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融合教学探讨

2021-11-22 00:54程晓美
名师在线 2021年22期
关键词:融合文本素养

程晓美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岭里小学,福建宁德 352266)

引言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是教师需要深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读写融合教学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小学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通过创设读写教学情境、整合课程读写素材、指引开展专项训练、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等教学路径,设计出读写交融、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践行读写等多样化融合的教学形式,能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能引导和激励学生在读写训练中尽情感知语文魅力,并指引他们收获读写体验和成果[1]。

(二)有助于提升语文读写教学实效

教师创新设计读写融合模式,加强读写融合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读写实践,能充分激发学生探求语文知识的热情,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在写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实践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读写交融激共情

小学生在读中悟写、读写交融的语文课堂情境中,更能激发探究知识的兴趣,丰富读写想象力,加深对语文内容和主旨的认知和理解,增强读写情感,进而在读写中共生情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语文读写课焕发生机和活力,教师应结合学生天性活泼、富有想象力的学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创设生动、形象的读写课堂教学情境。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教学中,由于文章内容涉及半个多世纪前的革命历史,小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只能通过课本内容的有关描述粗略把握文本意图,对其中的主旨思想理解较为肤浅。为了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收集、整理关于小英雄雨来的生活时代简介、人物原型、精彩故事、影视片段、宣传图画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加深学生对雨来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对雨来这一人物形象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更好地把握蕴含于文本中的思想内涵,有效激发阅读情感。接着,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写读后感的任务,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就带着读后感的写作任务,有目的地融入阅读中。学生坚持读中积累、以读备写,实现了情感的融合,深刻地领悟到了英雄雨来身上所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机智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同时,学生在读写交融中有意识地积累了许多描写雨来的好词好句,顺利识记课文中描绘景色的优美语句和丰富的象声词,掌握了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从而为写好读后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二)整合读写素材,以读带写夯基础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开展读写训练的素材,是夯实学生读写基础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整合利用教材文本,发掘有益的写作资源,指引学生融入阅读,以读带写,夯实写作基础[3]。首先,教师要深度挖掘课本素材,用好、用活文本资源,灵活结合小学生的阅读认知,利用生动多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恰当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互动交流,使其相互分享学习成果,虚心聆听彼此的观点和想法,逐渐促进学生阅读认知的深化。再次,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研习课文,积极从优秀文本中汲取写作、创作的营养,并引导他们多读、细读课本中的一些经典片段,使其在有效阅读中深入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思维,为开展写作训练积累语言知识基础。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阅读中启迪灵感,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认识到本文作者在开篇时并不是直接描绘美丽的桂林山水,而是先借助对西湖和大海的侧面描写,通过对比法把桂林之美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作者运用了许多排比句式,形象地描绘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给读者带来了极其美好的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解析课文时,既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又要引导其自觉深入探寻文章的独特写法和精彩语句,学会借鉴利用,把文中的优秀写作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训练中,以读带写,实现写作能力和语文素质的提升。

(三)指引专项训练,以写促读提能力

在读写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仿写或续写等专项训练活动,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在仿写训练中,教师要适时启发学生多关注、积累课本中已学过的典型好词、好句、好片段,鼓励学生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并穿插自己的特色语言,渗入自己的创新思想,使作文更有特色和内涵[4]。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仿写,鼓励学生巧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利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出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描绘家乡过春节时的欢乐场景,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而使其巩固课文阅读效果,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续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检验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阅读后,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学生展开续写,使其根据故事的结局展开想象,丰富和延伸故事情节,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完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写话训练,以“青蛙如果离开了那口井……”为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后续的故事情节描写出来,从而使学生在续写中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四)拓展课外实践,培养读写素养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要想培养学生读写素养,教师不能止于课本,还要引领学生融入社会和生活实践中,科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读写素养。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逐步养成主动阅读、乐于写作的好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读写征文评选、读写小讲堂、读写手抄报等多种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读写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5]。另一方面,坚持写日记是一种展现学生生活体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路径。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生活思维,引导他们多关注生活和社会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写日记活动。教师要激励学生勤写日记,让他们将每天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积累起来,不断丰富读写生活体验,从而为日后的读写积累有用的素材,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学生读写素养的培养。

结语

教师坚持读写融合教学,必须紧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语文认知特点,积极寻找开展读写训练的切入点,灵活探寻激发学生读写欲望的兴趣点,捕捉学生读写活动的焦点,凝聚丰富学生读写成果的收获点,创新设计更多新颖、有趣的读写教学模式,落实落细读写训练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融合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融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破次元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