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畅 林静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地名不仅代表某个地方的称号,还涉及了民族、文化、地域特征等诸多方面。地名承载着历史,积淀着文化。地名的命名或依据自然地貌,或来源于社会人文特点。中国地名人文性较强,包含着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金华意为“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所以国人把这种思想也带到外国地名的翻译中来,不仅达义,更显美感。如Europe译为汉语是“欧洲大陆”,而其从词源意义来看指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美女“欧罗巴”,由此可见地名翻译在音译之外包含的文化内涵。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灿烂的文明和文化,在世界上极具影响力,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这使得中外交流极为频繁,因此很多书籍中记录了不少外国地名。一般而言,外国地名是直接音译而来,即尽量靠近其地名的原始读音,选用读音上最为接近其发音的汉译,且用字要求成词有义,让人一见便能看出其为外国地名。西方国家的地名功能性比较强,注重认知感和导向性,讲求理性和实用。然而中国人特有的历史文化心理使其喜欢在外国地名上做功夫,力图赋予其一定的审美意义。这既是一种翻译的艺术,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的生动呈现,值得人们探究。
文章旨在探究和分析地名翻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分析汉译后外国地名所包含的美感。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最早是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在《翻译的适应与选择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它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翻译,并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思想应用于翻译。生态翻译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生态”意味着翻译必须关注整体环境。“翻译”是一个适应和选择的过程,即在适应环境后做出最佳的翻译选择。“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翻译过程涉及不同语言、文化、社会背景、作者、读者和客户的“完整性”。生态理性是生态翻译学的宏观指导原则,关注翻译中生态环境整体的关联性和动态平衡。译有所为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有自己的动机以及翻译出来的东西要有所作为。适应与选择是生态翻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翻译是译者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和选择的过程。三维转换是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译者对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章主要从生态翻译学的五个理论视角分析外国地名汉译,以此说明翻译所转换出来的语言美和文化美。
翻译中的“生态环境”蕴含的意义远超传统语境,不仅包括语言环境,还涵盖了交际、文化、社会等的原文和译文世界所面临的环境。如Firenze是意大利的一个城市,该名是其意大利语名,其英文名叫Florence,现如今官方译名为“佛罗伦萨”,该译文从英文发音翻译而来。而徐志摩将其译为“翡冷翠”,译音非常接近意大利语,译名极具意境。该城市的官邸和教堂专用一种绿纹大理石,将城市点缀得如同一粒翡翠。该译文将“翡翠”的视觉与“冷”的触觉结合起来,贴合了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仅用简单的几个字就呈现出无穷的韵致,使得“翡冷翠”浪漫而又神秘。又如Fontainebleau是法国巴黎市区的一个市镇,其词根“Fontain”在英文中对应的单词是“fountain”,意为泉水。当年徐志摩直接将其音译为“芳丹薄露”,虽然不太符合地名翻译的标准,但美意无穷,后来朱自清将其升华为“枫丹白露”。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极具美意的翻译,还是与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有关。这两个地名的译者都是20世纪留洋之人,他们在留洋之前就已在中华文化的精粹里浸润至深,所以他们既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又接受了西方思想的洗礼,因而其翻译就兼具中外文化之长。此外,当时中国正值新旧思想交织以及救亡图存之际,大部分人对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认可度并不高,所以为了将外来文化的精粹让国人接纳,译者就将这些地名翻译得韵味十足,让读者眼前一亮,更好地实现优秀文化传播。
