成文外言语行为的发生。2.宏观包含历史、心理等多种因素,本研究的关注点在于语言意义传递,因此,文外言语行为和文内言语行为这一对概念更贴合论文研究内容。文外与文内两种言语行为不是各行其是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文内言语行为为实现文外言语行为做贡献。文外言语行为起纲领作用,指导文内言语行为进行。
本研究以话语目的为标准,尝试进一步将文外言语行为横向分为:建构型、告知型、表达型、劝导型、教诲型五类。文章通过对小说《米德尔马契》实现的文外言语行为进行探讨,以进一步阐述五种文外言语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话语本身存在于一定的情景语境当中。如果参与者之间缺失支撑言语行为发生的必要信息,则需要通过建构型言语行为补充。奥斯汀并没有关注到此类言语行为,因为他设定了一系列适切条件,以确保参与者双方可以正常达成言语行为。假设A想询问T,他/她应该怎样解决与B之间的矛盾。但T不知道A和B之间发生了什么,所以A不能直接说:我怎样与B和好,因此,A必须先通过语言向T构建他/她和B之间的情境,进而填补其与T之间的信息差。事实上,用话语填补信息差这一行为,就是建构型言语行为,其言外之意就是为后续施事其主要言语行为建构情境。而创作小说,作者首先要用语言先建构一个虚拟世界(包括背景、人物等),才能展开其他情节,实现多种言语行为。米勒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詹姆斯的小说过程中,也展现了其建构型言语行为观。这种建构不仅体现在文学文本的开头,更贯穿其始终,是其他言语行为产生和实现的基础,任何言语行为的实现都离不开建构类言语行为。建构型言语行为包括总体背景建构型、场景交替建构型等。例如,爱略特在《米德尔马契》第一章建构女主角布鲁克小姐:
“Miss Brooke had that kind of beauty which seems to be thrown into relief by poor dress.Her hand and wrist were so finely formed that she could wear sleeves not less bare of style than those in which the Blessed Virgin appeared to Italian painters;and her profile as well as her stature and bearing seemed to gain the more dignity from her plain garments,which by the side ofprovincialfashion gave herthe impressive of a fine quotation from the Bible,—or from one of our elder poets,—in a paragraph of today's newspaper.She was usually spoken of as being remarkebly clever,but with the addition that her sister Celia had more common-sense.(Eliot,1871)”
说话者(爱略特)为了使听话人(作为读者的笔者)融入虚拟语境(米德尔马契小镇),配合其完成告知、表达、劝导、教诲等一系列行为,就必须用语言建构米德尔马契小镇,展开小镇人物关系网。第一章第一句,爱略特在语言形式上选择后置定语从句,拉长虚拟主角布鲁克小姐入场前时间,增强神秘感。在词块的选择上,爱略特选用“Miss Brooke”而不是主人公名“Dorothea”是为了建构其社会身份——布鲁克家族;“be thrown into”采用夸张手法,更有力地展示布鲁克小姐超脱的气质。接下来,爱略特将镜头由远拉近,同笔者一起以第三人称视角定位到布鲁克小姐手腕之间的细节,将布鲁克小姐的衣袖夸张比喻为意大利画家笔下圣母的衣袖并从读者的角度评价:这样朴素的穿着反而更突出布鲁克小姐的美丽,使读者感受到一位穿着老派的美女走近了,同时渴望更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她的着装这么朴素又老派?通过将其与时髦女郎和妹妹西莉亚比较,爱略特构建了布鲁克小姐的性格特点:聪明却思想上略显守旧与刻板,进一步充实布鲁克小姐这个人物。这让读者对小说故事情节有更多的代入感,不自觉地为布鲁克小姐寻找“宿主”,将其身份、地位、外貌、性格、内心活动和生活状态中的一项或者几项等同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某个人或某类人。在寻找宿主的同时,不自觉地参与到后续的故事中。爱略特也因此完成了其初步构建行为。
告知型言语行为指作者通过文学文本告知读者某些观点、社会规则和普遍情况等。例如,爱略特在《米德尔马契》中告知读者人类普遍心理:
“Away from her sister,Celia talked quite easily,and Sir James said to himself that the second Miss Brooke was certainly very agreeable as well as pretty,though not,as some people pretended,more clever and sensible than the elder sister.He felt that he had chosen the one who was in all respects the superior;and a man naturally likes to look forward to having the best.He would be the very Mawworm of bachelors who pretended not to expect it.”