生态理性注重整体与关联,体现生态美学以及提倡多样与统一。Tallinn是爱沙尼亚的首都,译为塔林。该译名兼具音译和意译。其英语、德语等都是同样的拼写。Tallinn的本义是“镇子”。而-linna这个词根表示城堡、镇子,其本义也可回溯至“森林”。此外,塔林老城有非常多古老的建筑,傍晚时分站在塔林酒店的顶楼,一眼望去,尽是高耸的塔尖,像极了古塔森林。而其发音与中文的“林”相同,可谓是一语双关。该译文不仅关照到了不同翻译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及其整体性,即该译文既符合地名翻译的标准,而且又将其城市的特点表现出来,让人一看到这个名字,就能联想到具有异域特色的一片片高塔在夕阳中拉长了影子,成就了一幅唯美的风光。该译文还从音律上体现了对美学的追求。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翻译一直在追求美,一直在讲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审美要素和生态审美原则。中文讲求平仄,尤其取名字时更是仔细斟酌每个字的平仄。塔为第三声,是仄音;而林为第二声,是平音,这样的发音可以体现汉语声调的平衡交替,使得韵文醇厚,最终形成语言中抑扬顿挫的美感。
文中“译有所为”主要论述译文想要达到的效果。Wollongong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沿海工业城市,曾被翻译为“卧龙岗”,极具中国韵味。“卧龙”一词让人联想到三国中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因而卧龙岗被很多留学生戏称为“丞相在澳洲高卧之地”,该地还有所名校叫University of Wollongong,也被译为“卧龙岗大学”,因为名字寓意好,也吸引了不少留学生前去就读。从其源语发音来看,译文基本上与其发音相似;而从中文的角度看,该译文还包含历史典故,大部分中文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样的译文不仅贴切还具有文学趣味。上文说过外国地名翻译是选用与其发音类似的特定词汇,让人一看便知这是外国地名。而“卧龙岗”却进行了大胆的语言创新,地名确实是进行了音译,但却不再有异域特色,而是充满了中国地名的韵味,让人更容易接受和认可,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归属美。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译者既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又要在此环境中对译文进行选择。适应是为了更加优化,而选择是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Yukon是加拿大最西北的行政地区,译为育空。“育空”在当地土著印第安语方言里意为“大河”。该名字源于当地的育空河。从中文看,这个名字契合了加拿大北部辽阔清冷的空旷感觉。该译文首先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即地名翻译标准。其次译者在遣词上也进行了适应性选择,让人感受到了当地的平坦辽阔,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而育空地区的首府Whitehorse,直译为白马市,因其位于育空河上游,上游水流湍急,激起的水花高似白马,故称白马急流。且育空河水流动时响声巨大,如白马长鸣;急流溅起的水花状如白马鬃纹,酷似白马竖起的马鬃。该译文适应了地貌特征,还做出了适应性选择,不再音译,而是将其直译,无论从其形、其声、其状来看,白马都具有美好的象征寓意,白马也成了该市的形象标志。这是一种识时况而成的升华美。
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下进行的转换,更多集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语言维的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转换是指译者的转换要呈现出源语和译入语的不同文化内涵,跨越文化障碍,使受众能够理解;交际维的转换是指译者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语言转换。如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Khujand,译为苦盏。苦盏曾是古丝绸之路的经济重镇,所以过去各个年代的时代大浪都会波及这里,进而说明此地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语言维来看,苦盏意为痛苦难当,只能推杯换盏麻痹自己,这样的意境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境况有着不言而喻的相似之处。如Dushanbe是塔吉克斯坦的首都,音译为杜尚别。该名源于波斯语,意为星期一。从文化维来看,颇具唐朝李杜诗歌的感觉。“尚”表示“还未”,“别”表示“别离”,“尚别”表现出一种即将“断、舍、离”的惆怅之美。虽然该译文用的是音译,但是这三个字的组合却能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又如Johor是马来西亚最南端的州府,译为柔佛,该地也是曾经的柔佛王国所在地。从文化维来看,该译文不仅可以起到传承历史的作用,也能更好地在原历史的基础之上进行文化交流。柔和佛的组合给人一种宁静典雅之感,体现出传承之美,历史之美。
文章从生态翻译学的生态环境、生态理性、译有所为、适应与选择以及三维转换五个角度探讨了外国地名汉译后散发出的美感。每一个地方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貌特征,所以其翻译也应包含这些特点。而这些地名的翻译不仅遵守了外国地名汉译的一些标准,还在涵括其本身特点的基础之上在中华文化和语言中美得熠熠生辉,所以外国地名汉译后包含的美感值得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