爱略特在这里的主要言外之意是告知读者“a man naturally likes to look forward to having the best”这一人类普遍心理。显然爱略特不能直接告知,而是建构詹姆斯先生在心里对比布鲁克小姐和西莉亚这一内心活动,将读者带入詹姆斯的内心活动世界,与他一起完成这一对比过程,以此告知读者这一普遍心理。为了确保施行其言语行为,爱略特还进一步将没有这种奢望的未婚男子称为伪君子,以增强其施事行为力量。
表达型言语行为指作者表达心理状态的行为,比如对某事的态度、抱怨等。例如,《米德尔马契》中爱略特对卡苏朋表白布鲁克小姐所用话语的评价:
“No speech could have been more thoroughly honest in its intention:the frigid rhetoric at the end was as sincere as the bark of a dog,or the cawing of an amorous rook.”
爱略特将卡苏朋的表白话语比作狗的吠叫、白嘴鸦发情时期的呱呱声,充分表达其对卡苏朋冠冕堂皇又自私的话语的厌恶和不屑。
作者劝导读者在遇到某些事时采取某些方式解决问题。例如,爱略特在第二卷第一章开头建构了一段对话:
“1st Gent.How class your man?—as better than the most,Or,seeming better,worse beneath that cloak?As saint or knave,pilgrim or hypocrite?
2nd Gent.Nay,tell me how you class our wealth of books The drifted relics of all time.As well sort them at once by size and livery:Vellum,tall copies,and the common calf Will hardly cover more diversity Than all your labels cunningly devised To class your unread authors.”
爱略特的言外之意是劝导读者不要给不了解的人随意贴标签。爱略特通过建构一组对话,从参与者甲与乙的角度出发,通过甲对讨论某人属于哪一类人的提问,乙以藏书分类为例劝导甲不能轻易对没有深入接触过的人下结论的回答,来间接劝导读者。读者接收到爱略特的劝导,产生思想取效行为,即在思想上明确不能轻易定义别人,而后在生活中遇到别人询问某人情况时,不轻易评论,进而完成行动取效行为。
作者教育读者,给予读者警告。例如,第一卷第三章末:
“But her life was just now full of hope and action:she was not only thinking of her plans,but getting down learned books from the library and reading many things hastily(that she might be a little less ignorant in talking to Mr.Casaubon),all the while being visited with conscientious questionings whether she were not exalting these poor doings above measure and contemplating them with that self—satisfaction which was the last doom of ignorance and folly.”
爱略特的言外之意是教育读者不要为了迎合恋爱中的另一方而面目全非还沾沾自喜。她通过批评多萝西娅为了与卡苏朋谈话时受到重视、不显得很无知,而夜以继日地攻读书架上深奥的著作这种行为,以间接教育读者在恋爱中不要因为迎合对方而失去自己。
言语行为理论基本适用于阐释文学文本所实现的言语行为。文学文本实现言语行为不同于日常语言实现言语行为在纵向上表现为:前者的取效行为分为思想取效行为和行动取效行为两个过程,且具有延迟性;在层次上表现为,文学文本实现的言语行为分为文外言语行为和文内言语行。文学文本实现的文外言语行为分为建构型、告知型、表达型、劝导型、教诲型五种类型。本研究弥补以往言语行为理论关于文学文本实现言语行为方式及类型阐释方面的不足的同时,从读者和作者的角度分析小说《米德尔马契》实现的文外言语行为,进一步丰富言语行为理论演技视角及应用范围。研究者在后续研究中应注意不同书面文学文本的言语行为,对诗歌、散文等明显不同于小说的文学体裁加以探讨。文学创作者在文学创作中也应充分考虑与读者间实现言语行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